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最新6篇】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探索数学中的神奇图形——螺旋线
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有趣的学科,通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趣味的数学教学设计——探索数学中的神奇图形——螺旋线,帮助学生了解螺旋线的特点和应用。
一、目标:
1. 了解螺旋线的定义和特点;
2. 探索螺旋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导入:引发学生对螺旋线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螺旋线的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螺旋线的定义和特点: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螺旋线的定义和特点,例如:螺旋线是一种由一条直线或曲线绕着一个固定点旋转而成的图形,螺旋线具有逐渐扩大或缩小的特点。
3. 观察和探索: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螺旋线,并通过实际操作画出几个简单的螺旋线。
4. 分享应用:介绍螺旋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螺旋桨的形状、旋转门的设计等。鼓励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应用场景。
5. 练习和巩固: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螺旋线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辅助工具:
1. 图片或视频展示螺旋线的形状和特点;
2. 纸张和铅笔,供学生练习画螺旋线;
3. 实物展示螺旋线的应用,如螺旋桨、旋转门等。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通过练习题考察学生对螺旋线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画的螺旋线图形,并分享自己对螺旋线应用的想法。
五、教学延伸:
1. 深入研究螺旋线的数学性质,如螺旋线的方程、极坐标表示等;
2. 拓展螺旋线的应用领域,如天文学中的螺旋星系等。
本篇教学设计通过引发学生对螺旋线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螺旋线的定义和特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螺旋线的应用。通过这种趣味的数学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游戏化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引言: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能力,通过游戏化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趣味的数学教学设计——游戏化学习,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一、目标:
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加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数字拼图游戏,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拼出一个正确的等式。
2. 游戏规则:详细介绍游戏规则和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分组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游戏任务,然后评选出胜利的小组,并对他们进行奖励和表扬。
4. 游戏讨论:在游戏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5. 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总结游戏中的逻辑思维方法和策略,并将其与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联系起来。
三、教学辅助工具:
1. 数字拼图游戏板或卡片;
2. 计时器和钟表,用于控制游戏时间;
3. 奖励和表扬的小礼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参与。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的游戏表现和思维过程,评估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讨论和总结的质量和深度,评估学生对游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延伸:
1. 设计更复杂的数学游戏,挑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应用逻辑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管理等。
通过游戏化的数学教学设计,可以营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游戏中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不仅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合作与竞争的意识。这种趣味的教学设计将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二、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
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
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
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
格?( )
二、分析
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两次的课程,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 篇四
三
教学内容:神奇的扑克
教学内容: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
生:......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
生:......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 小王=月亮 红=白天 黑=夜晚
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 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
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
三、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估算黄豆粒数
教学目标:学会估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黄豆,杯子,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
(杯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
先测100粒黄豆的重量,算出一粒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5、校本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购物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景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 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 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 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提示: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结论
四、小结
王老板和街坊之间事实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6、小学趣味数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神奇的莫比乌丝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的多种形式,主要教授莫比乌斯带。
2、另外教授一些数学计算的巧妙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4、利用简便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
教学方法:提问题—做纸圈—剪纸圈—画纸圈—证明纸圈-提出相关数学巧算法 教学形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课前同学们准备了三张长方形的纸条,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纸条来学习新知识。 提出问题:你能一次性,一笔把一张长方形的正反面都涂上颜色么?
二、认识莫比乌斯带
1、请同学们取出1号纸条,认真观察:这是一张普通的长方形纸条,它有几条边几个面?(引导学生观察)
2、你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 学生动手操作:可以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 请学生上前演示,用手摸摸看两个面、两条边。
3、请同学们取出2号纸条,你能把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吗?请同学们试一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如果有的学生做出来,让孩子演示,教师给予赞赏;如果学生做不出来,教师边演示边口述:先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端剪开翻180°,再用胶带粘牢。这样就完成了只有一个面一条边的纸圈。
4、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做一个这样的纸圈。(小组合作,互相帮助)
5、那这样一个纸圈真的是一条边、一个面吗?你想怎样来检验?(启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证明,教师引导学生把证明的过程展示给大家。)
6、你们知道这样的一个纸圈叫什么名字吗?(出示课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它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在偶然间发现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莫比乌斯带”,也有人叫它“莫比乌斯圈”,还有人管他叫“怪圈”。
三、研究莫比乌斯带
莫比乌斯带到底有多神奇呢?下面我们就用“剪”的办法来研究。 老师先拿出平常的纸圈,问:如果沿着纸带的中间剪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呢?(老师动手剪,学生观察验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是怎么剪的?(变成2个分开的纸圈)
1、1/2剪莫比乌斯带
(1)现在,老师拿出莫比乌斯带,我们也用剪刀沿中线剪开这个莫比乌斯纸圈,同学们猜一猜会变成什么样子?(启发学生想象力)
(2)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验证一下
(3)验证结果:变成了一个更大的圈。 你们说神奇吗?大家还想不想继续研究? 2、1/3剪莫比乌斯带
(1)请同学们拿出3号纸条,再做成一个莫比乌斯带。
(2)如果我们要沿着三等分线剪,猜一猜:要剪几次?剪的结果会是怎样呢?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3)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帮助。
(4)验证结果: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5)问题:这个小圈和大圈是莫比乌斯带吗?请用刚才的方法证明一下。
3、其它剪法 从中间或是从三等分线剪莫比乌斯带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那你们还想怎样剪?结果会怎样呢?在小组内说说看。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学们的想法真好,课后同学们去实践一下,看看是不是你们猜想的结果。
四、生活中应用
莫比乌斯带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师在网络上搜集了好多有关于莫比乌斯带的应用,请同学们一起来看(课件展示):
1、过山车:有些过山车的跑道采用的就是莫比乌斯原理。
2、莫比乌斯爬梯:
3、三叶扭结:中国科技馆的标志性的物体,是由莫比乌斯带演变而成的。
4、克莱因瓶:克莱因瓶和莫比乌斯带非常相像。这是一个象球面那样封闭的曲面,但是它却只有一个面。一只爬在“瓶外”的蚂蚁,可以轻松地通过瓶颈而爬到“瓶内”去——事实上克莱因瓶并无内外之分!
五、课堂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是不是觉得莫比乌斯带充满了奥秘呢?有的问题老师也不怎么清楚。我告诉大家,数学中有一门专门研究莫比乌斯带的书叫《拓扑学》(板书)。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络上找很多有关莫比乌斯带的知识,然后和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 学习了莫比乌斯圈,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数学是一门很有奥秘的学科?下面就让老师再为你们介绍一些更有趣的数学现象,这些数学方法更贴近你们平时的数学学习,有助于你们更好地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