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简3篇】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并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
1. 课件、投影仪。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课文。
3. 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5分钟)
教师准备一张黄鹤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与黄鹤楼相关的内容。然后教师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的标题,让学生猜测诗的内容和意义。
Step 2:学习诗文 (15分钟)
教师将诗文分段展示,逐句解读,并让学生跟读。解释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意义。
Step 3:分组合作 (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句子或段落,然后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含义并进行朗读。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Step 4:合作展示 (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对诗句的理解和朗读。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5:诗歌欣赏 (10分钟)
教师播放相关的音乐和视频素材,让学生欣赏相关的诗歌表演或朗读,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Step 6:总结 (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诗的主题和意义。
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并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评价方式:
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并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
1. 课件、投影仪。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课文。
3. 图片和视频素材。
4. 作文纸和笔。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5分钟)
教师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的标题,让学生猜测诗的内容和意义。
Step 2:学习诗文 (15分钟)
教师将诗文分段展示,逐句解读,并让学生跟读。解释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意义。
Step 3:诗歌欣赏 (10分钟)
教师播放相关的音乐和视频素材,让学生欣赏相关的诗歌表演或朗读,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Step 4:写作练习 (15分钟)
教师给学生一些关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写作题目,如“你是黄鹤楼,你要送给谁?”“你在广陵,你想去黄鹤楼吗?”等。让学生根据题目写一篇短文。
Step 5:分享和讨论 (10分钟)
学生互相交换自己写的短文,进行分享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Step 6:总结 (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诗的主题和意义。
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并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评价方式:
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三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们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教学目标
1、读正确本诗中的“鹤、孟、唯”等生字的读音,正确书写“孟、浩”等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
3、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感受诗的情绪和意象。
4、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小朋友们,我们学了很多古诗,《赠汪伦》还记得吗?咱们一起来背一背。
2、这首诗是谁写的?介绍李白。关于大诗人李白的故事,老师还知道一段小插曲,你们想听吗?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你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他们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行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苏扬州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行,特地在黄鹤楼前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这就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板书课题。题目很长,一起写课题。板书“黄鹤楼”读准“鹤”,除“黄鹤”外,还见过什么鹤? “孟(mèng)”“浩”是生字,和老师一起写,组词。“陵”也是生字,范写。陵一般表示大的.土山。组词有陵墓、陵园、丘陵等。
4、读题,从题目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⑴简介黄鹤楼,出示黄鹤楼图片。
⑵“之”的意思。(去、到)
⑶广陵,即扬州。
4、连起来说说题意。
二、初读感知,明确任务。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出示古诗:谁来读一读?
朗读古诗。学习生字“辞”“唯”组词。
再读古诗。
2、这首诗已经会读,甚至会背了,不用学了吗?我们应该学什么?
三、出示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第一步,我们刚刚解决,这节课我们的任务:还要抓住字眼,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的意境,读出诗的节奏、韵味,感悟诗的情感。
四、再读诗文,读出画面,读出意境。
1、再读古诗,看看你读懂了吗?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
2、故人 西 辞 黄 鹤 楼,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1)点拨理解“西辞”“烟花”“下”。
西辞:课件标出湖北和扬州的位置。湖北在扬州西面。
烟花三月:课件 ()的三月
(2)板书“黄鹤楼”。看到诗人写的“黄鹤楼”,你的脑海里出现什么画面?想想两个朋友即将离别,在黄鹤楼可能会干些什么,说些什么?
(3)板书“烟花”。看到诗人写的“烟花”,你又仿佛看到什么? 课件显示春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
(4)诗人与好友在春意盎然、繁华似锦的阳春三月,在这天下名胜黄鹤楼分别,心情怎样?指导朗读前二行。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板书“孤帆”“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是什么意思?咦,再伟大的诗人也有出错的时候呀!大家知道:当时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从湖北武汉东去江苏扬州,沿江皆是繁华之地,江面上百舸争流,千帆竞渡,怎么会只有一条船呢?看来李白一定写错了。对此,你有什么意见?
透过一个“孤”字,还让你看到、联想到什么,(李白只看到孟浩然的船,他的目光只注视着孟浩然的船。只看着那只船,看到那只船渐行渐远,渐行渐远,然后消失在天的尽头,可见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
(2)指导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是啊!这个孤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感情的深厚。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
(3)孤帆远去,江水滔滔,看着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李白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些什么呢?
孤帆远去,李白伫立江边,叹道:“滚滚的长江水啊,请( )”
10、配乐朗读。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浓浓的友情。有感情地朗读。(比赛读、指名读,背诵)
11、李白对孟浩然情深意重,后来还写了一首诗《江下行》。出示古诗,朗读,说说诗所表达的感情。
五、课外延伸:
1、表演诗中描绘的场景。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板书: 黄————————&mda
sh;———扬鹤————————————
楼————————————州
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