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五年级语文《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游园不值》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能够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理解《游园不值》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书籍《游园不值》、课件、PPT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故事《游园不值》。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引入《游园不值》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15分钟)
教师通过课堂朗读,让学生听故事《游园不值》,并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的细节和情感变化。
3. 小组合作(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游园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 思辨演练(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思辨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思考能力进行回答和讨论。例如: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对待游园的经历?为什么?这样的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5.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含义,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6.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讨其他类似主题的文学作品,如何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听故事、小组合作和思辨演练等环节中,能够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思考《游园不值》中所传递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五年级语文《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游园不值》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理解《游园不值》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书籍《游园不值》、课件、PPT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故事《游园不值》。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引入《游园不值》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15分钟)
教师通过课堂朗读,让学生听故事《游园不值》,并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的细节和情感变化。
3. 分析讨论(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含义,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 写作练习(2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写一篇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短文。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观察,思考并表达对人生的看法。
5. 互评交流(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交流,让学生互相阅读和评价自己的作文,并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含义,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听故事、分析讨论和写作练习等环节中,能够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思考《游园不值》中所传递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通过互评和交流环节,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启发和反思。
五年级语文《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三
1、学习《游园不值》这首古诗。
2、学会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5、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设计理念:
破古诗死记硬背呆板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体味古诗内容;文题勾联,感悟诗人情感。
教学准备:
自己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世人都用饱含深情的诗句赞美春天。谁能背诵一些有关春的诗句?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
(二)复习学古诗的方法
1、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四步法”吗》?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
2、今天,我们就用这“四步法”来学习古诗。
(三)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感悟诗情
1、释诗题。
值———遇到。
《游园不值》是说作者叶绍翁到老朋友家的院子里去欣赏春天的景色,但是没有遇到主人。
2、知诗人。
叶绍翁:南宋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诗以七绝著称,有《四朝问见录》、《靖逸小集》。
3、初读指导。
(1)自渎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
看图片,说说什么是柴扉,什么是苍苔。
柴扉——柴门
苍苔——长得非常繁茂的绿色的苔藓。
(2)标出停顿的符号,有感情的读诗句。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4、理解诗句的含义。
(1)读诗句,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
小扣:轻轻的敲门。
屐齿:木鞋底下的横木条。
(2)深入体会:你觉得诗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怜”在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苍苔”的爱惜。
“扣”不同于“敲”,写出了作者对园主人非常有礼貌。
“关不住”写出了红杏的勃勃生机。
(3)说说诗句的意思。
莫非是(主人)怕木屐踩坏了他的青苔?我轻轻敲着柴门,却久久不见有人来开门。这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早已伸出了围墙外。
5、悟诗情。
(1)体会前两行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读诗的后两句,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3)创设情景(看图画,听音乐)
假设你就是叶绍翁,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你来朗诵这首诗,体会这种情感。
(4)拓展:假如你就是红杏,你想说些什么呢?假如你是叶绍翁,你想对红杏说些什么呢?
6、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只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那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四)配乐朗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