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归纳(通用3篇)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归纳 篇一
中国历史是一部辉煌的史书,记载了五千多年的文明进程。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基本了解和认识的重要阶段,下面将对初中历史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
1.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2. 中国古代的名人和事件
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名人和重要的事件。例如,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君主,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三国时期的蜀国丞相诸葛亮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3.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非常发达。例如,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还发明了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重要的科技。
4.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拥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例如,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5. 中国古代的经济
中国古代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支柱,农民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中国古代还有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归纳 篇二
初中历史是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初步了解和认识的阶段,下面将对初中历史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
1.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晚清时期和民国时期。晚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民族矛盾。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2. 中国近代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有许多重大事件。例如,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不平等条约,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民国政府。
3. 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
中国近代经历了许多社会变革。例如,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文化的觉醒和民主思想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文化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4. 中国近代的科技和文化
中国近代的科技和文化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例如,中国近代的科学家郭守敬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具有高精度的浑仪,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近代的文化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鲁迅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中国近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的政治制度经历了许多变革。例如,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民国政府,实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
初中历史的基础知识归纳对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初中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归纳 篇三
初中历史基础
知识汇总归纳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只有把握了最基础的知识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快速提高历史成绩。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中历史知识重点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
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 戊戌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初中历史常考知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3.爆发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5.重要战役:1916年 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6.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7.大战的影响:
(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战涉及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8.启示: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战争悲剧不能重演。
9.一战的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一、法国启蒙思想
1.出现的时间:18世纪
2.背景:法国的旧制度衰败。
3.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
4.主要内容:反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5.性质: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6.作用: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在启蒙思想影响下,法国爆发了大革命,美国爆发独立战争。也促进了亚洲的中国、日本的思想解放。
二、科学的革命——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1.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牛顿的贡献
(1)天文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数学:创建微积分
(3)力学: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贡献
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3.爱因期坦的贡献
他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其最重要的贡献是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初中历史知识总结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原因:
(1)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要趋势(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2)科学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3)各国积极寻求国际经济合作。
2.表现: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影响增大;
(3)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4)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3.影响:
有利影响:(针对所有国家)
(1)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2)各国经济互相依存,互相竞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不利影响:(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
(1)容易拉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2)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进一步加大。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措施:
(1)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2)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2.取得成就:
(1)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2)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首先发生在美国。
2.标志: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4.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2.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