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草原》教学设计(优质4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草原》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草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草原的美丽,并能够写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
教学重点:
1. 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 课文《草原》的复印件;
2. 彩色笔、纸和画笔;
3. 草原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草原图片或播放草原视频,引发学生对草原的兴趣,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草原吗?你们喜欢草原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Step 2:阅读理解(10分钟)
教师分发课文《草原》,让学生默读一遍,然后找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在纸上标出。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Step 3:朗读训练(10分钟)
教师将课文分成几个段落,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每个小组分别负责一个段落,要求学生流利地朗读,并注意语音语调。
Step 4:情感体验(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草原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草原的美丽,并表达自己对草原的感受。学生可以使用形容词、比喻等手法进行描述。
Step 5:创作活动(1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草原的作文。鼓励学生动手绘制一幅描绘草原的画,并配上自己的作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和范文,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Step 6:展示和评价(5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在班级内展示并相互欣赏。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草原》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草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草原的美丽,并能够写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
教学重点:
1. 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 课文《草原》的复印件;
2. 彩色笔、纸和画笔;
3. 草原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草原图片或播放草原视频,引发学生对草原的兴趣,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草原吗?你们喜欢草原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Step 2:阅读理解(10分钟)
教师分发课文《草原》,让学生默读一遍,然后找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在纸上标出。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Step 3:朗读训练(10分钟)
教师将课文分成几个段落,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每个小组分别负责一个段落,要求学生流利地朗读,并注意语音语调。
Step 4:情感体验(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草原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草原的美丽,并表达自己对草原的感受。学生可以使用形容词、比喻等手法进行描述。
Step 5:创作活动(1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草原的作文。鼓励学生动手绘制一幅描绘草原的画,并配上自己的作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和范文,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Step 6:展示和评价(5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在班级内展示并相互欣赏。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草原》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渲、勒等生字,明确文章分为风光和人情这两个部分,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草原风光的美丽,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两个主要描写方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草原风光的美丽,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关于草原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这样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顺势导入本课,跟随作者老舍一起走进美丽的草原。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提问引导:
1.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写草原的,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对草原进行具体描写的呢?梳理文章大意,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明确:本文从风光和人情两个方面展开描写。讲解生字“渲”字。板书:风光,人情,渲。
2.朗读感悟:在学生了解本文是围绕两个部分展开描写的之后,我会把全班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去朗读相应的段落,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赛读感悟:男女生比赛从文中选取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看看那组读得更有感情。
(三)深入研读
1.通过刚刚学生的朗读比赛,我们已经体会了草原的风光美,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草原,看看草原的风光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有什么不同?
明确:文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四面都有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2.这一句中说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么?
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羊群比喻为白色的大花。板书:比喻。
3.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渲染”“勾勒”体会画面感。
明确:草原风光的总特点是洋洋洒洒的,风过草原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绿色的中国画,而不是一幅描绘细致的工笔画,这里从侧面写出了草原的意境美。
4.设置承上启下的问题,在这样的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可爱的民族,他们对待客人是怎样的呢?请你找到关于“人情”描写的相关段落,勾画出草原人们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现。
明确:草原民族的热情,迎客、吃饭、饭后载歌载舞。
5.客人与草原民族的语言是不相通的,我们为什么能如一家人一般其乐融融呢?
明确:草原人们的热情,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6.全班朗诵文中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明确:体会作者分别时的心情,总结全文。
(四)拓展延伸
搜集与蒙古族相关的资料,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五)小结作业
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并且为你的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小学五年级语文《草原》教学设计 篇四
设计思想
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要加强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设计时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草原的美丽,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悟中生情,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初步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课堂上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教学难点
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轻松掌握生字、检查把课文读生动、读流利。
2、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让学生了解草原。
3、利用榜样示范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名胜举不胜举,那居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西湖,无不令我们神往,而那辽阔的草原更是个景色迷人的`地方,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范读,出示多媒体课件。(草原美丽风光的图画)
你们想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吗?下面让老师带着同学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美丽的大草原吧!
(草原离学生太遥远了,教师配上美丽的多媒体图画,抒情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的美,为理解课文作好了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认真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向同桌或查字典解决。
2、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理解课文要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所以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真正地做到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同桌互相每人读一自然段,检查字音读正确与否,读得流不流利。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学生更有兴趣,检查的力度更高,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
四、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理解重点的词语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随文识字的方法,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更容易理解,而且没那么枯燥。)
五、写生字
1、请学生在黑板上范写两个容易写错的“涩”。
2、学生写生字。(描红、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3、学生对照书本自己评析、同桌互相评析,推荐写得好的让大家欣赏,说明推荐的理由。
(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激发学生写字的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去自纠自查,共同进步。)
六、质疑、总结
(“学贵有疑”,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阅读也不例外,如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板书设计:
风光美
16、草原
人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