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虽有嘉肴》教案设计【优选3篇】
七上语文《虽有嘉肴》教案设计 篇一
标题:《虽有嘉肴》教案设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导入:
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中国传统美食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吃哪些传统美食?它们有什么独特之处?
感知:
1. 学生观看视频《中国美食》,了解中国传统美食的种类和特点,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2. 学生自行收集本地特色美食的图片或资料,与同学分享并描述其特点。
理解:
1. 导入《虽有嘉肴》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标题,并预测课文内容。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虽有嘉肴》中描写的传统美食。
3. 学生回答问题:《虽有嘉肴》中的美食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运用:
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虽有嘉肴》中的人物,讨论并展示美食的制作过程。
2. 学生编写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传统美食,并阐述其独特之处。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所了解的传统美食,并交流对传统美食的看法。
拓展:
1. 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介绍中国传统美食的文章,并进行朗读和分享。
2.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其他国家的传统美食,并与中国传统美食进行比较。
3.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设计传统美食展览,展示各自收集到的传统美食图片和资料。
总结:
1. 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总结《虽有嘉肴》中描写的传统美食的特点。
2. 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传统美食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展望:
1. 学生自主学习其他与传统美食相关的课文,拓宽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策划并制作传统美食制作的视频或照片集,分享给全班同学。
七上语文《虽有嘉肴》教案设计 篇二
标题:《虽有嘉肴》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自信心
导入:
1. 利用图片展示各种美食,引发学生对美食的兴趣,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美食除了好吃,还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感知:
1. 学生观看视频《中国传统美食》,了解中国传统美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并进行讨论。
2. 学生自主收集本地特色美食的图片或资料,与同学分享,并描述其文化特点。
理解:
1. 导入《虽有嘉肴》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标题,并预测课文内容。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虽有嘉肴》中描写的传统美食,并分析其文化背景。
3. 学生回答问题:《虽有嘉肴》中的美食有哪些?它们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运用:
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传统美食与文化的关系,并展示各自的观点。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设计传统美食展览,展示各自收集到的传统美食图片和资料,并配以文化解读。
3.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制作传统美食制作的手抄报或PPT,展示给全班同学。
拓展:
1. 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介绍中国传统美食的文章,并进行朗读和分享。
2.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其他国家的传统美食,并与中国传统美食进行比较。
3.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策划并制作传统美食制作的视频或照片集,分享给全班同学。
总结:
1. 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总结《虽有嘉肴》中描写的传统美食的文化内涵。
2. 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传统美食与文化的关系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展望:
1. 学生自主学习其他与传统美食相关的课文,深入了解传统美食的文化背景。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策划并制作传统美食文化展示,与其他班级或学校进行交流与分享。
七上语文《虽有嘉肴》教案设计 篇三
七上语文《虽有嘉肴》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把重要的字词及解释积累在下面。
3.读课文2遍,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
3、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教师指导:
三、当堂达标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 )自强.( ) 兑命( )学学半( )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虽有嘉肴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4)不知其善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6)教然后知困
(7)然后能自反 (8)然后能自强
(9)教学相长 (10)此之谓乎其
3.古今异义。
(1)虽有佳肴 古义: 今义:
(2)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 今义:
(3)教然后知困 古义 : 今义:
(4)学学半 古义: 今义:
4.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与《 》《 》合称“三礼”。 《礼记》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 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 的记述,又有 的论述。
5. 翻译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二)阅读理解
今之教者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注 本文选自《学记》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及:
(2)其施之也悖 悖:
(3)其去之必速 去:
(4)教之不刑 刑:
2.翻译句子
(1)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
(2)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3.写这篇文章扥目的是什么?
教师讲评:
四、课后巩固
背诵默写课文,并能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学以致用。
相关教学:《风雨》教案
以上内容由京翰教育一对一辅导整理编辑--针对全国中小学开设课外辅导班,辅导孩子提高学
习成绩,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成长,辅佐老师更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