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通用5篇】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 篇一
标题: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
教案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电池、导线和灯泡组成简单的电路,掌握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电路的基本概念
2. 电池、导线和灯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 小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等实验器材
2. 实验记录表
3. PPT课件和教学展示物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电路图,引发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课件,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纵实验器材,使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灯泡,并观察灯泡是否能点亮。
4. 实验记录:学生用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同时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
5. 实验总结:学生回到座位上,进行实验总结,分享实验结果,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灯泡无法点亮的情况。
6. 知识扩展:通过PPT课件,进一步讲解电路中的开关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7. 拓展实验:让学生使用开关控制灯泡的亮灭,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
8. 课堂互动: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如电阻、电容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9. 课堂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用文字和图片进行描述。
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学生是否能正确操作实验器材,连接电路,点亮灯泡。
2. 实验记录:学生是否能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课堂互动: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能够使用电池、导线和灯泡组成简单的电路,并点亮小灯泡。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出现了连接错误的情况,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巩固。同时,还可以引入更多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 篇二
标题: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
教案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电池、导线和灯泡组成简单的电路,掌握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电路的基本概念
2. 电池、导线和灯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 小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等实验器材
2. 实验记录表
3. PPT课件和教学展示物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和好奇心,展示一幅电路图,让学生猜测电路中的各个元件的作用。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课件,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解释电池、导线和灯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纵实验器材,使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灯泡,并观察灯泡是否能点亮。
4. 实验记录:学生用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同时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并思考原因。
5. 实验总结:学生回到座位上,进行实验总结,分享实验结果,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灯泡无法点亮的情况。
6. 知识扩展:教师通过PPT课件,进一步讲解电路中的开关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7. 拓展实验:教师布置拓展实验,让学生使用开关控制灯泡的亮灭,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
8. 课堂互动: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如电阻、电容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9. 课堂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用文字和图片进行描述。
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学生是否能正确操作实验器材,连接电路,点亮灯泡。
2. 实验记录:学生是否能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课堂互动: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能够使用电池、导线和灯泡组成简单的电路,并点亮小灯泡。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电路中元件的作用和连接方式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巩固。同时,还可以引入更多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 篇三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电流可以使灯泡发光,懂得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使用电线、电池、让一个小灯泡发亮的活动;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通过观察体会到电流的路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用电安全知识,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
教学难点:
1、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2、区分短路和断路。
教学准备:
小灯泡、电池、导线、记录纸、、水彩笔、剪刀(教师用)
教学过程:
一、观察材料,认识结构
师:(出示一个小灯泡)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小灯泡(师板书:小灯泡)
师:小灯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观察之后再告诉我。(小灯泡装在桌上的信封里,大家可以打开它)
生:小灯泡由金属架、灯丝、玻璃泡、连接点组成。
(课件出示小灯泡剖面图,进一步了解小灯泡的构造。)
师:为什么要有两个连接点?
生:这样,电流可以从一个连接点进去后,从另一个连接点出来。
师:如果要点亮小灯泡,(板书:点亮)你还需要什么材料?
生:电源。
师出示一个干电池,问:这个可以吗?
生:可以。
(师用小灯泡接触干电池的两端)问:小灯泡亮了吗?
生:没有。还需要电线。
师:(课件出示电池和导线图片)它们在构造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电池的一端突出,另一端是平的。
生:一端是正极,有一个“+”号,另一端是负极,有一个“-”号。
生:导线的里面是金属丝,外面包着一层塑料。
二、大胆猜测,绘线路图
师: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一个小灯泡、一根导线和一节干电池,你们是否能让小灯泡发出光来?
生:能。
师:只要有了这些材料,不管怎么连都可以吗?
生:要有一定的连接方法,连得不对就不能发光。
师:那该怎么连?
(指名学生尝试说一说其中一种连接方法,教师用简图分别表示小灯泡、导线、电池,示范将学生的连接方法画出来。)
师:举手的同学还有很多,的确还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这样好吗?老师为每组都准备了一张印了方框的记录纸,每个方框里画一种连接方法,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将你们认为可能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方法画下来,注意不要重复。
(拿到记录纸的小组开始画,教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上来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猜想的连接方法。
生:我们先将小灯泡底部的连接点与电池的正极连在一起,再用一根导线连接小灯泡侧面的连接点和电池的负极。
……
(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不同的猜测。)
三、实验操作,动手验证
师:刚才这么多的猜测是否都正确呢?这需要用实验来证明。为了提高效率,老师为每组都准备了两组实验材料(小灯泡、导线和电池各两份,我们每组四个同学可以分成两组分别验证不同的连接方法),在小灯泡能发光的简图下打“√”,不能发光打“×”。如果还发现了什么新的连接方法,也可以将它及时记录下来。明白了吗?各组派一位代表过来领剩下的材料。
(学生实验验证,并记录。教师巡视)
四、比较分类,认识电路
师:请一组派代表上来汇报。
生:将小灯泡底部的连接点与电池的正极连在一起,再用一根导线连接小灯泡侧面的连接点和电池的负极。这样,小灯泡会发光。
生:将小灯泡侧面的连接点与电池的正极连在一起,再用一根导线连接小灯泡底部的连接点和电池的负极。或者将小灯泡放在电池的负极上,再用导线连接,小灯泡都会亮。
师:将小灯泡放在电池的负极上?你能说得更清楚一些吗?
生:就是将小灯泡底下的连接点先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用导线把小灯泡侧面的连接点和电池的正极连接起来,小灯泡亮了。或者将小灯泡侧面的连接点先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用导线把小灯泡底下的连接点和电池的正极连接起来,小灯泡也会亮。
生:把小灯泡的正极与小灯泡底部的连接点连上,再用导线连接小灯泡侧面的连接点,再将导线的另一端连到电池壳上,小灯泡不会亮。
……
(教师将小灯泡会发亮的连接方法集中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出来,将小灯泡不会发亮的连接方法先剪下来,放在一边)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能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都连上了。
师:这样就一定能亮吗?
生:电池的两极分别与小灯泡的两个接触点相连接。
师:为什么只有这样的连接才能使小灯泡发亮呢?
师:你发现小灯泡发光的部位在哪儿吗?
生:灯丝。
师:灯丝为什么能发光?
生:可能是电流在灯泡中流过的缘故。
师:电流是看不到的,你能想象一下电流是怎样在电路里流动的吗?请大家相互合作,试着用水彩笔在电路图中画出电流动的路线。
(学生画电流路线图,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自己画的电流路线图,并试着说一说电在电路中怎样流动,灯丝才能发光。
生:电流从这里(电池的`正极)流出,进入小灯泡的金属架,流过灯丝,从另一个金属架流出,再经过导线流回到电池的负极。
师(课件展示电流路线图。)述:这样连接,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传到灯丝,再经过另一个连接点和导线流回到电池的负极,如此循环,形成了电流回路,也就是电路,小灯泡就发光了。
师:再来看看,这些连接方法为什么小灯泡不会发亮呢?
(实物投影出示,学生分析,引出短路或断路的概念;如果是短路,请学生说说连接的过程中有什么异样的感觉。师说明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会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损坏,要是电压较高的话,还会损坏用电器,甚至引起火灾。)
五、安全教育,拓展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使小灯泡发亮,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我们还掌握了使小灯泡发亮的不同的连接方法。同学们可能对有关电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要很严肃地给大家一个忠告: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千万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切记!
师:最后,老师有一张调查表要发给大家,回去后我们可以对家里的用电情况做一次调查。
家庭用电调查表
用电器调查
使用交流电的电器
使用干电池的电器
用电量调查
每月最高用电量 每月最低用电量
家庭节约用电建议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 篇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
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
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
1、小灯泡的构造
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三、让小灯泡发光
1、点亮小灯泡
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
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
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
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板书设计:略
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导线电池
不同实物图展示:略
教学后记:略。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 篇五
(一)、设计理念:
在进行“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主要想体现这几个基本理念:
1、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指导学生探究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时,“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的问题是在学生“玩”了小电珠等材料后根据“玩”的结果自发提出来的。提出这一问题后,按照两个研究方向展开下一步的探究,也是在学生小组交流、进行充分猜测设想后自然归纳出来的。教师只是学生研究问题的向导、引领者,在学生获取知识方面起到点拨的作用。
2、体现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这一环节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玩弄”,这种“玩弄”其实是一种探究,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让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探究,让学生像研究者一样亲身去经历研究过程,让学生在“点亮”与“点不亮”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进而逐步养成科学的探究素养。
3、体现教学设计的动机情感原则。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需要。如:在开始部分,从“介绍材料”到提问“看到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再到“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充分抓住了小学生好奇心强,急于动手的心理,迎合了他们的情感需要,因此引入相当顺利。避免了这类课引入时很容易出现的“学生不顾教师反应,却急于动手玩弄材料”的现象。在教学观察小灯泡内部秘密时,抓住学生很想搞清“看不清的部分”(也就是小灯泡的关键结构:两根金属柱下端到底连接到哪里?)适时提供材料,使学生带着强烈探究欲进行观察,而这种观察的投入程度就是建立在学生兴趣情感之上。在课的结束部分,点亮小灯泡的环节安排,其实是想再次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总之,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应及时引导、鼓励和启发,从而创立一个更有利于满足学生探究情感需求的环境。
(二)、学习目标:
1、经历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用笔画出电流在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三)、学习重点:
观察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懂得小灯泡点亮的道理,养成科学的探究素养。
(四)、学习难点:
画出电的流动路线。
(五)、学习准备:
学生材料:放大镜、电线、电池、小灯泡、剪刀、红蓝黑水彩笔各1份、小灯泡电池实物图和白纸各6份。
教师材料:课件(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图)
(六)、学习过程:
1、引入: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谁能来介绍一下?(指名回答)看到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师揭题:这节课的任务就是点亮小灯泡(师板书课题“点亮我的小灯泡”)。
2、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
(1)、师:好,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来玩一玩,要求是:①用一根电线将电池、小灯泡组装起来,②无论会亮、还是不亮都用实物图画出来。注意:会亮的打“√”,不亮的打“×”。
(2)、师巡视,选取典型图例请学生按“亮”与“不亮”两类分别张贴到黑板上,师标号。
(3)、全班讨论张贴的图例,发表个人意见。(师不作具体评议,只适当鼓励)
(4)、师板书:为什么 亮 不亮
3、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
(1)、小组交流后,推荐代表猜测性发言。
(2)、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个研究要点。
师板书:A、材料结构 B、连接方法
(3)、按照以上两个要点展开研究
A、 材料结构:
①(板书:电线)观察电线,你有什么发现?(内部是金属,两端去除了包皮),想一想电线与实验结果有什么关系?
②(板书:电池)观察电池,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电池与实验结果有什么关系?
③(板书:小灯泡)用放大镜观察小灯泡,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师张贴小灯泡实物图,与学生共同给各部分取名,并板书)
④ 以上这些部分可以直接看到,哪个部分我们却没法看清?(两根金属架的下部)你想不想看?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了解这一部分?为什么?
⑤ 师提供剖开的小灯泡(每组1个),让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后在自己实物图上画出两根金属架下端的走向。(指名一生板画)
⑥ 画一画,电流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指名一生板画)
⑦ 想一想,小灯泡与实验结果有什么关系?
B、 连接方法:
①师补贴电池,组成放大的典型电路。小组讨论流动路线,然后指名一生用粉笔画出电的流动路线。(师课件演示)
②选几个代表性图例,指名多生同时上台,用黑笔画出板示图例中的电的流动路线。全班评议纠正,调整张贴位置。
③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哪些图例中电是流过灯丝的?哪些没流过?)(板书:正确——亮不正确——不亮)
④从不正确的电路中挑选典型图例认识短路与断路两种现象。并说明短路的危害。(师板书:短路断路)
断路:将放大图中的电线切断,小灯泡会怎样?从而引出断路。
短路:选一典型错图,观察电线的连接特点,从而引出短路,指出注意点。
⑤改一改,错在哪里?(a、b同时进行)
a、指名将张贴的不正确的电路用红笔纠正错误。
b、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图纸上画一画电的流动路线,不正确的改正。(师巡视指导)
(4)、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谁来解释一下小灯泡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
4、说一说,你的最大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大收获是什么?
5、结束:请同学们再次点亮自己的小灯泡。下课。
(七)、板书设计:
2、连接方法
正确——亮
不正确——不亮
短路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