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姑娘教学设计(精选3篇)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蚕姑娘教学设计:了解蚕的生命周期
导语:蚕姑娘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发学生对蚕的兴趣,并了解蚕的生命周期。本文将介绍一堂以蚕姑娘为主题的生物课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并能描述每个阶段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能够观察和描述蚕的生命周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蚕的卵、幼虫、蛹和成虫标本,放大镜,显微镜等。
2. 材料准备:蚕的生命周期图片和文字描述,学生的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蚕姑娘的故事书和一些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蚕的兴趣。
2. 探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蚕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特点,并通过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蚕的细节。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蚕的生命周期,让他们发现蚕的变化和特点。
4.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蚕的生命周期,并完成观察记录表。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昆虫的生命周期,并与蚕进行对比。
6.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蚕的饲养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蚕的生命周期。
7. 总结:通过教师的总结,再次强调蚕的生命周期和保护蚕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记录表:评价学生对蚕生命周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对蚕生命周期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
1. 继续观察蚕的生命周期,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制作蚕的生命周期模型,展示给其他同学。
3. 调查和了解其他昆虫的生命周期,并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将通过蚕姑娘的故事和实践活动,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同时也培养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蚕姑娘教学设计:了解蚕的经济价值
导语:蚕姑娘是一个经典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发学生对蚕的兴趣,并了解蚕的经济价值。本文将介绍一堂以蚕姑娘为主题的生物课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了解蚕的经济价值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蚕的经济价值,包括丝绸的生产过程和丝绸的用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制作简单的丝绸产品。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蚕的标本,蚕茧,丝绸制作工具等。
2. 材料准备:丝绸的生产过程图片和文字描述,学生的丝绸制作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蚕姑娘的故事书和一些丝绸制品,引发学生对蚕的兴趣和丝绸的认识。
2. 探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蚕茧的特点,并通过实际操作,让他们亲手制作丝绸。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丝绸的制作过程,让他们发现蚕的丝腺分泌丝绸的原理。
4.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丝绸的生产过程,并制作出简单的丝绸产品。
5. 拓展:引导学生了解丝绸的用途,并与其他纺织品进行比较。
6.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丝绸制作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丝绸的制作过程。
7. 总结:通过教师的总结,再次强调蚕的经济价值和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1. 制作的丝绸产品:评价学生制作的丝绸产品的质量和创意。
2.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对蚕经济价值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
1. 继续制作丝绸产品,并进行改进和创新。
2. 调查和了解其他纺织品的制作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
3. 参观丝绸制作工厂或传统手工艺展览,加深对蚕经济价值的认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将通过蚕姑娘的故事和实践活动,了解蚕的经济价值,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培养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三
蚕姑娘教学设计
这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在上课一开始,我先从谜语开始导入新课:一条小小虫,自己盖新房,躲在新房里,变个飞仙女。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由于班上有好多孩子都是农村里来的,所以蚕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多少都能说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
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2、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1)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出示课题:1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
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学习生字“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第一遍自己大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圈出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2、第二遍听同学朗读,听准字音,听懂句子。
看课件了解“蚕卵、幼蚕、蚕床、蚕山、蚕茧、蚕蛾”
①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②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课件)。
③蚕山:(看课件)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④蛾:(看图)蚕的成虫。
3、第三遍小声读文,学习生字。
4、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 桑叶 从此 瘦
钻出 换上 卵 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2、读抄词语(见文后)。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变成 吐丝 蚕姑娘 吃桑叶
换上 从此 暖洋洋 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
三、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整体入手:
①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用句式练习:( )的蚕姑娘
“AABB”的蚕姑娘
蚕姑娘是( )来说一说。
②、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
③、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
2、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1)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2)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3)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1)按上面的方法自学。
(2)交流。
4、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1)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
(2)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3)齐读4、5自然段。
5、小结:
①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②概括大意:从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又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体一天天_____。
四、学习第6段。
1、看课件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
(1)看课件理解“蚕山”。
(2)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五、学习第7段。
1、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3、指导朗读
,“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