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教学活动方案(最新6篇)
常规教学活动方案 篇一
在现代教育中,常规教学活动是教师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指按照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通过讲授、讨论、实验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规教学活动方案,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常规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和可衡量,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清楚地知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其次,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适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后,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教学计划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长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教师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应该清晰明确,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学的逻辑和过程。
接下来,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教学材料可以是课本、教辅书、PPT等,教学资源可以是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和使用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
最后,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在常规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教学评价可以是笔试、口试、实验等形式,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教学反馈可以是口头或书面形式,以告诉学生们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空间。
综上所述,常规教学活动方案是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进行常规教学活动时,教师们应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通过合理组织和实施常规教学活动,教师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常规教学活动方案 篇二
常规教学活动是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讨论、实验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讲授是常规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教材或者讲解案例,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讲解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和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讨论是常规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全班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再次,实验是常规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和观察。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规律。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评价是常规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可以通过考试、测验、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的达成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综上所述,常规教学活动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进行常规教学活动时,教师们可以运用讲授、讨论、实验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合理组织和实施常规教学活动,教师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常规教学活动方案 篇三
一、重新认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月"
活动的必要性。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办学水平的核心要素。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学生、家长的迫切愿望。教学常规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制度,在建立和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优良校风、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促进我校教学工作上水平、上档次,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具有关键性作用。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可以带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对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坚持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断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可使我校教学秩序进一步正常有序、教师教学行为更加规范合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明确今年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的主题,突出活动重点。
今年的"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以深入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深化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县市县教研室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实施方案为主题。通过准备、迎接市县教育部门对我校教学示范学校复评,促进教学常规落实、推动学校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提升办学水平。在开展教学示范学校复评工作中,我们要依据县教研室的要求,着力研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常规管理的策略及规律,探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管理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激发学校内部活力,树立品牌意识,不断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建立科学、高效、和谐的教学秩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研究并组织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和深化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三、从教学细节入手,扎实落实教学常规,以常规促课改,以常规提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抓实教学常规管理。为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各级部、学科室要组织教师学习《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滨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化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意见》以及创建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从教师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批改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督查指导等环节入手,以抓好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为基础,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为重点,以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纽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形成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弘扬"苦字当头、实干兴校"的拼搏进取精神和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强化"质量为本"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扎实落实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以全面落实教学常规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各级部、学科室要组织教师细致研读各科课程标准,认真分析研究新教材,紧密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和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为着力点,以促进学生自主、活泼、健康成长为落脚点,切实提高本级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今年"教学常规月"活动步骤
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9月10日前)
以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为契机,迅速掀起学规范、比业绩、赶先进、争示范的热潮,全体教师要明确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学习和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教学常规》和滨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化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意见》的活动。
2.学习贯彻阶段(9月11日-25日)
本阶段重点要学习《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滨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化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意见》以及创建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评估标准。要把文件的学习与新课程理论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与教学常规落实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各级部、学科室要认真对照省、市教学示范学校评估标准,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查找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各级部、学科室可采取教师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联系实际逐项逐条地学习讨论。要有计划、有步骤、富有成效地组织好校本研训,在教学过程中查摆问题,引导教师注重行动研究,做好教学反思,使教师在反思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听课、问卷、座谈、测试等形式,及时了解、反馈教师学习、落实情况。任课教师要人人建立专门的学习笔记。学校将及时进行检查指导,并实事求是地做好检查记录,客观公正地评定教师学习效果,务求实效。在学习贯彻阶段将通过系列活动深化教学常规的落实:
(1)
结合团委、语文学科室和级部的教师节系列活动,进一步和谐师生关系,为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结合英语学科室的书法比赛和数学学科室的运算能力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常规
(3)
结合科研处的“我的课改故事”演讲报告会,引导老师们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
(4)
结合初三级部的“常规强化月”、初二级部的“班风学风建设月”、初一的“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逐步深化教学常规月活动
(5)
以级部为单位进行优秀备课评选活动
(6)
实施“学习委员”日报制,从教师上课、作业布置、单元测试等多方面进行教学常规的督察落实
(7)
结合学习开展的以学科室课堂集中研讨活动,进一步探索规范适合学科特色的学科教学常规
3.讨论总结阶段(9月26日-30日)
在这一阶段,各级部、学科室要组织教师开展以"复评教学示范学校我能干什么"为主题的大讨论,让每位教师都能认识到复评教学示范学校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教学示范学校复评工作的任务目标,强化工作措施,进一步增强复评教学示范学校的意识,保持复评工作的持久动力,真正建立起复评教学示范学校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领导,推动"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的深入开展
为加强对“教学常规月”的组织领导,我校成立“教学常规月”活动领导小组和活动指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我校实际突出活动的主题和重点。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配合"教学常规月"活动的开展,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抓好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防止走过场以及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发生,使"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产生"以月带年"的效应。
领导小组组织各级部业务主任、学科室、备课组长会议,讨论确定具体的活动方式并提出具体要求。
各级部或学科室组织所管辖的教师,制定并传达活动安排。
充分发挥学科室的作用,在组织备课组认真学习教学常规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联系本学科的教学特点,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我校的教学实际和学校对新学期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研究讨论本学科在教学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领导小组通过认真调查、研究、讨论,针对任课教师的不同情况,在教学常规方面进行具体要求,以便更有效地指导老师们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减少内耗,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开学初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教务处将总结推广部分备课组的先进经验。
开展研究性备课和开放性备课。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出发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学法、研究师生互动,使备课能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认真落实课时备课,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学期初各学科室组织教师系统地研究和总体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材内容,合理确定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总目标,并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状况,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其次是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确定阶段或单元的教学目标,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再次是任课教师根据本班情况和个人教学特点,对集体备课内容作出修改、完善,写出体现个人的实验课题特点和课堂教学特色的教学设计,教务处将组织优秀教学设计展评活动。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化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加强对作业布置和课外学习的督导检查,明确布置作业的目的:反馈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培养认真的做题书写习惯。力争课堂作业在课堂完成,确保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把课外时间用于复习、预习和开展课外学习。
做好检查,督促并引导教师把教学常规和课程标准落实到备课、教学、辅导、批改作业等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检查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
本次活动本着重过程、重结果、轻形式的原则,根据材料检查、听课调查等形式将对各级部、学科室进行综合评估,并将评比结果与年度考核直接挂钩。
常规教学活动方案 篇四
一、活动的指导思想
教学常规是对教学活动做出的规范性的要求,它的实施可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可以有效的克服学校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有利于发挥教学工作各个因素的整体效能,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促规范,规范求发展,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精神,顺利完成本学期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规范科学的管理为保证,坚持“质量立校”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滨教研〔2010〕5号》文件,开展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滨州市第十四个“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狠抓教学常规的管理,向教学常规管理要质量,向教学常规管理要效益,为此,我校根据市区教研室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在全校中掀起学习常规、规范行为的热潮。“以月促年”,促进学校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发展学校内涵,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二、活动的目的
加强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活动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核与评价六大环节,深入贯彻《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落实市教育局“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题。建立监督机制、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学常规的全面贯彻落实,激发学校内部活力、树立品牌意识、不断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活动过程及任务措施
为了使教学常规月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扎实有效的开展,我们将坚持“总体规划、分布实施、阶段突破、全面推进”的方针,将常规月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宣传发动阶段、全面落实阶段和检查评估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
1.时间:9月5日前。
2.任务:让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学生提高对贯彻落实教学常规、学习活动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开展学习和贯彻落实滨州市《滨教研〔2010〕5号》文件的精神。增强学习和运用规范的自觉性。使他们明确稳定和落实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
3.措施:
(1)召开全体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会议,传达部署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全校上下掀起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的热潮。
(2)实行级部主任、教研组长学科负责制。召开学科教研组长会议,研究部署适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常规落实的措施。
(3)确定学习目标,加强理论学习研究。
(4)全体教师根据自身在落实教学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写出自我剖析材料,根据所任学科特点,制定好活动计划。
(5)宣传发动阶段总结检查,了解各级部、教研组安排情况。(二)学习贯彻阶段
1.时间:9月6日-25日
2.任务:本阶段主要学习以下文件:《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鲁教基字〔2009〕20号);《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鲁教基字〔2009〕18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规范(试行)》(鲁教基字〔2009〕19号)。把文件的学习与新课程理论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与教学常规落实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规范师生教学、学习行为为突破口,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着眼点,扎实有效的落实教学常规。
3.措施:
(1)严格考勤,安排专人巡视查岗教师办公、教学,重点是教师课堂常规和学生学习活动规范化的落实,加大力度,确保工作时间。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滨州市《关于深化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意见》以及创建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评估标准和重新修订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的规定》《课程标准》等,进一步明确要求,做到有规可循。
(3)规范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确保活动效果,采取领导包教研组的办法,坚决贯彻落实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规定,注重实效。规范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核与评价六大环节,通过检查、指导、结队帮扶等,规范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教学常规。开展两次常规大检查活动,促进教师良好教学行为习惯的养成。
(4)建立不打招呼推门听课制度,深入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倡老师之间互听互评。
(5)开展新调入教师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至少讲一节公开课,教学处统一安排时间、地点,教研组做好评课。
(6)开展“学习规范化”落实评比活动,通过学习落实、检查评比,督促学生学习常规进一步规范。
(7)全面落实阶段总结检查,座谈了解各办公室活动情况,检查相关材料。
(三)讨论总结阶段
1.时间:9月26日-30日
2.任务:及时反馈常规落实的效果,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措施:
(1)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依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核定听课的等级。
(2)对备课、作业布置及批改、理论学习、听课等常规的检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与普查、教研组长查与学校查相结合的方法,实行骨干教师免检制度,集体过关制度。检查结果与教学工作量挂钩。
(3)每一位教师要写出活动总结或心得体会,分析在开展活动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改进和加强的措施。
(4)组织教师开展以“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为主题的大讨论,让每位教师都能认识到创建教学示范学校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任务目标,强化工作措施,进一步增强学校干部、教师创建教学示范学校的意识,保持创建工作的持久动力,真正建立起创建教学示范学校的长效机制。
(5)教务处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量化打分,记入档案,并写出活动月自查报告,有利地指导调控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常规教学活动方案 篇五
一、明确主题,突出重点
通过实施《行动意见》,以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为着力点,紧紧围绕“教学创新”这一主题,开展“教学创新行动”,教学常规月活动要以学习贯彻《行动意见》为主要载体,以“践行行动意见,助我改革创新”为活动重点,加强教师对《行动意见》的贯彻落实,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分步推进,重在实效
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5日前)
积极宣传,广泛发动,使所有教师做到人人参与,积极行动。各教师要在认真总结多年来开展该项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整体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二)学习践行阶段。(9月6日-25日)
本阶段主要总结梳理一年来贯彻落实《行动意见》的成效及问题。教育干部、教师人人都要撰写总结反思报告和今后个人(学科)教学创新行动深化方案。本阶段,重点做好“两个结合”:把个体总结与集体研讨结合起来,把反思与制定深化方案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育干部、教师对照《行动意见》找问题,边总结、边规划,边实践、边提高。
(三)讨论总结阶段。(9月26-30日)
组织广大教师开展以“践行行动意见,助我改革创新”为主题的大讨论,引领每位教师深入反思学科教学创新行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成效及问题,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增强教师教学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本次活动结束后,每位教师要撰写总结反思报告或实践体会,以电子稿形式上报教导处,学校将组织评选。
三、加强领导,有效引领
学校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第十七个“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领导小组,把该项活动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突出活动的主题和重点。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活动扎实开展。使第十七个“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产生“以月带年”的效应。
四、具体活动安排
(一) 探讨形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以教研组为活动单位,分学科进行课堂观摩研究,形成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为目的,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重点,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建立起符合课程理念的各学科教学模式。教研组在常规月活动中组织教师通过研讨课确立各学科的基本教学模式,活动结束形成一节汇报课,并把课堂教学模式整理上交教导处。
(二) 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抓好阅读、书写、作业、预习、复习等学习习惯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学生倾听、交流、展示、质疑等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要营造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认知和感悟。教导处将随机对学生课堂阅读、书写姿势、作业完成、课堂表现进行检查、评比、汇总表彰。
(三)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对各学校相关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检测。进一步明确任课教师、教研组长的责任。学科、班级以单元检测为阶段,学校以月测、期末考试为阶段,以质量分析为主线,以查摆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剖析原因,制定措施,补偿矫正。
常规教学活动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展示我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阶段性成果,促进本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以及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转变和提升。特举办xxxx县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专项)评优活动。
二、活动目标:
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中级)》的内容,以单元设计为主题,采用中观教学设计思维,加强信息技术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案、开展教学评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设计要求:
1、结合现行的课程内容,以信息化背景下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强化以单元主题为主的中观教学设计。
2、设计课型可以是常规课程,也可以是研究性学习课程。
3、一个主题中包含若干个专题。
4、设计模板参照《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教材》
四、活动对象:
所有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中小学教师。
五、时间安排:
1、3月在全县教育信息化推进会议上作具体的宣传、发动和布置工作。
2、4月-5月,教师认真设计教学方案,或对原有的作业进行修改后交学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
3、5月下旬,由各校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组织,由各校主讲教师从中推荐好的教学设计作品上传。各校推荐的作品数量在10件以内,原则上涵盖各学科。
4、5月20前各校汇总打包后上传,材料内需要有汇总表以及教师的作品,具体邮箱是xxxx
学校姓名学科教学设计主题课型
5、6月xxxx县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小组组织评选,评出等第奖。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范文2
一、主题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二、具体要求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必须是本人认真设计的真实成果。在设计中要求做到《标准》、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符合学生及小学学科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
改革精神,突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特色。
1.特色教学设计应以课堂活动事实为基础,贴近学生,具有可行性。
2.特色教学设计应对课堂活动作出具体叙述,能够体现出教学思想、教学观点、教学原则和有特色的教育技能。
3.所有报送的课堂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稿件文责自负,严禁抄袭,一经举报或被发现抄袭者,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进行通报。
4.教学设计封面页请提供以下信息:课题、年级、作者姓名、工作单位、
5.内容格式不作统一规定,但一般应包括(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准备(4)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等。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范文3
一、活动背景
为促进教师对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活动宗旨,开展语文组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标
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探索教法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三、参赛对象
一年级语文全体老师
四、参赛要求
1、选题要求: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空白课时进行比赛,本次比赛课题定为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比尾巴》。
2、内容要求
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教材分析。所选教材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选择该教材的依据和实际教学效果;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体系;本课时所讲授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等。
第二、本课时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
第三、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分析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并说明依据。
第四、教法和学法。说明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依据。
第五、教学过程安排。
第六、板书设计。
3、其他要求
(1)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说明所设计教学环节的意图及理论依据。
(2)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体现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