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的基础知识要点(精简3篇)
九年级化学的基础知识要点 篇一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有一些基础知识要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知识点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下面是九年级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要点。
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元素可以通过化学符号来表示,而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式来表示。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反应物是反应开始时存在的物质,而生成物是反应结束后产生的物质。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元素周期表上的每一个水平行被称为一个周期,每一个垂直列被称为一个族。元素周期表提供了有关元素的重要信息,如原子序数、原子质量和化学性质等。
4.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而电子则绕核心轨道运动。原子的质子数称为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5. 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其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一些常见的元素化学性质包括金属性质、非金属性质和惰性气体性质。
6.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进行中和反应。酸具有酸性质,而碱具有碱性质。当酸和碱混合时,会产生盐和水,这被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7. 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可以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固体的分子紧密排列,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的分子较为松散,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的分子间距较大,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这些基础知识要点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基础,学生们需要牢固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
九年级化学的基础知识要点 篇二
九年级化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要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化学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九年级化学的另一些基础知识要点。
1.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离子。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氧化是指原子失去电子,而还原是指原子获得电子。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完成。
3. 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正离子是指失去了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而负离子是指获得了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4.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通常以克/摩尔为单位表示。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质量的总和来计算。
5. 摩尔比:摩尔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量比。摩尔比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量关系。
6. 溶液: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溶剂是溶解度较大的物质,而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溶质的摩尔量与溶剂的体积比来计算。
7.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出大量热能和光能的过程。燃烧反应通常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
这些基础知识要点是九年级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学生们应通过理论学习、实验探究等方式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原理。
九年级化学的基础知识要点 篇三
九年级化学的基础知识要点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4、构成的原子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核外电子。
5、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7、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
8、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9、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0、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2、黑色物质的是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1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5、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N
aOH)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16、浓盐酸在空气里会生成白雾,是因为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的小液滴的缘故。
17、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逐渐变硬的原因是由于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18、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19、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20、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2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2、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3、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是分子的数目。
24、 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是(1)该物质必须是可燃物;(2)与氧气充分接触;(3)燃烧时温度达到着火点。
2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26、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点燃前须验纯的物质是H2、CH4、CO。
27、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8、假酒可导致人失明,甚至死亡,假酒中含有甲醇。
29、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30、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
31、浓硫酸在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停搅拌。
32、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方法
物质
36、白色沉淀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 ;蓝色沉淀是Cu(OH)2;红褐色沉淀是Fe(OH)3;红色沉淀是Cu2O。
37、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3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做此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或细砂,原因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9、用墨书写的字画常年不褪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40、硫酸铜晶体的俗称是蓝矾或胆矾。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
41、在氧气、稀硫酸、熟石灰、干冰四种物质中,可用来金属除锈的是稀硫酸;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可用于潜水、抢救病人的是氧气;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干冰。
4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CH4在空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氢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43、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在进行操作时,应先通氢气,后加热,原因是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时爆炸。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氢气,原因是防止灼热的铜再次被氧化。
44、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45、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CO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46、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应用蒸发溶剂法。
47、物质溶解于水使温度升高的是:浓H2SO4、、NaOH固体、CaO;物质溶解于水使温度降低的是:NO3、铵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