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春节庆祝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

2. 了解北京春节的现代化变化和创新。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

1. 传统习俗:

介绍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等。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传统的节日氛围。

2. 庆祝活动:

介绍北京春节期间的各种庆祝活动,如庙会、花市、舞龙舞狮等。通过观看视频和参观实地,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其中,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观看一段介绍北京春节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传统习俗:

展示一些与北京春节相关的图片和实物,介绍传统习俗的由来和意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个传统习俗,进行深入研究并分享给全班。

3. 庆祝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一个关于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视频,了解庙会、花市、舞龙舞狮等庆祝方式。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设计一个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庆祝活动,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

4. 总结:

通过小组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体验。引导学生思考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春节庆祝活动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的理解和描述。

3. 学生设计的庆祝活动方案的创意和合理性。

五、教学拓展:

1. 邀请当地社区的居民或春节庆祝活动的组织者来校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春节庆祝活动,亲身体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庆祝方式。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北京春节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庆祝活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又能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春节与文化交流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北京春节与其他地区春节的异同。

2. 了解春节在国际上的影响和传播。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春节的异同:

比较北京春节与其他省市的春节,了解各地春节的不同习俗和庆祝方式。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春节的特色和文化差异。

2. 春节的国际传播:

了解春节在国际上的影响和传播,如中国城的春节庆祝活动、国外媒体对春节的报道等。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相关文章,学生可以了解春节在不同国家的庆祝方式和文化交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观看一段介绍北京春节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春节的认知和兴趣。

2. 春节的异同: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地区的春节习俗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验。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各地春节的异同之处,并总结出共同的传统和特色。

3. 春节的国际传播:

组织学生观看一个关于春节在国际上的视频,了解春节在不同国家的庆祝方式和文化交流。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设计一个他们心目中的国际春节庆祝活动,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

4. 总结:

通过小组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体验。引导学生思考春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全球影响和意义。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不同地区春节习俗的了解和描述。

3. 学生设计的国际春节庆祝活动方案的创意和合理性。

五、教学拓展:

1. 邀请国际学生或外籍教师来校分享他们对春节的了解和体验。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国际春节庆祝活动,亲身体验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了解春节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又能增强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同时,通过了解春节的传播和影响,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风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浓浓的“年味”。其实,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嚼嚼这一独特的味道。提问:我们知道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春节的时期的几个重要日子活动。那么,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在文中详写的四天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腊八”这部分,现在大家来回忆一下:腊八的时候,人们做些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

  二、深入阅读,体会气氛。

  1、指导品读“除夕”,指名朗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闹。

  (2)抓“除非,万不得已,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3)指导学生感情读文

  2、指导品读“正月初一”。

  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

  (1)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

  (2)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你们春节拜年吗?说说你拜年的经历。

  (4)引导学生了解庙会时怎么回事?

  3、指导品读“元宵”。

  全班齐读,边读边画:

  (1)分别画出表示灯的数量多的词句,说说你表示灯的种类多的词句,体会人们对元宵节的热情。

  (2)如果你置身于这灯的海洋,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展示)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景读,结合生活体验,深入走进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民俗风情]

  二、拓展阅读,领悟表达特点:

  1、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2、引导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一是按时间顺序进行有条理的叙述:二是详略得当,详写春节中的高潮部分,略写其它部分;三是语言通俗,简练。)

  三、延伸谈话,了解风俗。

  1、师:北京的春节是很吸引人,但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吗?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2、启发思考:我们所了解到的这些春节风俗今天是否依然广泛存在?你觉得现在过年的氛围浓吗?说说你的感想。

  四、作业

  小练笔: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的实际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3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讲的什么。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

  散文。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完成“初显身手”。

  学生讲自己查资料了解的情况。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顺序。

  ⑵、出示13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矩蒜醋假夕鞭戚逛驴恰盏预吉

  (请每组2、4号同学起立教读)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

  规矩大蒜香醋放假除夕鞭炮亲戚逛街恰好几百盏灯预示吉祥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老北京的春节怎样”用一个词来概括。

  ⑵、指名接读。

  ⑶、齐读课文,分组讨论:

  老北京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哪些日子是最热闹的?勾出这些日子来。

  ⑷、齐读课文4—6自然段,谁用一名话概括这部分内容。

  ⑸、接读1—3自然段,谁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

  ⑹、齐读1—3自然段。

  ⑺、齐读7自然段。

  ⑻、朗读全文。

  ⑼、分小组学生谈自己家乡过年的情景。

  三、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开始(腊月初)

  除夕

  老北京的春节初一高潮

  元宵

  结束(正月初十九)

  五、教学后记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领悟民俗文化的教前丰富内涵。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

  重难点:

  品味老舍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

  教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交流关于春节的资料。

  2、教师小结。

  3、默读课文

  预设一: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写了那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动?

  5、文章按什么顺序为我们介绍北京春节?

  学情预设:学生的回答有可能不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6、快速浏览全文,按照年前,过年,年后找出相应段落。

  二、学文

  1、自由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年前的北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来概括。

  2、把让你感到人们忙碌的地方画下来、

  3、交流

  4、知道朗读

  5、从文章第一部分,你了解到那些习俗?

  6、联系生活谈谈你在春节前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

  三、生齐读第二部分

  预设二

  1、过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过年时重点写了那几个日子?同事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

  3、除夕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那时一番怎样的景象?

  4、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师小结:除夕是一种喜庆,团圆的热闹。

  初一

  1、指名读第九自然段

  初一全城都在休息,人们都在干什么?

  2、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拜年经历。

  3、师小结:

  生观看庙会图,理解什么是庙会。

  4、师总结并出示:初一悠闲快乐

  5、指导朗读

  正月十五

  预设三:

  1、“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次前,什么时候出现过高潮?

  2、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什么?

  3、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一浪高过一浪,正月十五的热闹表现在哪?自由读11——12自然段。

  4、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谈体会并指导朗读。

  学情预设:学生有可能不按文章先后顺序去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酌情学习。

  5、出示灯展图

  6、除了这么多美丽的灯,还有什么?

  总结十五灯火美丽

  7、齐读11——12自然段。

  四、师导读13自然段

  过了元宵节,天气转暖,老北京的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喜庆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五、引读领悟写法

  六、布置作业

  1、自主阅读课后阅读联接中的短文,比较同是过年,这三篇习作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通过三篇习作的对比,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 篇六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喜庆。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重点:

  感受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及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今年的春节你们是怎么过的?(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走进他童年时代的北京,看看那个时代的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

  2、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回答)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精读课文,了解风俗。

  1、再次读课文中印象深的有关段落。同位交流,为什么印象深?

  2、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腊八:

  1)怎样描写腊八粥,腊八蒜的?

  2)这样写说明什么?

  除夕:

  1)印象是什么?从哪儿能看出真热闹?

  2)除夕有什么风俗?

  3)指导朗读。

  正月初一:

  1)除夕是热闹的,喜庆的,而正月初一与除夕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2)解释截然不同、

  3)了解正月初一的风俗习惯。

  正月十五:

  1)认真读11、12自然段,从中体会到什么?

  2)具体说说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3)说说我们这儿的元宵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4)指导朗读。

  3、除了这些日子,作者还提到了哪些日子的活动?(出示童谣)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详略得当的写法。

  2、阅读链接《过年》,与本文比较,突出写法。

  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讲究的是火爆,热闹,祥和,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课后写下来。

  教学反思:

  要想使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我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我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我的学生,大家学得很投入。不足之处是我没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学生读的质量不高。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

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二)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

  2、搜集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目标要求: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写作的顺序。

  4、了解老北京春节前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激发兴趣

  (一)

  1、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来历的资料。

  2、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

  (二)出示北京春节童谣,导入课文

  1、齐读童谣。

  相关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导入课文。

  师:这就是北京的春节的写照。很有特色是吧,也想到北京去过个春节是吧。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3、认识作者:老舍(l899.2.3—1966.8.24),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

  二、整体感知,理清过程,了解写作顺序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2、北京的春节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二)反馈检查:

  1、学习生词,指导书写。

  2、解决疑难。

  3、交流对北京春节的感受。

  (三)浏览课文,理清顺序。

  1、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

  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将北京的风俗写清楚的?(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或是以春节的过程为线索))。

  3、思考2:本文选取和组织了哪些材料?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上年货儿童放假新年的“彩排”除夕以前除夕元旦光景初六开张元宵)

  3、学生汇报。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5、完成表格

  三、品读感悟,细赏风俗,体味特色文化

  1、品读“腊八”

  (1)学生汇报表格填写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感受风俗特色,领悟作者语言的特点。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A换词理解“农业展览会”。

  B联系腊八粥的材料理解“农业展览会”,体会老舍语言的朴素与幽默。C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腊八粥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独具北京传统的一种文化。

  ②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A引导抓住“翡翠”、“色味双美”,体会作者叙述的精妙。

  B指导学生联系资料谈谈北京关于吃饺子的风俗。

  2、品读“二十三”

  (1)学生汇报表格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感受风俗习惯,领悟作者语言的特点。

  四、小结,布置作业

  (一)教师总结延伸。

  (二)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构思如何开展调查“民风民俗”的活动。

相关文章

《一去二三里》教案设计(最新3篇)

一去二三里是邵康节所作的诗,又名山村咏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
教案大全2013-08-01
《一去二三里》教案设计(最新3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推荐3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篇一第一篇内容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兰亭集序》,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教案大全2015-01-08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推荐3篇】

三年级语文《太阳》公开课教案【精简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运用数据、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培养语感。 3、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过程】 预备铃两分钟:...
教案大全2012-04-08
三年级语文《太阳》公开课教案【精简3篇】

新旧教材教学的对比教学反思【通用3篇】

我们都知道:原有的大纲,教师的教学习惯是:新学年开始,一切依照大纲要求,按部就班,不用思考,按体育课本教学内容写好教学计划,进度和教案就成了,教学内容和时数是不能自主变动的。那些教学内容不管学生是否喜...
教案大全2015-05-08
新旧教材教学的对比教学反思【通用3篇】

中班主题七只瞎老鼠教案【精选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主题七只瞎老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中...
教案大全2015-06-05
中班主题七只瞎老鼠教案【精选4篇】

高中语文《苏武传》优质教案(通用3篇)

从容说课 《苏武传》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是《汉书》中的名篇,此传是最能显示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才华的优秀篇章之一。它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
教案大全2019-05-02
高中语文《苏武传》优质教案(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