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和后记【通用3篇】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和后记 篇一
教学实录
今天,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展示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主题是“是否应该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这个辩论赛是由两个小儿进行的,他们是班级里最活跃和善于辩论的学生。
在辩论开始前,我给他们一些指导,让他们了解辩论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我告诉他们辩论是一种尊重对方观点的讨论方式,需要有逻辑、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有力地反驳对方。我还提醒他们要注意语言的礼貌性,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言辞。
辩论开始后,两个小儿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小儿认为学生应该被允许使用手机,他认为手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学习效率。他还提到了手机可以作为紧急联系工具,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性。另一个小儿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手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他也提到了手机使用过多可能导致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身心健康。
两个小儿的辩论非常激烈,他们互相反驳,提出了各自的证据和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辩论技巧很成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和事实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还能够准确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并能够有力地反驳。
在辩论结束后,我对两个小儿进行了评价和点评。我赞扬他们的辩论技巧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指出了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告诉他们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争胜负,而是为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我还提醒他们要注意语言的礼貌性,不能使用攻击性的言辞。
通过这次辩论赛,我发现两个小儿的辩论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理解和尊重对方的观点,并能够有力地反驳。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有帮助的。
后记
这次辩论赛给了我很多启示。我意识到辩论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辩论,学生能够学会理性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能够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还意识到辩论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和引导。在辩论开始前,我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些指导和规则,让他们知道辩论的目的和要求。在辩论过程中,我及时给予学生们反馈和点评,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在辩论结束后,我总结了这次辩论的经验和教训,并给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建议。
总的来说,这次辩论赛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教学实践。学生们通过辩论学会了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了用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我相信这次辩论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和后记 篇三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和后记
《两小儿辩日》一文教学实录和后记
梁增红 发表
《两小儿辩日》在教材中是属于“诵读欣赏”。所谓“诵读欣赏”,我们的处理往往都是由学生自
己诵读。基于初一学生古文功底比较薄弱,而且也没有多少课外阅读古文的可能的状况,我决定还
是用一节课时间来教学。
在结合注释解决翻译后,我请同学们结合文章来探讨这篇短小的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下面是
师生一起讨论片断。
生1: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片面地看待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我从文章后面的补充介绍中知道的。
同学们笑了。
师:他们的片面表现在哪里?
生:沉默。
师: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生2:一个是从冷热的角度来片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一个是从大小的角度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
。所以,二者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
师:对,他们的标准是不一样,所以判断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叫——
生齐答:盲人摸象。
师:能否结合其他的语句来看看,还有什么启发?
生3:我从两个小孩的辩斗情形中看出,小孩子就是天真,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师:是的,他们喜欢把自己的观察到的东西直接说出来。那么,他们的说法正确吗?
生齐答:不正确。
师:为什么呢?
生4:因为当时的科学水平还不发达,有些认识就是错误的。比如,根据现在的科学观察,太阳是恒
星,并不是一会儿离地球远,一会儿离地球近。之所以出现冷热和大小,是因为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所造成。
师:同学的地理知识真不少。由于当时科学研究还不足以告诉人们这个真理,所以有些错误的认识
也是正常的。所以,即使是大圣人孔子,也有自己的不足。这正验了那句话——
生齐答: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生5:我从孔子的'“不能决也”,可以看出孔子还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老老实实
地承认自己的不懂。
师:《论语》中有一句话,正表明了孔子对学习的正确态度,是——
生齐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师:那么,后来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是不是就真的说明孔子的智慧并不多呢?
生6:不是,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定有自己的不知道的地方,关键是要能知道自己的不知
道。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师:作为老师,我很敬佩我们的这位教育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至今还启发着我。我也有很多不
懂的知识,同学们如果愿意,在我不懂的地方多帮助我,让我们一起进步。还有其它的看法吗?
生6:我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问题要敢于思考,即使暂时得不出正
确结论也没关系,自有后来人,但是,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师:好,虽有有些问题我们一时无法解决,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障碍和懒于思考的借口,
而应该去积极探索。相信,经过努力,我们会越来越逼近真理的。
讨论至此,我和同学一起回顾了刚才的情形,并作了总结。这篇短小的文章,可谓微言大义,至少
,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些启发:一是对待知识要有正确的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二是看
待问题要力求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而不能局限于一个方面,否则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三是判
断一个事物要使用同一个标准,就像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不能跟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一样;四是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要善于取长补短;五是要面对问题要学会思考。
这个教学片段中,我和学生经历一个思维激荡、碰撞的过程,闪现出不少的火花,我认为最重要的
一个收获是,虽然编者在文章后面附上一段文字做了解释,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却没有被这个“
课本”上的现成的答案所局限而死搬硬套,迷信书本,墨守陈规,而是结合文章阐述了自己的不同
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理有据,很有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还能旁征博引,用俗语
、已经学过的名句和课外积累的名句来相互验证自己的思考,促进了学生已有知识的灵活运用。我
们常说,一个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静态的文
本本身并不具有意义,所有的意义是由作者和读者一起建构起来的。学生在深入文本的解读之后,读出了各种各样的意义,从而使得文本的内
涵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