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的教学实录及评析【最新3篇】
《自己去吧》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一
《自己去吧》是一本以成长为主题的教育类图书,通过讲述主人公小明从孩童到成年人的成长故事,探讨了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的重要性。下面将以一堂课的教学实录为例,对《自己去吧》这本书的教学效果进行评析。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自己去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幅画面,让他们想象自己独自面对困境时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阅读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去吧》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并提出阅读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书中的关键场景和人物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个人思考:要求学生就书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写一篇读后感,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展示与分享:让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分享给全班,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评析: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实录可以看出,《自己去吧》这本书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通过导入和阅读指导,教师成功引发了学生对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最后的展示与分享环节则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然而,这堂课的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教师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上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其次,小组讨论的时间有限,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探讨问题。最后,教师在展示与分享环节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促进更深入的讨论。
总的来说,通过对《自己去吧》的教学实录进行评析,可以看出这本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发挥这本书的教育作用。
《自己去吧》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二
《自己去吧》是一本以成长为主题的教育类图书,通过讲述主人公小明从孩童到成年人的成长故事,探讨了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的重要性。本文将分析该书的教育价值和教学效果。
首先,通过《自己去吧》的故事情节,学生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挑战。这些情节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例如,书中描写了小明在追求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这对于现实中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通过阅读这些情节,学生可以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从主人公的经历中汲取勇气和动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去吧》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节,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的选择和决策,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分享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自己去吧》这本书可以作为团队合作的素材,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与分享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自己去吧》这本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通过教学实录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去吧》这本书的教育作用。
《自己去吧》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三
《自己去吧》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导读
1、内容分析:
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课文内容概述:内容选自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这篇童话故事以对话的形式讲了小鸭和小鹰分别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本领的故事,从而揭示了不要事事依赖他人,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锻炼,这样才能学到本领的道理。
2、设计思路:
本课以“体验”为中介设计教学。根据“课文内容简洁,两段结构相似”的特点,教学第一段:引导学生充分读书,质疑;图文对照,联系实际,共同释疑。教学第二段:按照第一段学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参与评价,内化自强自立意识。学生在朗读中、在表演中、在评价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实现对课文的成功解读。
教师依据教材,灵活选择教学策略,图文结合,分角色朗读,合作表演,自主评价,从而使学生在读悟中受到“自信、自立”这一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熏陶与感染。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会写“自、已”等四个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在读中、演中、评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遇事要相信自己,要勇于实践,不要依赖他人”这一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熏陶与感染。
〖整体设计
根据教材结构特点,渗透读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读、自学能力。合作表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评价人物,内化“自信、自立”意识,在评价中受到启发和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课件演示课文插图,同时以画外音的方式介绍故事内容。听后请学生为故事取个名字,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两个字。小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教学时,抓住儿童心理,将课文内容以故事方式再现出来,同时,配上生动、新颖、色彩鲜明的插图,此时,图画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故事使教学内容生动化,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开始了学习……
《自己去吧》是本组的第四篇阅读课文,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初读课文的方法,因此初读感知时,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初读要求,学生自主读文,同桌轮读课文,看插图读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书中,把课文读通、读顺,既提高学生自读能力,同时为感悟课文打下基础。
本课要求会认十二个生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组长带领组员认读;找出难读生字,多读几遍,交流识记生字办法,小组内玩“你读、我猜”游戏。在识字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去学,教师只做必要的点拨、引导,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朗读感悟时,具体做法如下:在轻音乐中,教师再次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近小鸭与妈妈对话的岸边。指名读、同桌分角色读小鸭与妈妈的对话后,引导学生充分质疑。学生针对小鸭、鸭妈妈以及小鸭游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最后的结果充分提问。学生带着问题,图文对照,充分读书思考,并联系生活实际,共同释疑。由于教师视学生为学习主体,给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时空,因此我们看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悄然生成。带着对课文的感悟,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朗读小鸭与妈妈的对话,感情朗读后,老师出示关键词语引背第一段。
由于文章两段结构相似,因此,教学第二段时,老师出示学习步骤,大胆引导自学,培养学生能力,在自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扶放适当。
新课程强调体验,表演是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选角色,练习表演,最后在全班汇报表演,师生评议。此时的表演,建立在情境和情感的体验上,学生会用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中的角色,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对角色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与理解,努力把无声的教材语言演成有声有色的生活化剧,当稚气的小鸭、小鹰和亲切和蔼的鸭妈妈、鹰妈妈出现在师生面前时,自然证明了学生对课文的成功解读。有的学生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也许这就是“体验”的奇妙所在吧!
你想对小鸭、小鹰说些什么?学了课文,想对自己说点什么?表演后的评价,是学生理解感悟展现的过程,自信、自立意识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评说中受到启发和影响。
写字教学中,教师着重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打好写字基础,而且每课时都安排写字,看出教师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做着不懈的`努力。
三、教学实录
1、出示插图,故事引入:
老师: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课文插图,画外音同时介绍故事内容,老师板书课题,请学生认识“自、已”。
2、回忆读书方法,自主课文、合作识字:
老师:初读课文时,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把每一句话都读正确。注意停顿,不读破词读破句。
老师请学生同桌轮读,相互正音;看插图自读。
老师出示本课十二个生字,小组合作。组长带领组员认读,并找出难读字再读几遍,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小组内玩“你读我猜”游戏。
3、朗读感悟第一段,自读自悟第二段:
老师:春天,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小鸭和妈妈来到小溪边散步,听见哗哗的流水声,小鸭说什么?
学生读第一段:
老师:和你的同桌分角色读读小鸭与妈妈的对话,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小鸭为什么要妈妈带她去游泳?自己去不行吗?
学生:妈妈为什么同意小鸭自己去游泳,她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生:小鸭游泳时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会怎么做?
学生:妈妈看到小鸭学会了游泳,会怎么想?怎么说?
老师引导学生再读书,图文对照,联系实际,共同释疑。
学生:我从图上看到小鸭很小,她有点害怕,所以她要妈妈陪她一起游泳。
学生: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没有危险,所以妈妈鼓励小鸭自己去。
学生:我们猜小鸭游泳时,可能会呛几口水,也可能游一会儿就要问问妈妈。
学生:小鸭会游泳了,鸭妈妈真高兴啊!她一定说:妈妈喜欢自强、自立的孩子!
……
老师:现在,你们就是小鸭,老师就是鸭妈妈,请你说出你的心愿。
学生尝试朗读。
生生合作、分角色再读,老师引背第一段。
老师:河边,小鸭学会了游泳。山上,小鹰学会了什么?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第一段的方法自学第二段。师出示学习步骤:自主读文──质疑──释疑──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4、合作表演,加深理解与体验,内化“自信、自立”意识。 小组合作,自选角色练习,师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加上动作和表情。师播放音乐,小组汇报表演,师生共评。
5、评价人物,畅谈收获:
老师:学了这一课,你想对小鸭、小鹰、自己说点什么?
学生自主选择,畅谈。
学生:我对自己说:“做一个像小鸭、小鹰一样勇敢的孩子!”
学生:小鸭,你不依靠妈妈,自己独立学会了游泳,真了不起!以后,我也要向你一样
……
6、分课时,抓重点,指导写字。
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学生在充分地读书中感悟了故事揭示的道理。在同桌、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面对画面,能够想出画面以外的内容,不仅如此,表演时还能充分发挥想象,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学生在表演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在评价中受到启发和影响。
体会:新课标强调体验,体验学习是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桥梁,本课的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识字、读文、表演、评价,都是使学生行进在促使静态知识内化为自身血肉这一条路上,智慧在感悟中生成,潜能在体验中发展。
不足:小组合作表演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分工,确定好角色,根据自己的角色深入揣摩语言、动作、表情,在此基础上发挥想像。
五、点评
新课程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何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本课以“体验”为中介,分识字、阅读、表演、评价等方面,作了努力。
体验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中,通过学习者的亲身参与和互动,及对情感、行为、事物和策略的内省体察,从而掌握某些技能、策略,最终形成能力和某些行为习惯,建立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
首先,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使体验学习成为可能,为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教者选择设计体验学习,让智慧在感悟中生成,潜能在体验中发展。
其次,我们看到导入时的画面,内容介绍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开始了学习;识字时的小组合作,组长组织认读、识记;朗读时的质疑、释疑、自读自悟;表演时的分工、揣摩练习;评价时的启发、影响……我们感到,教师在用多种方式诠释着体验。叶老曾经说:“体验的方式并非一途”,学生的任何一种试图理解所做的努力,都可以说是体验。动手也罢,动脑也罢,独立研索也罢,相互讨论也罢,虔诚请教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