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毛细现象》教学实录【精选3篇】
小学科学《毛细现象》教学实录 篇一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学实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的实验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下面就以小学科学《毛细现象》为例,来记录一次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了解毛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观察和描述毛细现象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玻璃管、水、纸巾。
2. 实验步骤:准备一根玻璃管,用一张纸巾将一端封住,然后将另一端放进水中,观察水在玻璃管中的表现。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一下水的性质,引出毛细现象的概念。
2. 实验操作:老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并简要介绍实验步骤。
3. 学生操作: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依次进行实验操作。
4.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用笔和纸记录下来。
5. 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毛细现象的结论。
6. 拓展应用: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毛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7. 总结反思: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对毛细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的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毛细现象》教学实录 篇二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学实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的实验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下面就以小学科学《毛细现象》为例,来记录一次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了解毛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观察和描述毛细现象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玻璃管、水、纸巾。
2. 实验步骤:准备一根玻璃管,用一张纸巾将一端封住,然后将另一端放进水中,观察水在玻璃管中的表现。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一下水的性质,引出毛细现象的概念。
2. 实验操作:老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并简要介绍实验步骤。
3. 学生操作: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依次进行实验操作。
4.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用笔和纸记录下来。
5. 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毛细现象的结论。
6. 拓展应用: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毛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7. 总结反思: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对毛细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的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毛细现象》教学实录 篇三
小学科学《毛细现象》教学实录
观察现象引出问题
师:我们以前曾经多次研究过水,谁能说说水有哪些性质?
生:水是一种液体。
生: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
生:水有力量。
师:另外我们还知道水能溶解别的物体、水能由高处往低处流等等。今天,我们提高实验来研究水的一个新的有趣的现象。在同学们的桌子上有一个装了红水的托盘,在水中加上红色是为了让实验更明显。旁边的架子上夹了一张餐巾纸,等一会儿我说“开始”,每个小组的1号同学就用手把餐巾纸往托盘里轻轻一拨,让纸的下端浸在水
里,大家一起仔细观察,看知有什么变化。当我说“停”的时候,1号同学就把纸拨出来,开始。(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预期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观察到“水能沿着像餐巾纸这样的物体自动上升”。)
(评:这段活动的内容是实验观察,开始的那段话似无必要,即使要讲也可在认识了毛细现象之后视情况而定,毕竟只有40分钟。“看纸有什么变化”这句话这样说的结果,可从学生的发言看出,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到纸的变化上,所以不如说“有什么现象发生”。)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现象给同学们讲一下?
生:餐巾纸变红了。
生:餐巾纸挨到水后变红了,也变薄了。
生:餐巾纸拉长了。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现象,餐巾纸变红是因为水上升了,我们今天专门研究一下红水上升的现象。谁能把餐巾纸慢慢变红的过程给同学们讲一下?
(评:学生没有说到水沿着餐巾纸上升,老师有点着急,代替学生认识的情况在一急之下发生了。毕竟有教学经验,很快找到了好的指导办法:让学生说变化过程。)
生:水一接触餐巾纸的底部,水就被餐巾纸吸上来了。
生:水慢慢渗上去了。
生:水顺着餐巾纸上的毛一层搭一层地渗上去了。
师:我把一个小组的餐巾纸拿上来,贴在黑板上,大家都看一看。
(教师取一个小组的餐巾纸贴在黑板上)
作出假设性解释
师:我们都知道水是往下流的,可现在水却自己往上爬了,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思考)是不是与纸的特点有关系呢?
生:纸有吸水的特点。
生:纸上有细毛。
生:可能与纸上有孔有关系。
生:与纸上的细丝有关系。
(教师一一板书)
(评:发现教师这一次发言:第一句话说得很生动,把“往下流”和“往上爬”对比地说,也很有必要。由这一句画龙点睛的话,引出的第一问恰到好处。但学生稍一沉默,老师又性急了,由此引出的第二问,多少又犯了代替学生认识的毛病,于是学生就顺着这一问发言,四个学生都说纸。传统的教学习惯中,教师有一种心理:希望一问就答,并且一答就对。于是常常把提问设计得很细,细到学生不用动脑筋,随口就能答。这种心理对发展学生思维非常不利。倘若老师不提后一问,让学生在这项活动中经历从说不清楚到说清楚的过程,会更有意义。)
师:我们下面就来研究一下是不是与这些特点有关系。你们想想看,除了餐巾纸外,还有什么物体也能让水自动地往上爬?
生:抽水机、水泵、宣纸、皱纹纸、海绵、手帕、毛巾、棉花、注射器、衣服、吸管、滴管、洗耳球等等。
(评:出现这种情况:学生说到水泵、注射器,你怎么办?显然老师当时来不及想出合适的办法。这种情况教学中经常出现,对当时的学习没有直接影响又难于弄清楚的问题,可以让它过去。这个学生所说的问题不难解决:可以把“球”踢给学生,让这个学生或别的学生想一想,“是自动上升吗”,或把注射器的吸水同水自动沿餐巾纸上爬作比较,相同吗?)
师:我们再想想看,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不能够让水自动往上爬的?
生:牛皮纸、铁、硬纸板、玻璃瓶子、一般的白纸、蜡纸、雨衣、塑料等。
(教师一一板书)
(评:学生说到牛皮纸、硬纸板、白纸,出现了指导学生推理认识的极好机会。传统的教学中让学生发言,只是一种姿态。现在要求教师切实注意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认识的实际指导学生认识。)
师:你们为什么认为这些材料都能让水往上爬?(手指着黑板上水能上爬的材料)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能吸水。
生:都有细毛。
生:不是,都是管状物。
生:它们都有孔。
(老师一一板书在那些物体下面)
师:这些不能让让水往上爬的材料(手指黑板上的板书)有什么共同特点没有?
生:它们都不能吸水。
生:它们不怕水。
生:表面很光滑。
生:没孔。
生:没有细毛。
(评:这段做出假设的活动很精彩,让学生列举同类物体,教师一一记录,又让学生分别说明两类物体的相同点。做出假设是本课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环节,由餐巾纸类推及其它,展开思维是很有必的.要。)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猜测,到底是不是这样。(学生插语:用实验来证明。)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架子,上面挂着一些材料,(教师一一介绍)和我们刚才列举的材料很多是相符的,我们现在就用它们来研究水的上爬现象。请2号同学从桌子下面拿出这些材料,将架子夹住托盘两边,材料下端浸入水里,然后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同学们纷纷议论有的上爬了,有的没有上爬。通过对比实验、分析,预期使学生认识到“孔隙”是水自动上升的必要条件。)
师:请同学们把材料按能让水上爬的和不能让水上爬的分别放在两边。
师:停。同学们汇报哪些材料让水上爬了?
生:有彩色笔芯、木头、布、装土的试管、玻璃片夹着塑料片、玻璃片夹着铁片、还有两块玻璃片夹在一起。
(教师板书记录)
师:再看看哪些是不能让水上爬的。
生:有实心的玻璃管(学生插言:就是玻璃棒)、铁片、塑料片、还有一块玻璃片。
(教师板书记录)
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材料让水在它们的什么地方上爬?
生:中间。
师:外面爬了没有?
生:没有。
师:这些材料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有孔。
生:都有空隙。
师:你们把有孔和有缝合起来叫做“空隙”。这个说法很好,就用这个说法。
师:这些不能让水上爬的材料,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都是实心的。
师:也就是说————
生:没有空隙。
师:为什么一片玻璃不能让水上爬,两片玻璃合起来就能让水上爬了?
生:因为一片玻璃中间没有空隙,两片玻璃夹起来中间有缝隙。
师:想一想,餐巾纸、木头能让水上爬,那它们也应该有……
生:有空隙。
师:那我们实验前预测的水能上爬的条件中哪些是不对的?
生:管状物不对。
生:让水往上爬的都是有空隙的,不一定都是管状物。
师:开始预测不能上爬的原因时说这些材料都“硬”,对不对?
生:不对,玻璃管很硬,它也能让水往上爬。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能让水往上爬的材料中一定有什么?
生:有空隙。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实验的结果说出来?
生:水能沿着有空隙的物体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