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思考研究性论文【精选3篇】
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思考研究性论文 篇一
标题: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重要性与现状分析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是培养优秀环境设计师的基础,对于推动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设计,理论建设,重要性,现状,建议
引言:环境设计是一门涉及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休闲环境的学科,其发展与人们对美好环境的需求密不可分。而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作为培养优秀环境设计师的基础,对于推动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在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对其重要性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正文:首先,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理论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环境设计人才至关重要。通过对环境设计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理论建设也能够推动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促进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然而,目前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理论教育相对薄弱。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到实际操作中,而理论学习被边缘化。这导致学生对于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掌握不够扎实,缺乏对于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深入理解。其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存在割裂现象。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与实践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学生在实践中缺乏理论指导,导致设计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最后,环境设计专业理论研究的薄弱也是一个问题。相较于其他学科,环境设计领域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理论教育的地位。应该重视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增加理论课程的学时,提高学生对于环境设计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其次,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应该相互融合,通过实践案例和项目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最后,加强环境设计领域的理论研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理论研究,提高环境设计领域的学术水平。
结论: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对于推动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通过加强理论教育的地位,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以及加强环境设计领域的理论研究,可以提高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环境设计师。
参考文献:
[1] 赵XX. 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J]. 环境设计, 2020(2): 10-15.
[2] 张XX, 李XX. 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重要性与对策研究[J]. 环境设计与研究, 2018(3): 25-30.
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思考研究性论文 篇二
标题: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式探讨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是培养优秀环境设计师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理论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本文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式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适应时代需求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设计,理论建设,发展趋势,创新方式,建议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环境设计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作为培养优秀环境设计师的基础,也需要与时俱进。本文旨在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式进行探讨,提出一些适应时代需求的建议。
正文:首先,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需要与科技发展趋势相结合。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环境设计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理论建设需要关注科技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其次,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设计师需要具备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理论建设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促进环境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环境设计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需要关注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因此,理论建设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人文学科知识,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以上需求,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科技与环境设计专业理论的结合。可以通过开设与科技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后,加强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可以通过开设人文学科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结论: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与科技发展趋势相结合,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通过加强科技与环境设计专业理论的结合,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教育,以及加强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可以适应时代需求,推动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XX, 杨XX. 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创新与发展[J]. 环境设计与装饰, 2019(4): 20-25.
[2] 刘XX, 张XX. 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式分析[J]. 环境设计与艺术, 2020(1): 12-17.
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思考研究性论文 篇三
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思考研究性论文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六十年,期间更换过多次名称,从起始的“建筑装饰”、“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再到教育部2012年学科目录中公布的“环境设计”。名称更迭,既体现该专业在学科交叉背景下,随时代变革而变化的灵活,也说明该专业对其终极目的性一直以来的探讨与犹豫。从“环境艺术设计”到“环境设计”,“艺术”一词的去除虽不能使该专业消解艺术学科背景的现实状态,却也体现了其要强调“环境”重要性的决心。通过对环境设计发展过程中蛰伏与兴盛状况的分析,作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在发展中的主要成就在于始终脚踏实地地设计实践,而存在的问题亦在于由于偏重实践而对专业理论梳理与研究不足。对该专业“实践先行”之后抓紧“理论跟进”,重视对环境美学等理论的深入研究,应是当代环境设计专业构建自主理论体系的途径,而由“以人为本”到服务全生态圈及生命共同体,也是环境设计面临的专业目标与理念的再次调整。
关键词: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理论;环境美学
一、成就与问题
2012年中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下设音乐、美术、设计学等门类。在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更名为“环境设计”,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等专业并列成为设计学门类下的专业之一。之前,环境设计专业已经几经更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时期,为室内装饰(1957年)、之后为建筑装饰(1958年)、建筑美术(1962年)、室内设计(1980年)、环境艺术设计(1988年)、环境设计(2012年)。其中,1988年专业名称从室内设计改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是将设计范围由室内扩大至室外,包括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设计、中小尺度的公共环境与景观园林设计等,这一调整,也是当时国内外形势所导向,有其必然性和深远意义。而2012年“环境艺术设计”再次更名为“环境设计”,其初衷应该是希望该专业在教学目标上更强调“环境”而淡化“艺术”。这在艺术学下的设计学科已有先例,“工业设计”也曾将“工业美术设计”中“美术”二字去掉,以强调“工业”的重要性。回顾历史,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成立之初,全系中心工作是为国家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服务,主要从事室内与建筑外立面设计。这一期间著名的成果有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饭店等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作品。经历最初成功后,1960年—1975年是该专业的低潮期,全中国每年十名左右的建筑美术专业毕业生竟然难以对口分配,当时能到城市公园绿化部门工作算是较好待遇。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出现由于对环境设计需求剧增
而产生的设计真空,使设计学科的天平向室内设计等专业倾斜,并持续给环境设计专业带来了近四十年的发展机遇。与同时期重要建筑常由国外建筑师领衔设计不同,大量国家级建设项目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几乎全部由中国自己培养的设计师完成。大量的设计实践,取得了令人惊奇与瞩目的成就,并使一大批室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快速成长为环境设计专业中坚力量。几个约略数字可以概括这一时期的发展:全中国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由1977年之前的一所,增至现在的一千余所;每年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由1977年之前的十几人,增至现在的十余万人;2000年后,全国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或生产从业人员维持在一千万人左右,产值年均二万亿元以上。[1]如果说环境设计的辉煌成果源于其一直倡导的设计实践,那么存在问题也在于由于偏重实践而欠缺对专业理论的梳理与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大多设在美术或设计类院校、少部分设在工科院校中,环境设计教学的理论主要是从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拿来主义”式的应用,自有的专业理论一直没有形成体系。以作者所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为例,本科学生在低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艺术哲学、艺术史、设计史等,高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设计程序、建筑史、园林史等。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学科发展与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术地位与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不相匹配;对专业水平的评价标准在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各自评价标准之间游走,缺乏本专业自成体系的评价方法与理论;部分学生或专业人员缺乏恒长的专业自信,难以终身投入环境设计事业等。二、专业定位与理论依托
环境设计是由“环境”与“设计”二词构成,“环境”是对“设计”的定位与约束,“设计”是对学科与学术方向的表达。环境是个总体概念,从尺度区分,可以被表述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国土环境、生态环境等“大环境”;也可以被表述为城市环境、社区环境、建筑环境、室内环境等“小环境”。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对环境设计服务范围的解释是“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明确地表述环境设计专业研究所指的环境为“小环境”。无论是“大环境”或是“小环境”,“环境”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关键词,是专业研究的的核心概念。研究环境,是要研究在环境之中的所有关联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体、物与事等各个要素在环境中的关联关系与变化关系。关于理论与实践孰先孰后问题,某些特定学科中,是理论指导实践,如在物理学、化学等理科研究中。在建筑设计学科中,理论与实践是交互跟进的。而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先行、理论跟进是目前设计专业的一般常态。在当代学科互动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在进行着交叉、重构的重大调整,原有的艺术学、建筑学、园林等经典理论与原则也被不断质疑和重新诠释。基于此,作者认为,在环境设计的专业理论探讨与教学过程中,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外,应加入对当代环境学、生态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强化对环境学与美学交叉研究的成果——环境美学的研究,应使环境美学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理论依托。对环境美学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弥补当代环境美学对中、小尺度环境与美学关系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可能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基础与路径。
三、理论研究的重点
作者认为,当代环境美学与传统美学的思辨与论争对环境设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一部分重点应从此处开始。传统美学是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哲学观点探讨艺术问题,运用艺术来探讨美的哲学。传统美学源远流长,18世纪,由于康德的思想体系和启蒙主义运动,美学开始摆脱对宗教的附属地位,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与设计等在此背景下获得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传统美学是中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国家艺术与设计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传统美学的审美认知经验和艺术规律,如对称、均衡、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美原则一直左右着艺术与设计的审美方法和评价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美学认为:高层次审美是通过对静止的艺术作品“无功利静观”而获得,而欣赏自然环境是无法达到“无功利静观”的。自然环境可以被普通大众欣赏,而艺术美只能被艺术工作者创造,并被艺术“熏陶”,懂得“美学趣味”的鉴赏者所感知,所以,艺术美始终高于自然美。自然美被置于艺术从属地位的另一个观念是作为传统美学分支的“如画性”(Picturesque)美学观,“如画性”环境就是适宜入画的环境,其主旨是像欣赏风景绘画一样地欣赏自然环境。在此理念下,自然环境被贬低为欣赏“如画性”环境的客体与素材,画家从大自然中挑选出诸如高大伟岸的树木、曲折有趣的小路、婉转的河流、巍峨的远山、神秘的建筑等入画,而人们依此“美学趣味”对大自然进行有选择的欣赏。“如画性”环境支配了人们的环境观与欣赏文化,并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达到顶峰。应当客观地承认,“如画性”美学观对人们认识自然美、保护自然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直至当代,这一美学观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环境审美模式,成为整体与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的“障眼油画布”,即使是专业人士,如环境设计专家或设计者在评价设计作品水平高低时经常有意无意地将“如画性”作为评价依据。当代环境美学对传统美学将自然美置于艺术美之下和“如画性”美学观的批判构成了其理论建构的起点。当代环境美学认为: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存在的一切都有其内在联系与存在意义,都是美丽的,而非只有“如画性”才是景观;自然环境的美不仅在于传统美学所关注的形式、线条、色彩或构图,也在于隐藏在自然表面下的生态关联带来的健康的美。因此,将环境审美定义为风景画一样的主观审美是一种不成熟表现;除了“如画性”景观,包括湿地沼泽、雪山沙漠、海洋深处、平凡的日常景观在内的一切自然环境都应该成为审美对象。应借助生态科学、地理学、自然史等知识帮助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正确、深刻的鉴赏。在此基础上,当代环境美学提出“自然全美”的理念,倡导培养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具备包含伦理关怀和整体意识的新审美观。自然全美理念打破了传统美学对自然环境“有选择审美”的旧有意识,使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学、生态学一道,站在了哲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环境美学是衔接艺术学与环境学的重要桥梁,对环境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分析与参与研究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选择。当代全球学者对环境美学理论的研究尚属开端,其在宏观目标与大尺度自然环境(大环境)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城市环境、人工技术环境以及中、小尺度环境(小环境)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多有欠缺,对这些理论盲区的探讨,应是当代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构的主要课题。
四、专业理念的再调整
以人为本,为人类生活而设计,是设计界一直遵循的定理。设计界据此理念,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当代,以人为本的信条正在逐渐被动摇。与以往思想观念的变革经常开始于艺术界或设计界不同,这一次变革的声音始于生态学界,尤其是深层生态学。1973年,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该文对当代人类面临的整体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开创了当代环境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深层生态学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与逻辑思维,“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思想,是把整个生态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只是该系统的一部分,是生态圈网上或内在关系场中的一个结。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存在状况紧密相连,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如果自然受到损害,人类也好不了。据此,人类应该对与自然的关系作批判性思考,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2]其次,在对待自然资源与自然伦理问题上,深层生态学主张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客居大地的居住者,地球资源由生态圈所有生命共同体共享,因此,作为具有强势的人类应该自觉发展一种使用较少资源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当对资源的需求与其他生命共同体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时,人类要学会谦让。再之,在环境教育问题上,深层生态学认为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大众认识到当代消费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人类从自然环境中索取已经非常多、日常消费品已足够充足,应该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模式、人类价值观都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并将重点放在对环境的保护而非开发上。改变危机的方法只有对现有社会、经济、文化模式的深刻改造。在对待人类发展与建设问题上,深生态学呼吁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环境与生态(最小干预原则)。对必须的建设行为应“手段简朴,目的丰富”(Simpleinmeans,richinends)。[3]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已经持续几十年,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这种状况加速了深层生态学观念在学术界、理论界和普通大众中的认同感与支持率。深层生态学理念对设计界的影响早已存在,无论是理念探索、艺术创作,还是设计作品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与环境问题,并从各种角度回应环境保护、生态圈生命共同体繁荣与共存等时代问题。作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以“环境”为本的设计专业,应当率先从宏观整体考量设计的本质与当代目标,适时审视“以人为本”原则是否仍可诠释环境设计的全部责任?是否应该把对生态环境、全生态圈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作为新的服务目标加入专业理念中?
结语
通过全文分析,作者有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环境设计专业是中国特有的专业,在国外学科目录中没有与之名称相同的专业,而在中国,它是具有本土特色、在特定历史时期创建,并逐渐发展成熟的独特学科专业。第二,环境设计专业有以设计实践为主的专业特征,设计实践的多元与丰富,是该专业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贡献。第三,环境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需要有其专业自身理论建设及学术支撑。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理论基础外,也要融入对当代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深入探讨与研究。第四,建立在对传统美学反思与批评基础上的当代环境美学应成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托,对其研究与发展,应该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路径之一,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质疑与修正,体现出环境设计专业对当代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步共行。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环境设计发展脉络,尝试对其学科专业理论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文章定有偏颇之处,希望得到关注、批评与讨论,以共同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曙旸等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雷毅,《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9
[5]ChristineTudor著,《AnApproachtoLandscapeCharacterAssessment》,2014
[6](美)阿诺德伯林特著,张敏周雨译:《环境美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