幼儿教师的有效教学方法(优秀3篇)
幼儿教师的有效教学方法 篇一
幼儿教师是培养孩子们兴趣、引导他们学习的重要人物。他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有效教学方法,以确保孩子们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本文将介绍几种幼儿教师的有效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首先,幼儿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运用多媒体教具、讲授生动的故事等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数字概念时,教师可以使用有趣的数学游戏来让孩子们参与,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字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幼儿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师应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例如,在教授绘画技巧时,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不同的绘画主题和表现方式,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绘画。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
此外,幼儿教师还应注重启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他们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进行思考和探索。例如,在教授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孩子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他们理解科学原理和提升科学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能够培养出积极的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幼儿教师应注重与家长的合作,共同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他们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与家长共同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策略。例如,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与家长分享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和进展,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和问题,并通过共同努力,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和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的有效教学方法包括培养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与家长的合作。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幼儿教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和发展。
幼儿教师的有效教学方法 篇三
如何备课?
1.对比教材
备课时要对3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
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进行相关发挥。
2.提前备课
教师可以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题目,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3 把握整体
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如何上课?
4 反复推敲
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能激发学生兴趣,结束要让人有所回味。开头、结束都要力求短小精悍,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5.关心学生
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真听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6.把握整体
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7.善于提问
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严肃而又活泼。每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8.注重互动
学习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
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9.勤于总结
每次上课后,教师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教师要写“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还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如何考试?
10.激发兴趣
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习时能够积极、主动、合作、创新。
11.让考试成为一门艺术
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进测试。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这样会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好的回忆。
12.避免优秀学生自满
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要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就要让他们深切地认识到“不进则退”的道理。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13.考试后要巩固学习
每次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让学生“趁热打铁”,巩固正确,修正错误,打好基础。当天知道考试答案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提问?
14.要有预见
提问与思维。“选择思维”的问题是:“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增加思路。“前瞻思维”的问题是:“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教师提问要有预见。
15.换位思考
“情感思维”的问题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吗?”尝试体验;“换位思维”的问题是:“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设身处地。
16.鼓励提问
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
综合经验
17.多肯定,少否定
对学生好的言行,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18.不断学习
每一学年都要调查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在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出“审美和立美”,艺无止境。
19.上好每一节课
每上一节课,教师要设想全校师生都在倾听,所以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
20.珍惜时间
要珍惜时间。力争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培养较强的能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良好的人格。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延伸阅读:
1
前提-选择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
在正确把握整体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需要我们选择适合幼儿的,符合幼儿现有生活经验的,能引发幼儿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对幼儿长远发展有益的,有多重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分析,思考其蕴涵有哪些教学的价值。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后再分析和思考:哪些价值是可以在本次活动中挖掘利用的,哪些是可以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渗透的,以此确定活动的教学侧重点。
2
核心—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因为如果目标本身不合理,与儿童的发展是冲突的,那么这个活动再“精彩”也仍然不合理。目标必须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切忌定位过高或过低。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可测的、可评价的,切忌太空太大。要有整合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多重价值,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
3
关键—选择有效的方法手段
好课的标准是真实、自然、简单,如果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看,一节好课也应该是真实的(能看见幼儿最真实的一面,看见幼儿真实的发展)、扎实的(每个环节都很扎实,幼儿从中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积累)、朴实的。教学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创设、游戏表演、讨论交流、观察、操作、示范讲解等,要选择最容易达成目标的、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方法。
4
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切忌走形式。例如:活动的结尾环节,老师往往喜欢向幼儿抛出一个“诱饵“—等会儿老师带你们干什么干什么,等会儿你们去干什么等,其实活动结束并没有或不可能兑现。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活动并非少见,老师的初衷或许是想让幼儿仍然保持兴趣使活动持续延伸,或许就是无意识的随口出。而实际上,这样的结束毫无意义,还可能会令孩子产生老师说话不算数的印象。成功的教学结束语,不仅可以系统概括本活动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的内容,激发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其实,每个活动结束并非一定要用什么花哨的语言,但是,一定要注意自然熨贴,水到渠成;简明扼要。
5
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
1、有效的提问。同样一层意思,问法不一样,幼儿的反应也不一样。
2、有效的引导。首先,教师心中要有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要清,对教学内容钻研要透,这样可以避免引导的随意性。不少教师由于对教材的钻研不透彻,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很少考虑教材深层蕴含的内涵,所以,把握不住揭示内容的主线,启发引导就很难到位。其次,引导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引导幼儿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将学习活动一步步深入。最后,既要尊重幼儿的表现,又不能把幼儿的表现都视为金子,要有选择地加以引导和提升。
6
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反思不是简单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上,应该是更深层次的,要为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我们的反思往往是从寻找自身问题出发的,似乎带有一点自我批评的感觉。但这种情况给反思者自身带来不成功感,带来不愉快的体验。因此,我们提倡在反思中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分析教学之所以取得有效性的原因,这样的评价会更有激励性。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追求,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做有思想的教师。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地改变自己,每天能多学习一点,多反思一点,多提升一点,多改变一点,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有品位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