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语文教学实录(最新3篇)

《小猴子下山》语文教学实录 篇一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小猴子下山》这个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准备好《小猴子下山》这个寓言故事的故事书或故事卡片。

2. 准备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片或卡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一下什么是寓言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吗?你们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吗?

二、阅读故事(15分钟)

1. 教师朗读《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让学生跟着故事书或故事卡片阅读。

2.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

三、理解故事(1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 教师提问学生:故事中的小猴子为什么想下山?他在下山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最后如何解决困难的?

3.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四、拓展阅读(15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创造力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

五、语文表达(15分钟)

1.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设计一个小剧场表演,表演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2. 学生进行小剧场表演。

六、评价与总结(5分钟)

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2. 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通过以上教学实录,学生通过阅读《小猴子下山》这个寓言故事,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教师从导入、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拓展阅读、语文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知识。同时,通过小剧场表演,学生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小猴子下山》语文教学实录 篇二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小猴子下山》这个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

1. 准备好《小猴子下山》这个寓言故事的故事书或故事卡片。

2. 准备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片或卡片。

3. 准备一些写作素材,如情节描述、人物形象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一下什么是寓言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吗?你们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吗?

二、阅读故事(15分钟)

1. 教师朗读《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让学生跟着故事书或故事卡片阅读。

2.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

三、理解故事(1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 教师提问学生:故事中的小猴子为什么想下山?他在下山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最后如何解决困难的?

3.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四、写作拓展(20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写一篇关于小猴子下山经历的作文。

3.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改进。

五、语文表达(15分钟)

1.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设计一个小剧场表演,表演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2. 学生进行小剧场表演。

六、评价与总结(5分钟)

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2. 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通过以上教学实录,学生通过阅读《小猴子下山》这个寓言故事,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从导入、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写作拓展、语文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知识。同时,通过小剧场表演和写作作文,学生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培养创新思维。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小猴子下山》语文教学实录 篇三

《小猴子下山》语文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这只小猴子下山后看见了许多可爱的东西。它扔了这个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一件事也没做好。

  现在大家想一想,你们平时做事情时,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

  (小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小声嘀咕,互相议论,小手都举起来了。)

  生:我预习生字时,拿字典查字,有时第一个字没查出,就去查第二个字,第二个字没记住,又急着学第三个字,结果没有预习好。

  生:我打扫卫生也和小猴子一样,地没扫

完,就去抢着擦桌子,桌子没擦完,又去扫院子,结果人家把教室打扫干净了,自己一件事也没做好。

  师:同学们联系小猴子的做法,检查自己,这很好。今后我们小朋友做事可不能像小猴子那样,扔了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做好。我们不论作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

  〔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先将小猴子的行为与小学生的实际挂钩,这种由物及人,从课文内容到生活实际的过渡,是同一现象的'类比,属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易被学生接受。再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然后,用“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的哲理指导学生日常行为。这一教学过程既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进行了思想教育。〕

相关文章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6篇)

教学设计和反思能够促使教室工作做得更好,从而让学生学习到的东西更多,学习兴趣提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欢迎阅读和参考!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字词积累】  1、需注意的读音:...
教学资料2013-09-01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6篇)

自行车的数学教学方法(推荐6篇)

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家知道自行车里也有数学的存在吗?那么如何设计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方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方法,希望大家喜欢。自行车的数学教学方法1一、研究普通自行车的...
教学资料2015-08-03
自行车的数学教学方法(推荐6篇)

《画家和牧童》语文课教学实录【精选3篇】

【教材分析】《画家和牧童》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人非圣贤,孰能无错?主人公戴嵩勇于...
教学资料2017-04-08
《画家和牧童》语文课教学实录【精选3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简6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圆明园的毁灭》,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  1、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
教学资料2013-08-09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简6篇】

《用冰取火》课后教学反思【实用3篇】

一次偶然的机会,翻阅杂志时,一只虫子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了,忽然跌落下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了。第一个人注视着虫子,感慨地说:...
教学资料2012-03-03
《用冰取火》课后教学反思【实用3篇】

《少年闰土》的教学实录与评析(精彩3篇)

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
教学资料2016-02-09
《少年闰土》的教学实录与评析(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