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其二教学设计【推荐3篇】

《马嵬》其二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嵬》其二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情节和人物角色。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根据所读的内容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马嵬》其二的故事文本和相关课件。

2.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马嵬》其二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马嵬》其二的故事文本,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人物角色。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如: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3.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角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创作:学生根据《马嵬》其二的故事情节,进行作文创作。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指导,如:写一篇关于故事中某个人物的心情日记,或者写一篇自己对故事情节的改编等。

5.分享: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分享给全班同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评选,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教学延伸: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角色。

2.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和解读《马嵬》其二的意义和内涵。

评价方法: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包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人物角色的描写。

《马嵬》其二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嵬》其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艺术形式。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马嵬》其二的文本和相关课件。

2.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马嵬》其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文本分析:学生阅读《马嵬》其二的文本,分析其中的思想和艺术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何特点?作品中表达了哪些思想和情感?作者通过什么手法表达这些思想和情感?

3.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和同桌讨论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写作:学生根据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进行写作。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指导,如:写一篇对作品的批评文章,或者写一篇对作品的赏析等。

5.分享: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文章分享给全班同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章评选,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教学延伸:

1.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其他与《马嵬》其二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拓展阅读和思考的范围。

2.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马嵬》其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评价方法: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评价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包括对作品思想和艺术形式的分析和评价。

《马嵬》其二教学设计 篇三

关于《马嵬》其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嵬》其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体会李商隐政治讽刺诗风格

  2、学习本诗叙事、表现等手法

  3、理解本诗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难点】

  1、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

  2、诗歌蕴涵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新,是科学的灵魂,亦是文学创作的灵魂,李商隐《马嵬》诗在叙事立意都极具特色。

  二、写作背景介绍

  参见课文注解,但要明确马嵬事变内容

  三、疏通诗意

  1、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2、解释重点词语。

  更:还有;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笑:嘲笑;如何:为什么

  四、诗歌欣赏

  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问1: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问2: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问3:“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问4: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问5: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对比

  3、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问1: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问2: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4、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问1: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

  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问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

  5、小结上面讲内容的过程,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倒叙,从整体上倒叙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倒叙突出因果

  五、对比、倒叙和讥讽都是本诗的特点,请同学们当堂诵读并背诵全诗,领会其特点

  【板书】

  马嵬(其二)

  玄宗之悲(荒诞)

  马嵬之变(对比)讥讽

  义山之叹(对比、反问)

相关文章

电脑美术的教案(通用3篇)

课题:第十三课 电脑美术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Windows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综合使用。2、"复制、粘贴"命令和对称图案的关系。3、试用Windows画图板上...
教案大全2018-06-03
电脑美术的教案(通用3篇)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经典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教案大全2011-07-07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经典5篇】

五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及评析【实用3篇】

内容提要 《金色的鱼钩》是任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的课文。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
教案大全2019-08-07
五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及评析【实用3篇】

高二语文《荷花淀》教案【推荐3篇】

教学基本要求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育点 ◇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体会小说的语言艺术特点 (2)能力训练点 ◇分角色精彩地朗读对话 ◇分析、体会几处极富表现力...
教案大全2014-05-06
高二语文《荷花淀》教案【推荐3篇】

小学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心理健康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起来...
教案大全2015-08-01
小学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琵琶行》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最新3篇】

《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
教案大全2019-09-01
《琵琶行》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最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