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推荐6篇】

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 篇一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中国现代作家陈忠实的自传体小说,通过描写陈忠实童年时代生活在湖北乡村的经历,展现了一个即将消失的山村的生活面貌。本教案将从文本分析、阅读指导和写作训练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文本分析

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分析小说的结构、主题和人物形象等要素。

2.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如细节描写、对比描写和象征意义等,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阅读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如乡村生活的变迁、家庭的团结和亲情的力量等,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讨论。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让学生自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三、写作训练

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设计写作练习,如描述主人公陈忠实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经历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讨论和修改,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 篇二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中国现代作家陈忠实的自传体小说,通过描写陈忠实童年时代生活在湖北乡村的经历,展现了一个即将消失的山村的生活面貌。本教案将通过情感教育、文化研究和写作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深入体验小说中的情感世界,理解乡村文化的价值,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情感教育

1. 教师通过情感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对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与小说中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共鸣,促进学生情感交流和情感认知的提升。

二、文化研究

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湖北乡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小组研究和报告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中所描绘的乡村生活的真实性。

2. 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写作实践

1. 教师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手法,设计写作实践活动,如仿写、写作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展示和评价,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小说中的情感世界,理解乡村文化的价值,并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通过情感教育和文化研究的融合,学生也能够提高情感认知和跨文化理解的能力。

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课前预习)

  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联系语境对文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课堂体悟)

  3.让学生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课外延伸)

  教学重难点:

  1.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法学法:

  作为一篇散文,反复诵读是增加积累、加深体悟、进入作者感情世界的一条捷径。为此,本文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粗读—精读—研读”的品读鉴赏法,以读代讲,以读促思。

  学法:

  采取“总——分——总”交替推进的教学步骤实施教学,采用自主设疑、合作研讨、共同探究方式进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冯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二、了解作者,积累文学知识。

  1.让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他们对作者的了解。

  2.老师以资料投影展示方式再作整合补充,以便学生对作者有一个相对完整清晰的认识。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汉园诗人李广田也曾说:冯至先生的散文,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三、文本研习:

  1.粗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读”(目的是培养语感,让学生熟悉内容,为后面的质疑探究打基础)

  老师引导: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声朗读这篇文章。

  (2)“疑”(提出问题,展示在投影幕上,让学生带着问题熟悉课文)

  老师引导:本文侧重于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解读的着眼点应放在结合以下几个问题思考,进而理清文章思路,为探究文本的精髓作铺垫。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的同时,就能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A作者猜想山村隐藏兴哀史的依据是什么?

  B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C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

  (3)“谈”(学生就读后所感交流、质疑)

  分两步:A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B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再由老师根据文本的写作旨趣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板书备用。

  2、精读局部,鉴赏品味(该课教学重心,采用教师示范鉴赏与个性鉴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让学生反复诵读他们认为需要探究的文章内容。

  (2)教师示范鉴赏第5节

  关键点:描绘眼前小溪——想像曾养育昔日的人们——感悟人类声息相通。

  (3)启发思考:文章以下各节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随机点拨评价,达到师生互动目的。)

  明确:第6节由小草感悟到生命的宁静之美;

  第7节由彩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第8节由有加利树感悟到生命的渺小;

  第9节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

  第10节由鹿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

  (4)进一步探究:作者的描述或抒怀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在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起珍爱自然的情感,真正达到怡情悦性。)

  (5)怎样理解文末一段?

  明确:是文章的点晴之笔,概括了对自然的总体感悟—①自然滋养人类,②生命跨越时空,声息相通。

  3、研读文章,升华认识(在精读的基础上探寻文题的深刻寓意。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进行交流,教师注重相关内容的联系,巧妙点拨。引领时要注意问题的分解及问题设计的梯度。)

  (1)怎么理解文末“风雨如晦的时刻”这一句话的内涵?

  明确:“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1942年,也是一个浩劫的年代。作者的感悟带

  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

  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2)作者引用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中的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有何巧妙之处?一棵小小的鼠曲草、一些彩菌各承载了作者哪些丰富的联想?能够跨越历史时空的,除了看得见的自然事物,还有哪些是看不见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作者在这个山林所体验到的,让他们思考作者所思考到的,比如关于生存的意义的话题:生死、病苦、兴亡,等等。)

  4、仔细琢磨,领会冯至散文的特色

  投影展示: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冯至:“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

  老师陈述: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你认为精彩的语言,然后组织研讨交流。

  (引领学生研讨时,主要突出“明净、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这一特点)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小结

  (老师引导)作者曾说过:“人不能为了无谓的喧嚣,而忘却生命的根蒂,要在寂寞中,在对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人生的意义。”我们学习完本文,要理解文章寄予的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2、作业

  [表达与交流]组织一次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活动,在活动中领悟自然之美,并表述这些感受。

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山村》是一首有趣的数字诗,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学习“─、│”两个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十”。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

  2、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

  3、认识、会写笔画横、竖,知道字的笔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互帮互学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汉字,写汉字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正确书写笔画、学习笔顺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书、本、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投影片)(投影片同书上插图)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生:图上的花美。远处的山美。山上的小亭子很美。山下的很多小房子很漂亮?)

  2、大家说的真好!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叫邵雍的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山村”。(板书课题:山村)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遍这首诗。(范读)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请举手的学生模仿着跟着读)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不会的小朋友认真听别人是怎样读的。

  2、通过你的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字,到投影前指着

  字带大家读。

  3、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都读的好,就互相奖励一个小星星。

  4、谁觉得自己读的好,想读给大家听?(指名2—3人读)谁来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读的挺有诗意的。我觉得他们读的声音很宏亮?)

  谁会背这首古诗?(自己背,同桌互相背。请一个同学背。)你怎么背的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我按照十个数字的顺序背。)

  5、在大家背诗的时候,淘气的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卡二六七八九十花村)(学生抢着读)

  6、(做照镜子的游戏)老师说生字,小朋友们举生字卡片,互相看看对不对。(鼓励学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表:一二三十)这四个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要想写好这几个字,先要学习两个笔画:“─、│”。谁知道这两个笔画怎样写?(生:“─”从左边向右边写。“│”从上往下写。)(课件演示笔画写的过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学生练习写)

  反馈,把学生写的拿到投影上,评一评谁写的好,说说怎么好?(生:写的工整。干净?)

  再写一个,同桌互相看看,写的好奖励一个小星星。

  2、出示:“二”。同桌互相说说“二”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写第一个短一点的横,再写第二个长一点的横,先上后下)(课件演示写的过程)

  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第一横在上半格的中间,第二横在下半格的中间)老师范写,学生练习写。评议。

  3、出示:“十”。同桌互相说说“十”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横后竖)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横写在横中线,竖写在竖中线上)

  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四、小结,学生谈感受。

  (生:老师,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想伴随着音乐读一遍。)全班配乐朗读。

  五、拓展阅读

  《咏雪诗》 《四和十》

  一片二片三四片,四是四,十是十。 五六七八九十片。十四是十四, 千片万片无数片,四十是四十。

  飞入芦花总不见。谁说十四是四十,

  谁的舌头伸不直。

  谁说四十是十四,

  就让谁读十四遍。

  六、易考易错题(连 线)。

  Tián jǐtǔlǐbā rù jiǔqù

  八入九几 土去田 里

  七、堂清检测(选择正确读音画√)。

  三 (shān sān) 四 (sì shì)

  山 (shān sān) 十 (shísí )

  一 ( yīī ) 五 (wǔ ǔ )

  板书设计

  山 村

  ─ 一 二 三

  │ 十

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3、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前提诊测:

  (1)读生字说词语

  坡结满苹楼鸭图

  (2)拼读认读字:梨

  二、导入过程:这位小作者的家住在小山村,他邀请同学们去他的家乡参观,你们想不想去呀?好!那我们就一起去“小山村”吧!

  大屏幕打出课题:21、小山村(齐读课题)

  老师:小山村的景色什么样?那里到底有多美呢?看课文吧!(打开课文)

  三、学习新课:

  1、初步感知:

  (1)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再读:轻轻地读课文,要读通顺。看看作者打算向我们介绍小山村哪些地方的景色?(小组里读一读、讨论)

  板书:山坡上、山脚下、村边、村前。

  2、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段,问: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我们跟随作者去山坡上看风景,请你找到这段读读,山坡上有什么?(大屏幕:山坡上)

  “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怎样读让别人感觉出它们的颜色?(练习后,指名读)注意轻声“上”、“的”的读法。

  (3)离开山坡,我们又来到山脚下,那里有什么?请你找到读读。(大屏幕:山脚下)

  指导朗读:表达出“一排排”“新”的语气。课文接着写哪?村边有什么?(大屏幕:村边,学校)指导朗读。

  完整地朗读第3自然段。

  (4)我们又和小作者来到村前,请你找到这段读读,告诉老师知道了什么?(指名读,其他同学想象。)

  大屏幕:小河、小鸭自读:看谁读得美(指名展示)

  (5)通过我们对小山村的山坡上、山脚下、村前的参观,你们觉得小山村怎样?那么我们就一起夸夸小山村吧!(齐读第5自然段)

  4.老师:

  (1)假如你家住在小山村,你的心这种心情读课文吧!

  (2)请5名同学接段配音朗读。

  (3)集体朗读

  5、我们要离开小山村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6、小作者给我们准备了他家乡的特产要送给我们,但他有个要求,为了让同学们记住小山村,希望同学们把这课背下来,现在大家自由练习背诵吧!

  (1)请几名同学背诵课文。

  (2)请一个小组的同学看图背诵课文

  (奖励苹果和梨)

  四、练习

  (1)连一连,读一读

  红红的

  梨

  黄黄的

  苹果

  清清的

  小鸭

  白白的

  河水

  (2)把句子补充完整

  山坡上()。

  五、课后延伸:画一画你心中的小山村。

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教具: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一个地方,那里特别美,你们想去感 受一下吗? 马上打开语文书90页,让我们走进课文当中去感受这个地方 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借助音节把字音读准确,不丢字、不加字,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检查所标自然段的序号是否正确。

  (3)指名分段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别人问你住在哪儿,你怎样回答?

  2、自由读2、3、4、自然段,用“——”画出小山村里有什么?什么样子?你最喜欢什么,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说出你知道小山村里有什么?

  出示填空:山坡上有( );山脚下有( );村前有( );河里有( )。

  4、出示投影:比较辨析,指导朗读。

  树上有苹果,梨。 树上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村前有一条小河,在绿绿的水面上,游着白白的小鸭。你喜欢哪句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这句话?

  5、啊,多美的图画,多美的小山村,你怎样读课文呢?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四、归纳总结:

  小山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读出来。

  五、指导书写“村”。

  说一说你是怎样记得?观察田字格中的写法。 指导熟字加偏旁,左右结构,注意左右避让。

  六、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相关文章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经典6篇)

导语: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语文课外阅...
教案大全2016-09-05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经典6篇)

小学生安全教育优秀教案(精彩3篇)

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安全教育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认识各...
教案大全2015-05-06
小学生安全教育优秀教案(精彩3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实用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教案大全2011-09-09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实用6篇】

《邓稼先》教案设计第一教时(通用3篇)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 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
教案大全2015-09-08
《邓稼先》教案设计第一教时(通用3篇)

《离骚》备课教案(优质3篇)

一、课文悟读 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其英名和诗作千古流芳、万代传诵。其人、其文同在中国和世界人格和文学的境地树立起令人敬仰的巍峨丰碑。其抒发...
教案大全2017-09-05
《离骚》备课教案(优质3篇)

小学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精简3篇)

小学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 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天鹅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用自己的...
教案大全2019-07-07
小学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