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教学设计【实用3篇】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篇一

【引言】

《虽有嘉肴》是一首古代诗歌,通过描绘美味佳肴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将以这首诗歌为素材,设计一堂以美食为主题的语文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美食的地位和意义。

2. 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3. 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描述技巧,创作自己的美食诗歌。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中国传统美食的图片和介绍美食的地位,引起学生对美食的兴趣。

2. 欣赏诗歌

播放《虽有嘉肴》的朗读音频或现场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同时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3. 诗歌解读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方式。可以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情感。

4. 创作美食诗歌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美食的感受和想象,创作自己的美食诗歌。可以提供一些词语或句子作为启示,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5. 朗读和分享

让学生朗读自己的诗歌,并与同学分享。可以设置小组分享或全班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创作被他人欣赏和认可的喜悦。

6. 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包括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的体验。可以提问学生对美食和诗歌的看法有没有发生变化,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否有所加深。

【教学扩展】

1. 可以邀请一位专业厨师或美食家来学校进行讲座,介绍中国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2.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菜市场或美食节,亲身感受中国传统美食的魅力。

3. 可以将学生的美食诗歌制作成诗集,并选择一些诗歌进行校内或校际的展览。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篇二

【引言】

《虽有嘉肴》是一首描写美食的古代诗歌,通过对美食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将以这首诗歌为素材,设计一堂以美食为主题的艺术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传统美食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 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能够运用水彩画的技巧,创作表达美食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中国传统美食的图片和介绍美食的地位,引起学生对美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爱的美食,并引导学生思考美食与艺术之间的联系。

2. 欣赏诗歌

播放《虽有嘉肴》的朗读音频或现场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3. 水彩画技法讲解

介绍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如色彩的运用、水墨的渲染、笔触的运动等。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4. 创作美食水彩画

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美食,用水彩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提供一些样例或图片作为参考,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5. 作品展示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分享。可以设置小组展示或全班展示,让学生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6. 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包括对水彩画技法的理解和创作的体验。可以提问学生对美食和艺术的看法有没有发生变化,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否有所加深。

【教学扩展】

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美食水彩画比赛,选出最具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进行展览和奖励。

2. 可以组织学生到美食街或美食节进行实地写生和创作,让学生感受到美食与艺术的结合。

3. 可以邀请一位水彩画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彩画的艺术魅力。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篇三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过程】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

  明确:《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堂学习

  一、预习反馈

  4.交流课前预习第1题,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5.检查、矫正课前预习第2题,正确认读字音。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6.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明确: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7.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8.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理解难懂的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9.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佳肴虽:佳: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

  (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

  (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

  明确:

  (1)虽:即使;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

  (2)食:吃;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

  (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

  (6)长:促进。

  (7)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11.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矫正。

  三、合作研讨,把握内容

  12.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明确: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13.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明确: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四、拓展延伸,启迪智慧

  14.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5.背诵课文。

  16.完成课后练习。

相关文章

课文鲸教学设计(优秀3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初步了解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3、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领悟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教学...
教学资料2015-09-08
课文鲸教学设计(优秀3篇)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实用6篇】

一下是小编整理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Development Application of Web-Based Cour...
教学资料2018-02-05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实用6篇】

《精卫填海》的优秀教学设计(精简3篇)

一、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表演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3、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教学资料2011-09-09
《精卫填海》的优秀教学设计(精简3篇)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个误区【精彩3篇】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诚然,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直观、高效等特点,给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
教学资料2015-04-08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个误区【精彩3篇】

《猴子种果树》优秀教学实录【精选3篇】

今天学习《猴子种果树》一课。这个小故事很浅显,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猴子为什么到最后什么也没有种成的原因:一是没有主见,二是没有耐心。到这好像已经可以了,可是我却觉得还不够。我觉得能从这个故事中学到更多的...
教学资料2014-01-07
《猴子种果树》优秀教学实录【精选3篇】

《西门豹》教学课程实录(优选3篇)

他在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勇于教改实践,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全国有口皆碑。他的课开放而有活力,创设了他本人所提倡的享受教学、享受学习的教学情境,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
教学资料2014-04-02
《西门豹》教学课程实录(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