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试讲教案模板(精彩6篇)
高中数学试讲教案模板 篇一
标题:高中数学试讲教案模板
简介:本篇教案模板适用于高中数学试讲,旨在帮助教师规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学生学习情况。教案模板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等几个部分,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试讲教学。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知识点的概念、性质和运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
本次试讲教学内容为某一具体的数学知识点,例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入相关实例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解释:介绍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象特点,并通过举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3. 理解与运用:通过具体的计算和运用题目,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运用方法和解题技巧。
4. 总结与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并进行小结。
5.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解题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问和让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评估方法:
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估: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3. 小组评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评估学生之间的合作情况和学习效果。
结语:本篇教案模板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试讲教学框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
高中数学试讲教案模板 篇二
标题:高中数学试讲教案模板
简介:本篇教案模板适用于高中数学试讲,旨在帮助教师规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学生学习情况。教案模板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等几个部分,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试讲教学。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知识点的概念、性质和运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
本次试讲教学内容为某一具体的数学知识点,例如三角函数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入相关实例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解释: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领域,并通过举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3. 理解与运用:通过具体的计算和运用题目,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运用方法和解题技巧。
4. 总结与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并进行小结。
5.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解题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问和让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评估方法:
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估: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3. 小组评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评估学生之间的合作情况和学习效果。
结语:本篇教案模板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试讲教学框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
高中数学试讲教案模板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流程图的选择结构这种基本逻辑结构.
2.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3. 能运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
1.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流程图的感知.
2.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图的画法和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其中(单位:)为行李的重量.
试给出计算费用(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二、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 算法为:
输入行李的重量;
如果,那么,
否则;
输出行李的重量和运费.
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10页图1-2-6.
在上述计费过程中,第二步进行了判断.
三、建构数学
1.选择结构的概念:
(1)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
(2)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
如图:虚线框内是一个选择结构,它包含一个判断框,当条件成立(或称条件为“真”)时执行,否则执行.
2.说明:
(1)有些问题需要按给定的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按判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这类问题的实现就要用到选择结构的设计;
(2)选择结构也称为分支结构或选取结构,它要先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再由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两条分支路径中的某一条;
(3)在上图的选择结构中,只能执行和之一,不可能既执行,又执行,但或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
(4)流程图图框的形状要规范,判断框必须画成菱形,它有一个进入点和两个退出点.
3.思考:教材第7页图所示的算法中,哪一步进行了判断?
高中数学试讲教案模板 篇四
一、单元教学内容
(1)算法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算法的基本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循环语句
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中学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算法的基本概念 3课时
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结构 5课时
3、算法的基本语句 2课时
四、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斌值、条件、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五、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算法的含义 (2)掌握算法的基本结构 (3)会用算法语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程序框图 (2)变量与赋值 (3)循环结构 (4)算法设计
六、单元总体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辅以观察法、发现法、练习法、讲解法。采用这些方法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能力不是很强,只能通过对实例的认真领会及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本节知识。
七、单元展开方式与特点
1、展开方式
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算法语句
2、特点
(1)螺旋上升 分层递进 (2)整合渗透 前呼后应 (3)三线合一 横向贯通 (4)弹性处理 多样选择
八、单元教学过程分析
1. 算法基本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喝茶,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2.算法的流程图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语言的区别;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会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3. 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过程分析
经历将具体生活中问题的流程图转化为程序语言的过程,理解表示的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基本算法语句表达算法,
4.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九、单元评价设想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对用集
合语言描述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满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否体会集合语言准确、简洁的特征;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在本章(节)及今后学习中,让学生集中学习算法的初步知识,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结构、基本语句、基本思想等。算法思想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部分,在其他相关部分还将进一步学习算法
高中数学试讲教案模板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
(2)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
(2)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2.教学用具:实物模型、三角板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你能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二)实践动手作图
1.讲台上放球、长方体实物,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教师巡视,学生画完后可交流结果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用类比方法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1)画出球放在长方体上的三视图
(2)画出矿泉水瓶(实物放在桌面上)的三视图
学生画完后,可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并与同学交流,总结自己的作图心得。
作三视图之前应当细心观察,认识了它的基本结构特征后,再动手作图。
3.三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1)投影出示图片(课本P10,图1.2-3)
请同学们思考图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什么?
(2)你能画出圆台的三视图吗?
(3)三视图对于认识空间几何体有何作用?你有何体会?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然后让学生发表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4.请同学们画出1.2-4中其他物体表示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2练习1、2P18习题1.2A组1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课外练习
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2.自己制作一个上、下底面都是相似的正三角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的棱台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高中数学试讲教案模板 篇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与区间角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教学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