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逍遥游》教案(经典3篇)
高二语文《逍遥游》教案 篇一
《逍遥游》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游记体散文。本文通过描写作者逍遥自在地游历名山大川,表达了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心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逍遥游》这篇文章,帮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3.通过《逍遥游》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
1.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通过介绍陶渊明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让学生对他的创作背景和文学风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阅读和分析《逍遥游》,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义,并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个别指导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通过个别指导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个别指导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逍遥游》的理解程度、对陶渊明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高二语文《逍遥游》教案 篇二
《逍遥游》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一篇游记体散文。作者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自己逍遥自在的心境,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厌倦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这篇文章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通过文学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阅读和分析《逍遥游》,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义,并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个别指导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通过个别指导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个别指导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逍遥游》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和小组展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高二语文《逍遥游》教案 篇三
高二语文《逍遥游》教案
[自读导言]
一、自读要求:
(一)了解庄子及其作品、思想。
(二)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
(三)熟读课文,背诵的一段。
二、学习侧重点: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三)寓言体的特点。
(四)浪漫主义的奇丽色彩和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解说)本文是一篇想象奇特、对比鲜明、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寓言体文章,因此重点研究学习这些方面,对于了解庄子及其作品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借鉴、发挥与创造极有帮助,有利于我们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自读程序]
一、在教师简要交代作者及其作品、思想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地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二、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对自读时存在的问题、疑难进行针对性研究。
三、在研究的基础上分小组向教师质疑,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予以答疑。
四、强化性自读检测。
(解说)对于阅读课文,教师必须对学生放开手脚,训练和培养他们的自读习惯,提高他们利用教材本身和工具自我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师可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其合作精神和研究习惯。
[自读点拨]
一、庄子及其作品
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
庄子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我们仅能从《史记》和《庄子》中了解一点零碎的东西。他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庄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文笔汪洋态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善于虚构,十有八九是寓言作品。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变化,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人胜。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庄子的思想
庄子哲学是生命哲学。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因此,他的思考具有终极意义。那些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出发的批评家们必然缺乏与他对话的基础,更没有无端攻击他的权利。
人活着,这是第一个无可怀疑的存在论意义上的基本事实,没有比它更优先的。
人活着,是为了追求一个更幸福的生活,更欢乐的人生,这是最高目的,没有比它更重要了。
以这样一个事实为起点,以这样一个目的为旨归,庄子问:人,尤其是被抛在滔滔乱世中、作为个体的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创造生命。
上一章讲天道观,天道作为"大宗师",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全部思想的纲领。以下几章皆由此延展开拓出去,反过来又深化了这一主旨。
庄子说"有",但首先要认清人生的苦难和苦难的根源。既然苦酒是自己酿成的,还是要先尝一口。
这是个乱世。"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之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过,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庄子说,百年大木,被割开做成"牺尊",加以青黄之色的文饰,而不用的部分被弃于沟中,牺尊与弃木相比,美丑虽有差别,但从丧失本性来说是一样的。夏桀、盗跖与曾参、史鱼相
比,行为的好坏是有差别的,然而从丧失本性来说都是一样的。(《天地》)但这并不是说,善恶本身没有差别,而是说,相对于天道和天人合一的本性来说,这种对立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在"失性"上是一致的。有人认为道家鼓吹无恶不作与居仁行义一样自然,一样合理,其实是莫大的误解。
庄子接着说,丧失本性的表现有五种:一是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是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是五臭熏鼻,激扰嗅觉;四是五味浊口,败坏味觉;五是好恶迷乱人心,使性情浮动。这五者,都是生命的祸害。(《天地》)
那么,是不是五味浊口人就不该吃饭?五色乱目人就该做睁眼睛?五声乱耳就该掩耳盗铃?当然不是。五色未必乱目,但若失去本性,被五色所炫惑,那么当然心神摇荡,追逐美色去了。好恶未必乱心,但有好恶就必然有某种立场和先入之见,如果固执地坚守这种立场和由此而来的善恶正邪分别,那么要是它们不合天道的话,则必然带来恶果。
所以庄子批评主张纵欲的杨朱和主张禁欲的墨子,认为他们只是在欲望数量的增减上做文章,却没有考虑到二者都是不合人性的`,没有考虑到还有实质上的变化,即不追逐欲望而又不扼杀欲望的"无无"境界。换言之,假如有了良好的生活意识和合乎天道的本心,欲望是不可能困扰人生的。因此,所谓"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名言,其实是把人分裂为对立的两个方面,永远解决不了人生问题。庄子讽刺道,那些人好恶声色充塞心中,冠冕服饰拘束着身体,栅栏塞住了内心,绳索捆住了身体,眼看着在绳捆索缚中还自鸣得意。要是真有所得话,那么被反手缚绑的罪人、囚在兽栏中的虎豹,岂不是也可算作自得了?"(《天地》)
庄子既不是以己之昏昏而欲使人昭昭;也不是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派头。他知道对于天道,无论谁都应该敬畏,都不该太狂妄太自负,都不该固执于成见,师成心而自用,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否则,天道就被小的成就所遮蔽了,至言就被浮华之辞遮蔽了,儒家与墨家的争论就属此类,更何况一般人呢?
"小夫之知,离不开应酬交际,劳弊精神于浅陋琐事,却想普渡众生,引导万物,以达到太一形虚的境界。像这样,只是为宇宙形像所迷惑,劳累身体而无法认识太初之境。……悲哉乎!你们的心智拘泥在毫末小事上,怎么会知道大宁的境界呢?"(《列御寇》)
因此,人生并不必然痛苦,至乐、天乐也是可以获得的,这就看你怀着一颗什么样的心灵。
三、关于《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全文若即若离,疏而难分。为分析方便,权且分为三段。第一段从篇首至"圣人无名"。作者采用了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顺序,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事物形象地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上"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长寿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有所依赖,有所期待都是一样的,都是并不得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的。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已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是仍然"犹有所待",待于风,算不上逍遥游。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呢?庄子在本段的最后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无己"的"至人"。"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了。
他所想像的境界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除了庄子又有谁创造得出呢?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姑射山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的美丽形象,将那种境界人格化、具体化,使人明知其假,宁信其真。
把自己的缥缈幻想写得这样实在,这样美妙,除了庄子,恐怕也没有第二个人了。庄子随心所欲地想像出这些物事、境界,并非空言诳人,而是其构思匠心的必然体现。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暗示--以鹏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长寿暗示人生之短暂。
大鹏必须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难想见;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为、无己,在"无何有之乡"去作逍遥游!
其次是炽烈而隐蔽的情感。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庄子耽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
庄子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所以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无己";但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背后有深深的苦闷,虚幻的"无何有之乡"产生于对人间世的绝望,他追求着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他把"至人"的境界写得那样不可企及,其中不正隐约露出他追求逍遥而不可得的苦恼失望吗?他把那个"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神人写得那样美丽绝伦,其中不正燃烧着他那炽烈的、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之火吗?还有,他虽然提出应该"无己",物我不分,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由此可见他对智慧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可见这个一心要飞离人世的作者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会,而只是人生社会的黑暗和肮脏。这里还有必要提到大鹏这个形象。尽管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但是却义正辞严地驳斥了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用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了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无法逍遥的大鹏的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
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比较想像: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这种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四、简论《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其短者或二十多字,其长者或千余字;有些篇目全部由寓言排比而成,有些篇目干脆通篇就是一个寓言。如此大量采用寓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即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庄子》的寓言又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先秦其他作家如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的,但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说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为庄子本人所虚构而成,正如刘向所云,其"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
《庄子》寓言的独特性,还在于它的"多义性"。庄子在创造了如此大量、丰富多彩、变化多姿的艺术形式棗寓言之时,其寓意却是比较隐蔽、模糊的。他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而是靠那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这样,其寓言的寓意就变得多面、模糊,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一个寓言,需要读者再三体味,才能领悟其深层含义;或者同一寓言,不同的人读之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含蓄的"暗示"手法的运用,正与庄子"道"之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相吻合。这种寓言的背后,包藏的是无穷的万象,不尽的意蕴,让人能够捕捉一二却也难以全部领悟,因而也是增加它内涵的丰富和模糊的美。可以说,庄子在创造这些寓言时,本身所运用的,就是一种直觉的形象思维,因而也要靠读者的智慧加上灵悟的直觉才能通彻明察。所以单凭直接的、明白的逻辑理性,是无法全部理解体会到那种"神"和"道"的境界。正因为如此,历来对庄子寓言的解释,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