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第二部分教学实录(优选3篇)
《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第二部分教学实录 篇一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教学实录
时间:上午 9:00-10:00
地点:小学三年级教室
参与人员:
教师:李老师
学生:小明、小红、小华、小杰、小丽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描述,“草塘”的特点和生物组成。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李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可爱的草塘》的第一部分,你们还记得吗?今天我们要学习草塘的第二部分,请你们拿出上节课的笔记本,回忆一下草塘的特点和生物组成。
2. 学习(30分钟)
李老师:好,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草塘的第二部分。请你们观察教室中的草塘图片,然后轮流发言,描述你们观察到的草塘特点和生物组成。
小明:草塘中有很多绿色的水草,还有一些小鱼在游来游去。
小红:草塘旁边有很多花草,还有一些青蛙在草丛中跳跃。
小华:草塘中有一些红色的蜻蜓在飞翔。
小杰:草塘的水很清澈,可以看到底下的小石子。
小丽:草塘边上有一棵大树,树下有一些蝴蝶在翩翩起舞。
李老师:很好,同学们的观察都很仔细。我们可以看到,草塘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和动物,还有花草树木。这些生物和植物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 总结(10分钟)
李老师:同学们,你们对草塘的观察和描述非常棒!通过观察草塘,我们不仅能了解到自然界的美丽,还能培养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下次我们将学习关于草塘生物的更多知识,请大家做好预习。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教学实录结束。
《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第二部分教学实录 篇二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教学实录
时间:上午 9:00-10:00
地点:小学三年级教室
参与人员:
教师:李老师
学生:小明、小红、小华、小杰、小丽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描述,“草塘”的特点和生物组成。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李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可爱的草塘》的第一部分,你们还记得吗?今天我们要学习草塘的第二部分,请你们回忆一下草塘的特点和生物组成。
2. 学习(30分钟)
李老师:好,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草塘的第二部分。请你们观察教室中的草塘图片,然后轮流发言,描述你们观察到的草塘特点和生物组成。
小明:草塘中有很多绿色的水草,还有一些小鱼在游来游去。
小红:草塘旁边有很多花草,还有一些青蛙在草丛中跳跃。
小华:草塘中有一些红色的蜻蜓在飞翔。
小杰:草塘的水很清澈,可以看到底下的小石子。
小丽:草塘边上有一棵大树,树下有一些蝴蝶在翩翩起舞。
李老师:很好,同学们的观察都很仔细。我们可以看到,草塘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和动物,还有花草树木。这些生物和植物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 总结(10分钟)
李老师:同学们,你们对草塘的观察和描述非常棒!通过观察草塘,我们不仅能了解到自然界的美丽,还能培养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下次我们将学习关于草塘生物的更多知识,请大家做好预习。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教学实录结束。
《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第二部分教学实录 篇三
《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第二部分教学实录
师:既然这样,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不能用“美丽、富饶”这样的思路去研究课文,应该去研究作者的情感,这是学习抒情散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要记住,要学会运用它。现在我们就研究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大家再读一下课文,想一想,作者一开始,初到北大荒时,他爱这草塘吗?(学生读书)
师:好了,有见解可以说。
生:他开始不爱草塘。因为第一段课文说得很清楚:不习惯、没意思。小丽也说他呆腻了,这都是说他不爱草塘。
师:我同意你的看
法。(板书:“不爱草塘“)你能读一下第一段,把人物的情绪读出来吗?(生读课文)
师:听我读一下(师范读),这段的第一句很重要。他不爱草塘就是这一句说出来的。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这回好多了。大家再读一读。他说“没意思“,你就得读得没意思。(众笑)
(生齐读,读得不错)
师:很好,我想问一下,他为什么不爱这个草塘呢?
生:他不习惯。
师:好像不是,为什么不习惯呢?
生:他不知道草塘那么美,所以他不爱。
师:有点道理。(板书“不知草塘“)他根本不知道草塘是什么样子的,当然不会爱这个草塘了。可是他又为什么不知道草塘的样子呢?
生:他没去过草塘。
师:你怎么知道他没去过呢?
生:因为课文后面说他是第一次看到。
师:不用去后面找,第一段就有答案。
生:他到草塘以后,一直在家里看书,根本哪儿也没去,一下子看完了好几本书。
师:对啊,他只呆在家里看书,当然知不知道草塘的实际情况?
生:不知道。
师:他离开实际情况远远的,这叫远离实际,可以这样说吗?
生:可以。(教师板书“远离实际“)
(此时黑板上板书为“不知草塘不爱草塘远离实际”)
师:挺有意思,课题是《可爱的草塘》,可他一开始先说他不爱,作者想干什么?
生:想让读者大吃一惊。
生:想吊一吊读者的胃口。(众笑)让读者接着往下看,看他的感情是怎样变过来的。
师:有道理,有道理!作者要写出他的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吗?
生:是。
师:我们再来看板书,看这三个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能用上关联词语说这三个词语吗?
生:因为他不知草塘,所以他不爱草塘。
师:对,再说。
生:因为他没去草塘,所以他不知草塘。
师:意思对,但我要求说黑板上的这三个词语。
生:(重说)因为他远离实际,所以他不知草塘。
师:能把三个词语都说上吗?
生:因为不爱草塘……因为远离实际,所以不爱草塘……
师:再想想,谁是谁的原因,谁是谁的结果?
生:因为远离实际所以不知草塘,因为不知草塘,所以不爱草塘。
师:说对了,还有别的说法吗?
生:他之所以不爱草塘,是因为不知草塘。
师:接着往下说。
生:(接)之所以不知草塘,是因为他远离实际。
师:很好,能不能不说因果关系的句子?
生:作者不但不知草塘,而且不爱草塘。
师:听起来好像能说通,但是细一琢磨,有点不合理。对于不认识的,不知道的事物,一般不会产生什么情感。我问你,你爱王大强不爱?(教师随口杜撰了一个人名)
生:王大强是谁?(众笑)
师:你不认识他吧,爱他不爱?
生:不知道,这个人要是讨厌,我就不爱他。(众笑)
师:说得很好,你不认识他,就是不知道他,是吗?
生:是。
师:所以你也说不上爱他不爱他。你又说他要是很讨厌,你就不爱他。当你知道他很讨厌时,说明你认识他了,知道他了,才可能产生情感,对不对?
生:对。
师:所以你只能说“我不知道或不认识王大强,所以不爱他。”能说“我不但不知道王大强,而且不爱他。”能这样说吗?
生:(思索后)我觉得也能这样说。(众笑)
师:那么后来你知道王大强是一个很可爱的人,那怎么办?
生:我再爱他。(众大笑)
师:你不是已经提前说了“我不但不认识王大强,而且不爱他”吗?说得那么肯定。(生无言)
师:不能用刚才他说的递进关系的连词,能不能用别的?
生:(齐)不能。
师:别那么快表态,好好想想。(生议论)
生:如果作者知道草塘,他就会爱草塘。
师:能说得通,但这样假设可能有两种结果,如果知道草塘而且草塘很美,那当然能爱草塘了;但如果知道草塘了,但草塘都被白色垃圾污染了,你还能爱这样的草塘吗?
生:不爱了。
师:关于第一段,作者刚去北大荒,他还不爱草塘的情况,我们先说到这里。下面大家往后看课文,你有什么感觉了?(学生读课文)
生:“我”这次走出去了,他在草塘中看到了草塘的美景。于是就说这草塘真美啊!
生:课文写草塘美那一段写得非常好,还由近到远地写了草的颜色。
师:你说的.不错,能把这一段读得很美吗?
生:(读)“说走就走……跟蓝天相接。”
师:第一次看到,激动不激动?
生:激动。
师:你激动了吗?(众笑,教师示范)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一样。”大家把这句读一下。(生齐读)后面的句子,从近到远,听我怎么表现。(范读)“仔细瞧那浪花……跟蓝天相接。”大家一起读这一段。注意看我的手,咱们打上拍子读课文,把草塘的美读出来。(学生在教师手势指导下齐读课文)
师:读得不错了,你们推荐一位读得最好的同学读一下。(学生推荐一人)
(被推荐的学生读课文,读得很好)
师:名不虚传!谁敢跟她比?(一学生自荐起来读)
师:比得过去吗?(学生众说纷纭)啊!男同学说男同学读得好,女同学说女同学读得好,还都有点“地方保护主义”!(众笑)
确实他们读得都不错,很难分出高下。好,并列第一。先别坐,你们现在是站在第一名的领奖台上,谁比他们读得好,就站在领奖台上,他们就坐下。谁能把他们读坐下?
(众笑,一学生起来读课文)
师:你们自己衡量一下,谁觉得自己该坐下,就自己坐下。(后读的学生自己坐下,众笑)
师:(对这个学生)其实你读得也不错,就是这几句,(范读)“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你听我这么读,有什么感觉?
生:您读得比较快,好像在跳跃。
师:你非常会感觉,说得一点也不错。你看,浪花在欢笑,在翻滚,这是动态还是静态?
生:动态。
:谁敢举手说,我是班里读得最好的?(有两三个学生举手)我最欣赏这样有自信的同学。人要没有自信,就干不好事情,自信可不是骄傲,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办好,就会努力去办。好,你来读。你还可以选一个伴儿和你一起读。(学生指一人)
(两个学生齐读课文,读后老师又让他们每人一句轮读一次)
师:真好,你们都坐下——啊!都是第一名!(众笑)大家也像他这样再读一次,还要看我的手。(学生再次齐读,老师指挥)
师:我们再来看课文。刚才我们读的内容是“我”亲眼看见的,可以叫目……
生:(接)目睹。(教师板书“目睹”)
师:这次随小丽出来,他只是看到了草塘吗?
生:小丽给他讲了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事情。
师:对,那就是说,他不仅有了目睹,还有了什么?(生答:耳闻)对,耳闻。(板书“耳闻”教师看表)哟!光顾读课文了,时间过了,我们先下课,一会再学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