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教学课程实录(经典3篇)
《美猴王》教学课程实录 篇一
《美猴王》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形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美猴王》这个话题,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以下是一堂关于《美猴王》的教学课程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课程主题:了解《美猴王》
教学目标:
1. 了解《美猴王》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西游记》中关于《美猴王》的章节;
2. 《美猴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对《美猴王》的了解,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新知讲解
1. 介绍《美猴王》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知识框架。
三、合作探究
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通过阅读相关章节或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他们所选择的角色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四、团队展示
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可以通过小剧场、PPT、海报等形式展示。
五、讨论分享
1.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他们对《美猴王》的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思考《美猴王》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六、课堂总结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们的收获和感受。
七、课后拓展
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美猴王》的相关书籍和电影,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这样一堂教学课程,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美猴王》的故事和角色,还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和讨论分享,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美猴王》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可以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希望这样的教学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美猴王》教学课程实录 篇二
《美猴王》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形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美猴王》这个话题,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以下是一堂关于《美猴王》的教学课程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课程主题:创作《美猴王》的艺术表达
教学目标:
1. 了解《美猴王》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3. 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西游记》中关于《美猴王》的章节;
2. 《美猴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绘画工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等艺术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对《美猴王》的了解,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新知讲解
1. 介绍《美猴王》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知识框架。
三、艺术创作
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或情节,用绘画、剪纸等形式进行艺术创作。
四、展示分享
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并分享创作的灵感和过程。
五、评价反馈
1. 学生们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鼓励他们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六、课堂总结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们的收获和感受。
七、课后拓展
1. 鼓励学生继续进行艺术创作,《美猴王》的绘画、剪纸、雕塑等形式都可以尝试。
通过这样一堂教学课程,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美猴王》的故事和角色,还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希望这样的教学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美猴王》教学课程实录 篇三
《美猴王》教学课程实录
教学目的:
了解小说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小说的一般结构;着重引导学生把握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语言、动作的描写,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特征。
教法设想:
抓住初一学生好动、好胜的特点,引入竞争机制(金星榜),课堂采用趣味活动快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情绪始终饱满。
教学计划:两课时
第一个半节课教学要点: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分发材料(《西游记》导读)。
第二节课教学要点:领会小说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小说的结构特点;学习刻画形象的常用方法语言、动作的描写,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个半节课教学要点:交流《我的同班同学》的片断描写(读、写、听、说综合训练)。
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师生问好)
我们先欣赏一段音乐(录音播放《西游记》的插曲片段,许多同学露出了笑脸)。
师:(录音停)哪一个同学能说说这段歌曲的名字?
(学生们纷纷举手,可惜都答错,有些学生紧皱双眉。)
提示:刚才你们听到歌曲的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不约而同)庄严我神州大地(笑)
师:对啦!歌名是《庄严我神州大地》。《西游记》的插曲很多,如:《青青菩提树》、《我欲成仙》、《敢问路在何方》等,有兴趣的同学课余可找一找、听一听。
(师生共同回顾《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引入趣味活动快车,贴上金星榜,教师作活动说明。)
师:让我们进入快车的第一站猜一猜。同学们请认真听录音,猜猜《西游记》的故事情节。
(学生情绪激昂,录音还没停下,许多学生早已高举着手。)
(录音停)
生1:孙猴巧行医
生2: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
生3:石猴变成美猴王(教师补充:这就是我们要学习课文的主要情节。)
师:这三个同学都回答得很好。(教师分别为一、二、四小组贴上金星,学生热烈鼓掌。)
这时第三小组暂时落后,没关系,还有许多问题等着你们回答呢!让我们进入快车的第二站讲一讲。(学生默读课文5分钟后,四个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复述课文,而后教师总结。)
生4;
生5:(复述的内容略)
生6:
生7:
师:四个同学都讲得不错,我们分别为他们贴上金星。(全班热烈鼓掌)下面我们进入快车的第三站议一议(分小组讨论,教师击掌示意分成四人学习小组)。请各小组组长记好讨论题。
※小黑板出示讨论题:
1、按照提示划分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
2、课文重点写石猴出世或者是猴王来历?
3、重点部分通过哪些常见的方法刻画石猴形象的?(教师提示形象的描写方法)
(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各小组讨论的气氛热烈,各组组员出谋献策,组长忙得不亦乐乎。15分钟后,讨论结束,教师击掌示意,学生齐刷刷地回到原位。)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回答第一道题目。
(四个小组多分别选派实力最强的同学回答。)
生8:
生9:(划分故事情节,总结大意)
生10:
生11:
师:(小结)各小组都能按照提示划分故事情节,但是归纳大意时语言应力求简洁、明了。从这一点来看第二小组做得最好。
(第二小组热烈鼓掌,教师替他们贴上一颗金星。)
师:请同学举手回答第二题。(第三组的同学抢先一步,教师示意回答。)
生12:重点写猴王的来历。
师:(追问)为什么?
生12:因为文章的题目是《美猴王》。
师:回答得很好。具体说:猴王的来历最能表现主题,突出美猴王的性格。同学们写作文时应围绕中心安排详写、略写,不要捡到菜篮子里面的都是菜。(学生笑)好,我们接着讨论第3题。
生13:环境描写。
生14:外貌描写。
师:很遗憾,不能帮你们贴上金星。没关系,让我们来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再回答。
(进入快车的第四站读一读,分角色朗读。学生推荐一名男生充当石猴,众猴由全班的男生充当,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叙述性的文字。)
(朗读结束,出现了一个感人的局面,许多同学同时举手抢答。此时,教师难于定先后,只好让举手人数最多的第二组回答。)
生15:语言描写。
生16:还有动作描写。
(第二
小组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把握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学生七嘴八舌地讲出石猴的特点。)生17:从我进去!我进去!这一句话可以看出石猴的勇敢。
生18:p92页的第2行第5行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石猴很想当王。(教师补充:说得很好,这就显示了石猴逞强、好胜的特性。)
生19:p91页的动作描写,如蹲、纵、跳写出了石猴很厉害,有本领。
生20:不过,石猴也很调皮、好动。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21:p91页p92页的动作描写,如:跑、爬、抢、夺、搬、移。
(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教师趁热打铁,引入快车的第五站写一写。)
师:语言、动作描写能刻画形象的特点,同学们写作文时应学习这一种写法,让作文中的人物说说话、做做事,从而自然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下面我们来写一写,通过语言、动作的片段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记住:只能写本班的同学,不能出现人物的真实姓名。
(学生纷纷打开练习簿,认真观察同学,捕捉写作对象。有的还禁不住微笑着。5分钟后,师生小结。)
小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强调重点。
师:这一堂课第二组获得最多的金星(第二组欢呼),不过别高兴得太早,明天我们再比一比。你们把写一写的快车带回家,明天我们进入快车的第六站说一说(说特征、猜同学)。
(下课铃响,师生再见。)
附:(本节课板书的主要内容)
美猴王
△故事情节提示:
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详略得当
△语言、动作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