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桥》教学设计【推荐4篇】
名师《桥》教学设计 篇一
《桥》是一部充满深意和哲理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小镇的桥梁建设故事,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在教学设计中,我将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重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一、导入环节
在开始教学之前,我将通过一段短视频或图片展示桥梁建设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然后,我会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对桥梁建设有什么了解?桥梁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二、阅读理解
1. 情感共鸣:我会选择小说中的一段描写,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人们对桥梁建设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向往。然后,我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期待和向往?为什么?
2. 内容理解:我会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分享他们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然后,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桥梁建设对小镇的影响是什么?人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他们的智慧和团结有什么启示?
三、思辨探究
1. 主题探究:我会引导学生发现小说的主题,即人类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找出支持这一主题的证据,并进行解释。
2. 价值观思考: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桥梁建设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例如,桥梁建设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对个人的成长有何影响?桥梁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创造性活动
1. 绘画创作:我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绘画创作,以表达他们对桥梁建设的理解和想法。学生可以选择画出小说中的场景、人物形象或者自己对桥梁的想象。
2. 写作创作:我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写作创作,写一篇关于桥梁建设的短文。学生可以选择写自己的想法、感受或者对小说的续写。
五、展示与分享
在教学设计的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或朗读自己的写作作品。通过展示与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小说《桥》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这样一套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在阅读《桥》的过程中获得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时,他们也能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价值观,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名师《桥》教学设计 篇二
《桥》是一部富有哲理和启发性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小镇的桥梁建设故事,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在教学设计中,我将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一、导入环节
在开始教学之前,我将以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游戏的规则是学生需要设计和构建一座能够承受一定重量的桥梁模型,然后进行测试。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体验到桥梁建设的过程和挑战,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阅读理解
1. 情感共鸣:我会选择小说中的一段描写,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人们对桥梁建设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向往。然后,我会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帮助他们找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情感共鸣点。
2. 内容理解:我会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不同人物,通过演绎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进行改编和创作,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性。
三、思辨探究
1. 主题探究:我会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小说《桥》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思想和启示?”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辩论。通过思辨和探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2. 创新思维:我会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创新设计活动,要求他们设计一座超级桥梁,可以是任何形式和材料。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创造性活动
1. 绘画创作:我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绘画创作,以表达他们对桥梁建设的理解和想法。学生可以选择画出小说中的场景、人物形象或者自己对桥梁的想象。
2. 写作创作:我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写作创作,写一篇关于桥梁建设的短文。学生可以选择写自己的想法、感受或者对小说的续写。
五、展示与分享
在教学设计的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或朗读自己的写作作品。通过展示与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小说《桥》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这样一套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在阅读《桥》的过程中获得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他们也能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价值观,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名师《桥》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环境描写,人物言行体会老汉(村支书)无私无畏,舍已为人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领悟课文在结构、语言上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哮、肆、豹、搀、祭、奠。
2、读通读顺课文,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词语: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挡、跌跌撞撞、拥戴。
3、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___的事;分段,给每段加小标题。
4、句画文中村支书的言行,思考批注,他是一个___的人。
5、句画文中对大雨和洪水描写的语句,思考批注,当时的情况___,村支书有___的品质。
6、全文在结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7、给文章重新命题:___桥。
二、练习提纲
1、听写生字、新词。
2、摘录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3、阅读迁移练习:
同步阅读168页《星星点灯》
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⑵课文赞扬了盲人星星___的美德。
4、运用课文“设置悬念,结尾点题”的写法写一个人。如《晨雾中的人影》《天名英雄》《这是谁干的》等。
一、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初理作者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要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行文思路:
⑴(1~4)突遇山洪
⑵(5~16)疏导撤离
⑶(17~27)桥塌殉职
⑷(24~27)祭奠英灵
二、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言行及环境描写深读深悟,体会人物品质,体会语言的精妙
1、体会人物特点、写法:
老支书言行描写:
忠于职守、铁面无私、舍己为人(短句、比喻、拟人)
大雨、洪水环境描写:
不畏牺牲舍己为人。
2、指导学生抓住环境、言行读出对老支书的崇敬、怀念之情。
三、研读课文在语言,结构上的特点
语言:言行、比喻、拟人、短句。
结构: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名师《桥》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课文在语言表达上凝练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
1.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读一些词语。(咆哮 狂奔 狞笑 势不可当 ……)
2. 读了这些词语后,
能说一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3.视频:洪水袭击村庄,谈一谈看后的感受。
二:读中品文,体会洪水的来势凶猛。
(一)今天,让我们深入的走进课文,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难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1. 浏览课文,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仔细读一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读后谈感受。
我仿佛看见了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我已经感受到洪水即将爆发,灾难即将到来的紧张气氛了。
3.如果刚才是倾盆大雨,那现在就是山洪暴发。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4. 请同学们站起来,看看一米大约到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啊!跳舞,平时的舞蹈是赏心悦目的,此时,洪魔跳的可是疯狂的死亡之舞啊!谁再来读?(读出了洪水的肆虐与疯狂)
5.最后一句谁来读?(我听出了洪水如野兽般在狞笑,读出了洪水的凶猛和可憎。)全班读这3个句子。
6.我们将这3句话连起来再读一遍。听了大家的读,我的眼前仿佛又看到了刚才录像中那狂奔而来的洪水,在路面上张牙舞爪的姿态,为什么这3个句子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呢?(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对,用适当的修辞方法会让句子更加生动。
三、读中悟文,感受桥的危急。
1.如果是我们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当中,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是的,求生是人们的本能表现。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描写村民反应的词语画出来。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词语?(惊慌,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
2.这样的场面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么?(惊慌失措)
3.是啊,人们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正是失措的表现啊。
4.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寻找生路,他们的生路在哪里?谁来读第4自然段。东,西,南,无路可走,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我们再来齐读一遍第4自然段。现在,我有些担心了,我通过只有这个词,知道它是唯一一座可以逃生的桥,你是不是也有你的担心啊!
四、读中析人,感受老汉的伟大精神。
1.此时此刻,不但有天灾,而且人祸也即将发生。在这种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有一个人挺身而出,请大家读第7,8,9自然段,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仔细读课文,年迈的村支书是怎么做?怎么说的?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2)反复读读画出的句子,想一想,老支书是怎样一个人?
2.拥戴,我们怎么理解呢 ?(拥护爱戴)他不仅是一名老汉,还是一位党支书,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我们可以说是德高望重。
3.老汉沙哑的喊话,谁来接着读。(生接着读老汉命令的话)我们看,短短的一句话,连续使用了3个感叹号,这能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喊话么?此时,山洪在咆哮,人们在哭天喊地,场面极其混乱,老汉应该怎样喊?谁再来读?那么多人站在大雨中,站在洪水中,等着你指挥,我们就应该读得响亮,干脆,坚定,全班齐读。
4.为什么党员要排在后面?党员也是人啊!谁在后面,就意味着离死亡越近。你能谈谈你的理解么?
5.老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使惊慌失措的人们瞬间变得井然有序,一百多人很快排成一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文的7到13自然段。
6.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汉又有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请同学们看78页和79页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呢?观察老汉此时此刻的动作和表情,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谁来读读课文的15自然段。(老汉是多么的愤怒,谁再来读读,你的声音很大,可是你愤怒了么,你愤怒时是什么样的呢?再来读读。)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7.老汉揪小伙子出来,维护了秩序的井然,可是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把小伙子揪到后面,意味着小伙子离生的希望越来越远,而离死亡越来越近了。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样的党支书啊!请同学们试着用一个词语来评价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舍己为人。)是的,老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大家齐读4个成语。
8.此时,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木桥痛苦的呻吟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什么信息?是的,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木桥即将断裂,情况变得更加危急了 。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对父子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对话,老师来读旁白。
9.这里有个吼,我们刚才也读到了一个吼,在哪个自然段出现的?(15自然段)男生读前一个吼,女生读后一个吼,老师读旁白。同样一个吼字,却有着不同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次吼,在危险面前,有群众,有儿子,老汉选择了 群众。第二次吼,在危险面前,只有自己和儿子,老汉选择了儿子。因为他不仅是一名党员,也是一位父亲,爱子之心人皆有之。
10.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11.那座窄窄的木桥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伟的桥却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了,谁来说说那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一座永不坍塌的生命桥。)
12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 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情至深处,一写为快。
1.五天以后,洪水退了,请大家接着往下读。
2.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来祭奠他那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先人后己的老伴,和她那在危急时刻不和父亲争吵的孝顺的儿子,这是多么的慷慨悲壮啊 !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可能想对老太太,对乡亲们,对老汉,对在座的同学们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在80页的空白处写下你想说的话吧!
3.生读自己写的话。
4.听了同学们的真情感言,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感动,文中对老汉的动作,语言描写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正因为这样,老汉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才那么崇高,伟大,深厚,永恒!
六、领悟写法
1、说一说课文为什么以“桥”做题目?
“老支书,你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老支书,你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远不会坍塌的桥”。
2、文章的写法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吗?
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通过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刻画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等塑造人物形象。
七、板书设计
16、桥
英勇献身
不徇私情 先人后己
沉着无畏 生命桥 忠于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