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要点归纳(经典6篇)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要点归纳 篇一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是高中必修一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和归纳。
1. 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三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
2.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各国割据,纷争不断。孔子和墨子等思想家的思想活跃,提出了儒家、墨家等不同的思想体系。
3.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对统一文字、货币、法律等做出了重大贡献。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统一王朝,汉武帝的时期实行了开疆拓土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4.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南北朝相继兴起,北方多民族政权的交替,南方分裂为多个国家。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5. 隋唐时期: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统一王朝,隋文帝统一南北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修筑大运河、统一度量衡等。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统一王朝,唐太宗时期实行了开放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
6. 宋元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统一王朝,宋徽宗时期南宋与金朝签订和议,失去北方领土。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六个统一王朝,元世祖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推行蒙古法、设立行省等。
7. 明清时期: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七个统一王朝,明成祖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设立行省、实行科举制度等。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统一王朝,清朝实行满洲族的统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
8.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的民主和科学思想的觉醒。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后的文化运动,提倡新思想、新文学、新艺术等,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
以上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知识要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归纳和梳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为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奠定基础。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要点归纳 篇二
世界史概览
世界史是高中必修一历史课程中的一部分,涵盖了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到近代世界的历史发展。本文将对世界史的重要知识要点进行归纳和梳理。
1.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包括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等。这些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野蛮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
2. 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古希腊文明以民主政治和哲学思想闻名,古罗马帝国则以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成就卓越。
3. 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封建社会的时期,教会的权威日益增强,十字军东征和黑死病等事件对欧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运动,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对欧洲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欧洲国家进行海上探险和殖民扩张的时期,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航海家们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世界的海洋贸易。
6.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对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7. 近代帝国主义:近代帝国主义是欧洲列强对亚非国家进行殖民统治的时期,带来了殖民经济和文化侵略,对亚非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8. 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多国的战争和动荡,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和破坏。
以上是世界史的重要知识要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归纳和梳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为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奠定基础。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要点归纳 篇三
一、罗马政体演变
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首制——帝制
1、贵族共和制
①执政官:共和国的最高官职,有任期,只由贵族担任。
②元老院:最高权力机关,是古罗马的决策机构,成员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④保民官: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帝制
(1)元首制
①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②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③作用: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进入相对稳定的“罗马和平”时期。
(2)帝制:三世纪初,戴克里先公开实行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源头
(1)内容:
①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习惯法的汇编。
②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隶制,维护了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2)评价
①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②虽没有给平民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组成:
①《查士丁尼法典》
②《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③《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④《查士丁尼新敕》
3、罗马法
(1)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
(2)对罗马法的评价: 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①《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②它保留了罗马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以法律手段规范人的行为,调节社会矛盾,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③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的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要点归纳 篇四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二、明朝皇权的加强
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①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②由于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注意:“票拟”和“批红”
三、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员品级不高,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要点归纳 篇五
一、开国大典
1、《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们书上把这次政协会议称之为“新政协”是相对于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而言的。从时间背景上来看,解放战争已经取得成功,所以这次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个重要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的作用:“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共同纲领》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解析: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时期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呢?这是时期中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成分所决定的,从这一点上大家应该可以得出《共同纲领》之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新中国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③新中国的成了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二、1954年宪法(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1、颁布背景:
①政治上:为了保障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经济上: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需要制订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
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④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了宪法。
3、特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
①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③它的颁布极
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要点归纳 篇六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1.宗法色彩更加浓厚
成王时周公分封的诸侯国数量很多,对这些被封的诸侯,周王称其中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姓的'为伯舅、叔舅。相对来说,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
2.同姓分封,范围扩大
对照《西周分封示意图》,不难看出同姓的诸侯在燕、鲁等地大有其人,打破了商朝同姓多内服的成例,使周王亲族的势力远达边鄙,扩大了周王的有效管辖范围。
3.义务更加明确
例如,诸侯必须定期朝觐周王,向周王贡献各种物产,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叛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有时,诸侯大国可在周王授意下调动附近的中小诸侯国的军队,共同从事征伐战争。由于大国成为一方之长,所以又称之为方伯,有的方伯还被召入朝廷任职,辅佐周王。
4.逐级分封
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要以大宗的名分继续对自己的宗亲进行分封,这就使周王的势力随着血缘关系的逐级延展,渗透到诸侯国的每一个地区;商代未见如此严密的制度,商王对外服地域的控制力是很有限的。
5.等级爵位产生
被分封的诸侯,在爵位上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号,虽然从金文内容上看,尚未有等级差别具体如何不同的'记载,但已经分类定等级是可以确定的。
6.监国制度出现
周王为了防范诸侯叛乱,派人作为监官去监视他们。例如周灭商后,周武王令商纣王之子武庚仍居殷故地,管理殷民,同时又分封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其周围进行监视,称为“三监"。出土的铜器铭文证实,西周还派有一些监官到其他诸侯国去。这是周王对地方诸侯加强控制的一种重要措施,也是中国古代确立监察制度的先声。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开始了近500年共和国时期。
2.罗马从建国初期开始平民一直为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与氏族贵族进行长期斗争。结果,平民相继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罗马共和国的社会基础逐渐扩大;贵族特权逐步被废止,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
3.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进入帝国时代。
4.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5.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6.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古代历史终结。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里程碑
造纸术
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④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火药
①唐代发明,唐末用于战争
②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
指南针
①战国时发明司南
②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天文学:
①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申在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
②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③元代郭守敬制成的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简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他编定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数学
①春秋战国——出现筹算计算法
②东汉——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③西汉——《周髀算经》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
④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提出割圆术,圆周率为3.1416;南朝祖冲之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