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课教学设计(优质3篇)

篇一: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课教学设计

标题: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整合课教学设计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中,以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将以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设计一堂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整合课。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阅读与写作:选择一篇与学生年级相适应的课文,通过阅读理解、词汇拓展和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2. 信息获取与处理: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工具,获取相关资料,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3. 合作与沟通: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小组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阅读与写作: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进行词汇拓展和写作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信息获取与处理:学生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工具,获取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4. 合作与沟通: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深入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小组作业,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5. 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与课文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 总结与评价: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提升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在信息获取和处理中的能力表现;

4. 学生在合作与沟通中的表现;

5. 学生在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中的表现;

6.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结论: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设计语文教学中的整合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篇二: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课教学设计

标题: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的整合课教学设计

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将以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整合信息技术,设计一堂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整合课。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学思维与问题解决:选择一个与学生年级相适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分析和解决。

2. 信息获取与处理: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工具,获取与数学问题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3. 合作与沟通: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或创新思路,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验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与数学问题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数学思维与问题解决: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给定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 信息获取与处理:学生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工具,获取与数学问题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4. 合作与沟通: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解决方法,并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5.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或创新思路,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验证。

6. 总结与评价: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提升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在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中的表现;

3. 学生在信息获取和处理中的能力表现;

4. 学生在合作与沟通中的表现;

5. 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中的表现;

6.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结论: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设计数学教学中的整合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课教学设计 篇三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课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过程与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1.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2.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关键:通过朗读,合作、探究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与信息计术整合,自主、合作、探究。诵读法,诱导想象法。

  教学媒体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计

  1.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直观的音乐画面,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引入秋天的优美意境之中。

  2.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感知欲望,注重诵读。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感知诗歌的写景特色,领悟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3.通过自主、合作、探研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设计一些有一定开放度,能让学生自由发挥的题目,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大家看看这组图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

  二、出示本课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的直观形象优势,以幻灯片方式出示本课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本课教学目的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

  三、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

  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配上优美的音乐,屏幕上出现相应的文本图片,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学生勾画字词并感知语言节奏。使学生初步感受诗的情感内涵,领悟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与作者心灵的勾通,产生共鸣。

  四、走近作者

  展示从互联网上搜集来作者资料,并鼓励学生上网继续搜集自已感性趣的,跟课文有关的资料。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通过教师示范从互联网上搜集整理的作者资料,使学生了解作者。引导学生产生搜集与学科相关信息的兴趣。

  五、清字词障碍

  丁丁 肥硕 栖息 寥阔枯涸 清冽 梦寐 幽谷

  用机算机屏幕直观地出示生词,分步出示,纠正读音。

  六、学生朗读课文

  请三位同学合作配乐朗读课文,并做点评。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欲望,养成通过朗读来品味诗歌的习惯。

  七、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下问题。(约十分钟)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

  2、为什么说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秋景图?

  3、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每个小组选择一节喜欢的诗,请给它们命上有诗意的名字。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并发挥其主动性。

  八、拓展延伸

  让学生以秋天为主题,制做幻灯片,并发送到教师共享文件夹中,由教师展示给大家,并给予准确的评价。

  搜寻你记忆中对秋天的印象,展开想象,写一二句诗赞美秋天。或者现在从网上搜索你喜欢的关于秋的诗句,制成幻灯片供大家欣赏,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利用教师提供的网站和媒体资源库,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有个性特征的创作。从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诗歌给人带来的美好感觉,产生成就感和进一步再创作的欲望。

  1、搜集有关作者何其芳的资料,并制成卡片。

  2、将自已创作的作品和搜集来的关于秋天的诗歌、散文制成一张小报。

相关文章

《小松树》课后反思(精彩3篇)

小松树课后反思教学目标: 1.能用对角折的技能折成三角形,再粘贴成小松树。2.能按大小由下向上排列三角形。重难点:把折好的三角形按大小排列课后反思:由于课前很匆忙,在带领孩子们观察小松树时,没有仔细观...
教学资料2018-07-05
《小松树》课后反思(精彩3篇)

《腊八粥》教学设计(精选6篇)

腊八粥是我国传统节日腊八节专有的活动,你知道腊八节还有什么活动么?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腊八粥》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腊八粥》教学设计 篇1  教...
教学资料2013-07-02
《腊八粥》教学设计(精选6篇)

《鲫鱼》的生物教学反思【优秀3篇】

一、课题: 初一生物下册第七章《鲫鱼》 二、构思: 学生观察活鲫鱼→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置疑导入本章内容→观察鲫鱼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实验操作→师生共同分析鱼与水中生活适应的特点。 三、准备: 1....
教学资料2011-06-07
《鲫鱼》的生物教学反思【优秀3篇】

海滩上的雕塑教学反思(精选3篇)

我用了三个课时来讲解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重点讲解生字及通读课文。上完课后,批改课堂听写及家庭作业效果不错,“懊”、“痕”、“嘎”这几个很容易错的字错得很少。但是课后回想花了一节课讲生字、读通课文虽物有...
教学资料2013-02-09
海滩上的雕塑教学反思(精选3篇)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优选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求甚解》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不求...
教学资料2011-04-02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优选6篇】

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教学反思(通用3篇)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孩子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一...
教学资料2019-03-03
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教学反思(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