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柴静《看见》有感【优秀3篇】
阅读柴静《看见》有感 篇一
《看见》是中国著名记者柴静的一本纪实性作品,作者在书中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采访,以及对自身经历的回忆,揭示了中国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严峻现实。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感作者的勇气和责任感,也对中国的现状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首先,柴静的勇气和责任感让我深为敬佩。在书中,作者不畏强权,不畏艰险,勇敢地揭露了许多被掩盖的真相。她到汶川地震灾区、毒奶粉事件现场等地进行实地调查,亲历亲见了许多令人心痛的事实,她用她的笔和镜头为那些无声的受害者发声。在中国这个言论受限的环境下,柴静的勇气和责任感让我感到震撼和敬佩。
其次,通过《看见》这本书,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严峻现实。在书中,作者揭示了中国的空气、水质污染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柴静深入调查和采访了许多相关的专家和受害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她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的污染问题之严重和复杂。这让我深感担忧,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最后,通过《看见》的阅读,我也看到了希望和改变的可能性。在书中,作者不仅揭露了问题,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她呼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呼唤每个人的责任感和行动力。在中国社会逐渐关注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相信通过每个人的努力,中国的环境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改善和解决。
综上所述,阅读柴静的《看见》让我深为感动和思考。作者的勇气和责任感让我敬佩不已,她通过书中的实地调查和采访揭示了中国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严峻现实,也给出了希望和改变的可能性。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关注环境、保护环境,中国的环境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改善和解决。
阅读柴静《看见》有感 篇二
《看见》是中国著名记者柴静的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记录了她多年来的调查和采访经历,揭示了中国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严峻现实。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社会中的不公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个人责任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看见》中,柴静以记者的身份深入调查和采访了许多社会问题,如汶川地震、毒奶粉事件等。通过她的实地目击和深入调查,我看到了中国社会中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柴静并没有选择回避或者沉默,而是勇敢地站出来,为那些被掩盖的真相发声。她的勇气和责任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深思: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和改变这些社会问题?
除了社会问题,书中还揭示了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柴静通过拍摄纪录片《穹顶之下》,展示了中国的空气和水质污染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通过阅读《看见》,我对中国环境问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也思考如何通过个人行动来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与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相比,我更加关注的是书中所呈现的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个人责任感。通过《看见》的阅读,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改变中国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社会媒体的兴起和公众的参与,为中国的变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作为个人,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关注环境和社会问题,并付诸行动。只有每个人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中国社会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变革。
总之,阅读柴静的《看见》让我对中国社会和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所揭示的不公和环境问题让我深感担忧,也让我思考自己的责任和行动。我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和社会的变革,中国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改善和解决。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一个更美好的中国而努力。
阅读柴静《看见》有感 篇三
阅读柴静《看见》有感
上个学期就买了这本书,一直拖到今天才看完。之所以会买这本书,完全是冲着它的销量,不过的确没让我失望,全书一共二十章,讲述了她做新闻的这十年间一些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前不久柴静在美国产子,传闻沸沸扬扬,伤了大众的一颗玻璃心。我倒没觉得去美国生孩子有什么不对,难道就因为她是一个知名记者,她的书畅销,她被称为公知女神,她就必须怎样去做吗?《看见》一书让人深入一个记者的内心,看到许多在电视节目上无法看到的画面,这远比看后期播出的片子来的震撼要大。
以前我一直认为,记者的工作,无非就是把事情真实客观地报道出来,除了需要去现场采访和文笔,好像还是挺简单的。但事实上仅仅“客观”这二字,就需要一个记者拥有很高的职业素养,要做到“能持”。柴静在书中写道,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她有几年做节目喜欢做猛题,尖锐地问答,结尾时锐利地讽刺,柴静以为这样的自己颇受观众喜欢,直到被陈虹、张洁等同事批评指正才醒悟过来。真正的记者首先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他的报道中不能有太多的观点性的内容。
事实上,柴静所说的她犯的这些错误,在我们普通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总是站在自己认为的弱者一方简单地批评。就比如书中后面讲到的药家鑫的案子,2010年年底的时候我还在上高中,从电视上看到了这个新闻。同学之间也会相互讨论,说到他撞人之后再将人用刀砍死的行为,几乎所有人都满腔愤怒,觉得他就算立即被执行死刑都不够解气。而药家鑫也的确很快地就被执行死刑了。
我还记得那时移动还给我发了一条彩信,详细报道他的罪过和刚刚执行完的死刑,彩信的最后一张照片是他走进监狱的背影。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那时的我突然就觉得胸口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对此我很奇怪。他不是已经死了吗,他不是罪有应得吗,
我应该拍手称快才对。柴静在书中讲述了一些药家鑫案背后的故事,时隔三四年我才看到了一些当初我没有看到的事实,我才明白当时自己的'莫名的空茫感为何而来。药家鑫曾说过他撞人后把她杀死是害怕她找上自己的父母,他曾受到极为严厉的家教,十分害怕他的父亲;他还是独生子,他父母的晚年该如何度过我不敢去想。大一时选修的一门法律课的老师也曾谈到过这个案子,他说,药家鑫其实完全是因大众的愤怒而死。也对,想当初有多少人听到这个新闻时是和我一样,对他充满了深深的厌恶。当然,我们常人不必像记者一样严格地自制,但需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书的序言中写道,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但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想这也是这本书取名为“看见”的原因。我们许多人都缺乏独立的思考,经常轻而易举地就被带进他人的观点里,如果你的眼睛已经蒙上了一层“成见”的纱,又如何能看见这个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