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最新3篇)
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标题: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美丽的景色。
2.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情感和怀念之情。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秋天的怀念》中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表达对秋天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比喻的含义。
2.运用隐喻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诗歌《秋天的怀念》的全文和相关图片。
2.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10分钟)
1.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秋天的思考和回忆。
2.问学生对秋天有什么了解和感受。
Step 2 引入诗歌《秋天的怀念》(10分钟)
1.呈现诗歌《秋天的怀念》的全文,让学生阅读诗歌,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解释生词和难句,确保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Step 3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15分钟)
1.解释诗歌中使用的隐喻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隐喻和比喻句子。
2.分析隐喻和比喻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怀念之情。
Step 4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情感(20分钟)
1.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情感和怀念之情。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秋天的理解和感受。
Step 5 拓展阅读和写作(15分钟)
1.让学生阅读相关的秋天散文或诗歌,拓展对秋天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活动,让学生运用隐喻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情感和怀念之情。
Step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
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复习诗歌中的隐喻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延伸: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其中要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课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秋天的写景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标题:探究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秋天的怀念》中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怀念之情,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创作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秋天的怀念》中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3.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怀念之情,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创作兴趣。
教学难点:
1.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怀念之情,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创作兴趣。
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诗歌《秋天的怀念》的全文和相关图片。
2.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10分钟)
1.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秋天的思考和回忆。
2.问学生对秋天有什么了解和感受。
Step 2 引入诗歌《秋天的怀念》(10分钟)
1.呈现诗歌《秋天的怀念》的全文,让学生阅读诗歌,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解释生词和难句,确保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Step 3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15分钟)
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找出诗歌中的描写手法和形象。
2.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诗歌中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Step 4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20分钟)
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等,并解释其表达的意义。
2.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隐喻和比喻句子,分析其含义。
Step 5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怀念之情(15分钟)
1.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情感和怀念之情。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秋天的理解和感受。
Step 6 创作秋天的诗歌(20分钟)
1.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秋天诗歌,让他们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表达对秋天的情感和怀念之情。
2.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改进诗歌的表达方式。
Step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
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复习诗歌中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2.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延伸: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其中要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分享和欣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篇三
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领会母爱的无私、伟大。
教学准备
史铁生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板书课题:秋天的怀念。
2.检查预习,初步解题:
(1)课文是在怀念谁?
(2)预习了课文你知道作者是怎么样的人?
3.简介作者,激情导入。
本文作者史铁生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以至于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当他发现母亲病情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愧疚写下了《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
4.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
1.自读要求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找出来自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存疑,在全班交流。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课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2.检查生字读音。
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躁豌
3.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4.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课文中的母亲是个怎么样的人?
三、再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母亲关心我的哪几件事?
2.交流:“母亲”对“我”的关心主要体现在四件小事上:
(1)“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
(2)母亲重病缠身时,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
二、品读课文
1.细读课文,要求:抓住“母亲”关心“我”的四件事。找出重点词句品读,说说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并说说感动的原因。
2.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所得,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母亲的细致和体贴)
(2)“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母亲劝慰“我”、鼓励“我”不要失去生活的勇气,虽然她自己也身患重病。母亲多么伟大、坚强!)
(3)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抓住“整宿整宿”“翻来覆去”体会母亲的坚强与无私。)
(4)“母亲”央求“我”去看花这一部分内容。学习时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词如“央求”“喜出望外”“高兴”“絮絮叨叨”“敏感”来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从而体会母亲深沉而无私的爱。朗读时随母亲心情的变化语速时而缓慢,读出央求的语气;时而欢快,读出如释重负,充满希望的语气;结尾时欢快的语调要戛然而止,在朗读时想象母亲因失言而重陷痛苦与无奈的画面。
(5)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春蚕到死丝方尽”,母亲临终时仍挂念着孩子。朗读时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
4.透过这些小事,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全班齐读。
(2)思考: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写了这些菊花?(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菊花中有母亲的音容笑貌,菊花中有母亲的殷殷嘱托,“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然后再交流。)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或者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
《秋天的怀念》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吹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现在拉胡琴的松香都只滴了薄薄的一层,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他养蟋蟀养金铃子,他养过花。他养的一盆素心兰在我母亲病故那年死了,从此他就不再养花。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爱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
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合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的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灯,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笃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候,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儿,我小时候也喜欢画画儿,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儿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
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能看出“张猛龙”的影响。
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园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
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朱砂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郡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母爱如山 耿志琦
清明那天,西北风吹得很紧,望着扫墓的人流车流,万分感伤。妈妈去世后,埋在京包线边一小城郊外的西山。许多年过去了,由于事务繁忙,路途又远,没能去母亲坟上祭奠。想到这里,心中悲凉又愧疚。每每记起妈妈的爱,就如同看到一座大山一样,这座“大山”包容了我的回忆、感伤以及心中那份思念。
我家原住乡间。7岁那年,有一天没跟家里吭一声,就和几个伙伴去几十里外的一个小车站,在站旁一个篮球场打小皮球比赛。整整玩了一天,直到太阳余晖散去,才往回走。刚到家里,妈妈一把搂过我来,心疼地说:“没累着吧!”便说不出话来。二姐说:“妈找了整个村子,不见你,就一直坐在村边那口枯井旁,不吃饭不说话,谁劝也不回来,一直坐了三个时辰。”说着说着,二姐也说不下去了,用手擦眼。当时我把头往妈妈怀里一钻,哭了起来。
小学三年级暑假,有一次去割草,天气闷热,蛮好的晴空突然飘来大片乌云,狂风吹起,瞬间雷雨滚来,像咆哮着的巨浪,几乎把我击倒。我撒开腿,回首往家跑,忽有高菅草把我绊住,挥镰去,却把左手割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我扔了镰,捂住手,哭着跑回家。
爸爸见我割破手,责怪地说:“这么不小心。”妈妈一见,二话没说,把草纸烧成灰,给我涂上。血不流了,可还是很疼。妈妈冲爸爸说:“孩子手成这样,你还怪他,快弄点儿红药水来!”爸爸嘴里嘟囔着跨出门去。我捂着手,侧着脸,躺在炕上。妈在炕下,拉风箱生火,给我烧开水,还不时安慰我:“不流血就不要紧了,你爸爸回来抹点儿红药水,再喝碗姜糖水,不会感冒,很快就好了。”我望着妈妈慈祥的侧影和满头银发,真想说:“妈妈,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这时爸爸踉跄进屋,没打雨伞,全身湿透,满脸通红,汗水雨水混在一起。
我的心猛地震动得有点儿发疼。这时我掉转头,假装还生爸爸气。爸说:“快,把红药水抹上。”我不说话,装出没听见的样子,却用眼角看着爸妈。我见妈用眼神示意爸给我端姜糖水。爸微笑着给我端过来,碰碰我的腿:“快起来喝吧!”我还是不起来,有点儿耍赖。妈妈说:“起来吧,你爸下着雨弄回红药水,跑了几里地呢。”我忽地坐起来,抱住妈妈。爸在一旁笑了。
1957年,我家搬进城里住。随后几年,市场物资供应越来越紧,一个月每人三两油、半斤肉、三斤白面。
1959年我上高中,全家的白面几乎都给我做了馒头。有一段时间,妈妈给我带的饭盒里加了一个鸡蛋。中午这顿饭最美,我真高兴。午餐时,我看得出来,同学们都羡慕我的午饭。时间一久,我很纳闷,妈妈从哪儿弄来的鸡蛋呢?
有一次,我下意识地在课外活动时请了假,提前背书包回家。半路上,在一路口拐弯处我发现妈妈弯腰背着一筐荒土、草籽。我终于明白了,是妈妈到郊外扫来荒土、草籽在集市上换鸡蛋给我吃。我赶忙跑回家,心都浮了起来,哭了。心想:“妈妈呀!我怎样报答您老人家啊!”等妈妈进门,我迎上去,说了一声:“妈,您别这样了。”再也说不下去。
我知道:在平时,妈妈会把人类最伟大的爱倾注在我身上;遇到危险,妈妈会用生命呵护我。妈妈的爱就像一座山。
偶尔坐火车路过那座小城,我会不住地望着埋有母亲的那座山,直到视线被挡住。回忆起父母在世时的各个片段,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心里在想,妈妈,总有一天我会专程上山去看望您老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