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律知识小常识【精选3篇】

小学生法律知识小常识 篇一:了解交通规则,保护自己的安全

作为小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出行,无论是步行、骑车还是乘坐交通工具,我们都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以确保自己的安全。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小学生常见的交通规则,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要了解行人的交通规则。在行人过街时,一定要走人行横道或人行天桥,不要随意穿越马路。在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我们要先观察左右车流情况,确保没有车辆通过后再过马路。同时,我们也要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要慎重考虑。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不要在马路上玩耍、奔跑,以免发生意外。

其次,对于骑车的小学生来说,我们也要遵守一些交通规则。首先,骑车时要戴好头盔,确保自己的头部安全。在骑车行驶时,要保持右侧通行,不要逆行或占用机动车道。同时,我们要看清楚交通信号灯的指示,按照信号灯的要求行驶。当有行人过马路时,我们要停下来,给行人让行。此外,我们还要学会手势示意,比如向左转弯时,要伸出左手示意,向右转弯时,要伸出右手示意。

最后,对于乘坐交通工具的小学生来说,我们也要遵守一些交通规则。在乘坐公交车时,要在指定的站点上下车,不要在车辆行驶中上下车。在乘坐地铁时,要站在指定的乘车位置,不要贴近轨道或挤在车门口。同时,我们还要遵守交通员的指挥,不要在车辆行驶中乱动。

通过了解和遵守这些交通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小学生法律知识,做一个守规矩的好孩子。

小学生法律知识小常识 篇二: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里,有些同学或者师生对其他弱势群体进行言语、肢体或者心理上的伤害的行为。校园欺凌给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伤害,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包括言语欺凌、身体欺凌和网络欺凌。言语欺凌是指用恶言恶语侮辱、嘲笑他人;身体欺凌是指用肢体暴力对待他人;网络欺凌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人进行诽谤、侮辱等行为。了解了校园欺凌的形式,我们才能更好地辨别并拒绝这些行为。

其次,我们要学会拒绝校园欺凌。当我们遇到校园欺凌的情况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被欺凌者的言语或行为所激怒。然后,我们要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报告,让他们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在与欺凌者沟通时,我们要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让他们知道我们不会被欺负。

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校园和谐建设。在校园中,我们要关心身边的同学,如果发现有同学受到欺凌,我们要勇敢地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同时,我们还要传播友善和正能量,与同学们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校园氛围。

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是我们每个小学生的责任。希望我们都能牢记这些小学生法律知识,努力营造一个没有欺凌的校园,让每个同学都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小学生法律知识小常识 篇三

  1、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明确行为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和。其特征有四方面: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

  (2)、法是由国家(即相应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

  (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4)、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5)、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我国刑法的任务是

  (1)、保卫国家政权;

  (2)、保护合法财产;

  (3)、保护公民权利;

  (4)、维护社会秩序。

  3、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

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4、犯罪的特征有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5、构成犯罪的条件有

  (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例如,盗窃罪是对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侵犯;

  (2)、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其中包含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3)、犯罪的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

  (4)、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6、犯罪的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以积极的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人的积极行为,如故意伤害行为、盗窃行为都属于作为的形式;而不作为是指应当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而不实施的消极行为。这种形式的犯罪必须以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为前提的,如行为人将年老多病生活

不能自理的父母抛弃于荒郊野外以此来逃避自己应尽的赡养老人的义务,则构成了遗弃罪。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8、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观表现为犯罪故意和过失。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又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而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9、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明知某种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是明知某种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0、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对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

  1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的心理太度。

  1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有两个特征:一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13、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若要构成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正当防卫的目的条件,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实施的防卫。

  (2)、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实施的防卫;

  (3)、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的防卫。

  (4)、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对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14、常见的犯罪类型有盗窃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等类型犯罪比较多。

  15、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2)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北京市确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一千元的,为“数额较大”;

  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一万元的,为“数额巨大”;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六万元的,为“数额特别巨大”;“多次”盗窃指一年盗窃行为三次以上,没有数额限制。

  16、对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及举报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应当加强保护,保障其不受打击报复。

  17、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5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3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18、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在我国新颁布的《刑法》中,也增加了一条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罪名是“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19、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具有严重危害性,在我国,犯罪性质最严重的罪行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20、我国刑法的任务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我国刑罚中最严厉的手段是死刑。

  2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

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24、凡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小学生“法律”小知识

  一、马路上应注意的交通安全

  1、在马路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撞的危险。

  2、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

  3、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

  4、不要在马路上打闹、游戏、滑旱冰,容易出危险。

  5、下雨

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打雨伞时,雨伞不要挡住视线。更不能把雨伞当作对攻的玩具,以免刺伤人。

  6、未满12岁的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

  二、乘坐汽车时应注意的安全

  1、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2、不要把空罐头或其它垃圾扔出窗外,这样会污染环境,还会

  打到行人或是其它车辆,发生危险。

  3、在车上不要到处乱跑,以防汽车刹车时,撞到硬物上。

  4、上下车时要从右边,因为左边可能有车开过来。

  5、下车时,先要确定后边没有车子来,才可以下车。

  三、放学或双休日,选择活动场所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到没有车辆通行的场地如公园、广场等地方去玩。

  2、不要到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上玩耍。

  3、不要在离河太近的地方玩,以防掉进河里。

  4、不要到小河塘里去游泳。

  5、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既危险,又会妨碍交通。

  四、过马路时应注意的安全

  1、过马路时要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红灯亮时,不能过马路;绿灯亮时,也要看清左右确实没有车来,才可以过马路;如果马路过了一半时,信号变了,要赶快过马路。

  2、路口一般不止有一个信号灯,应该看哪一处的呢?应该看要穿过的马路对面的那盏信号灯。

  3、不要图省事,从隔离护栏下、斑马线以外的马路上过马路。

相关文章

小学生蝴蝶简笔画步骤【精简3篇】

导语:亲爱的家长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就是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的简笔画画法。希望你在周末空闲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画起来。简单的几笔,勾勒出孩子快乐的童年。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蝴蝶简笔画步骤,希...
小学资料2016-05-01
小学生蝴蝶简笔画步骤【精简3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常态课总结(优选3篇)

使每一位学生乐学、学会、会学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
小学资料2011-03-08
小学六年级数学常态课总结(优选3篇)

国培个人研修计划【推荐6篇】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培个人研修计划,方便大家学习。国培个人研...
小学资料2012-01-04
国培个人研修计划【推荐6篇】

鼓励小学作文(精简6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鼓励小学作文,希望能够帮助...
小学资料2012-04-04
鼓励小学作文(精简6篇)

小学音乐老师实习汇报(通用3篇)

作为实习教师,在两个月的工作实践中,我积累了不少深刻的体会,尽管是一位实习教师教师,但是的氛围已经深深感染了我,使我在华士的工作岁月每一天都充满了新鲜,充满了收获。刚出校门的我,就像孩子们的大姐姐,凭...
小学资料2015-07-03
小学音乐老师实习汇报(通用3篇)

二年级安全教育小报集(精彩3篇)

安全教育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那么你知道二年级安全教育小报有哪些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二年级安全教育小报,欢迎阅读借鉴! 二年级安全教育小报欣赏 二年级安全教育小报一 二年级安全教育小报二 二年级...
小学资料2015-03-09
二年级安全教育小报集(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