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实录及反思(通用3篇)
《风筝》教学实录及反思 篇一
在教学中,我们选择了《风筝》作为课文进行教学。该课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短篇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阿里和哈桑之间的友谊与背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困境。以下是我们的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实录: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风筝的好奇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基础的理解问题,如主要人物是谁,故事发生在哪里等。
3. 分析人物: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阿里和哈桑的性格特点,并找出故事中他们的行为和冲突。
4. 道德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哈桑为何选择了保护风筝而不是自己,以及阿里为何选择了沉默。通过讨论,促使学生思考道德选择的复杂性和困境。
5.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阿里的角度写一篇日记,表达他的内心矛盾和冲突。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情节和词汇,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6. 分享和反思: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对彼此的写作给予反馈。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思考他们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是否有所提高。
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风筝》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人物性格和道德选择,我们成功地引发了学生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同时,写作练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环节存在理解困难,需要更多的辅导和指导。其次,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有时候缺乏自信,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指导。此外,我们也意识到在导入环节中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相关视频或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实录和反思表明,通过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人性和道德问题,并结合写作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风筝》教学实录及反思 篇二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选择了《风筝》这篇短篇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阿里和哈桑之间的友谊和背叛,这个故事引发了学生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以下是我们的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实录: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小时候玩过风筝吗?风筝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基础的理解问题,如故事发生在哪里,主要人物是谁等。
3. 讨论人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阿里和哈桑的性格特点,并找出故事中他们的行为和冲突。
4. 道德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哈桑为何选择了保护风筝而不是自己,以及阿里为何选择了沉默。通过讨论,促使学生思考道德选择的复杂性和困境。
5.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阿里的角度写一篇日记,表达他的内心矛盾和冲突。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情节和词汇,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6. 分享和反思: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对彼此的写作给予反馈。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思考他们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是否有所提高。
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风筝》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在写作练习中展示了较好的表达能力。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环节存在理解困难,需要更多的辅导和指导。其次,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有时候缺乏自信,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指导。此外,在导入环节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相关视频或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实录和反思表明,通过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人性和道德问题,并结合写作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风筝》教学实录及反思 篇三
关于《风筝》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而本文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前可布置学生从网上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以便课上交流。“网络资源促进中学生阅读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在本校已进行了半年,因此学生大多能从网上快捷地获取资料。
运用多媒体手段激情引趣,以情感角度切入,运用“复线并行”的结构组织教学,“说”、“读”、“演”、“解”,将多种能力的训练渗透其中。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解放其思想和个性,改变以接受为主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或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同时,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审美的重塑与提高。
〖课前准备
学生:
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划出难解词句,并制成的问题卡片。
2、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制成卡片,准备交流。
教师: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广泛搜集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教学步骤(本课设计为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电脑课件展示:儿歌 MTV《三月三》(苏红演唱)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有声有形,唤起美好回忆)
2、学生用美的语言描绘自己放风筝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
4、电脑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对照资料卡片,自由朗读,初步了解鲁迅。
二、整体感知
1、课件展示,课文配乐配图朗读。
2、复述故事,注意记叙的要素。
3、课件显示问题组:写了哪两件事?为什么“我”不让小兄弟放风筝?事隔二十多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针对学生的复述内容提问,进一步感知全文。)
三、合作探讨
1、以合作学习小组(每组4~5人)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进行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引导、点拔、补充。
2、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尚未解决的难题在老师的启发下集体解析,深入理解。
3、课件展示部分参考答案。
(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四、深入理解
1、自主品析、研讨。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分析鉴赏,老师当好穿插引导的中介,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对他们的见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扬。)
2、合作表演。
(通过表演、了解人物,理解内容,为感悟主题做准备)
3、感悟主旨。
⑴ 本文意蕴丰富,可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
⑵ 想象虚拟空间,穿越历史,与文中人物对话,加深主题的理解。
五、课外拓展
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
2、练笔(文后练习四)
【精彩片断】
师:自由朗读第3、4段,说说小兄弟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说明他酷爱风筝。
生:“惊呼”、“跳跃”说明他天真活泼。
师:这里还可以看出他热切向往放风筝。
生:“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害怕兄长,软弱,胆小。
生:他做蝴蝶风筝说明他心灵手巧。
生:“多病,瘦得不堪”说明小弟体弱多病。
师:“体弱多病”该怎么办?
生:该多照顾。
生:该多锻练,比如说去放风筝。我爸爸是医生,他说多参加户外活动,能提高抵抗力,对健康有益。
师:大家说得好极了,谁能总结一下小弟的形象特点?
生:天真、活泼、聪明、瘦弱。
生:可爱,……又可怜。
师:为什么说可怜?
生:他身体不好。
生:我觉得最可怜的是他痴迷风筝,却只能“呆看着”,而且“苦心孤诣”制作的风筝却被残暴地毁掉了。
师:说得真精彩,文章越是把小弟写得可怜,就越反衬了“我”感情重负的力量。那“我”在这部分里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古板,连看风筝都认为“可鄙”。
生:粗暴、野蛮、残酷。
生:非常专制,凶神恶煞。
生:我不同意用这些词,因为作者只希望小弟读书,不玩风筝,他是为小弟好。
师:“我”是风筝的毁坏者,更是精神的虐杀者。因为“我”毁掉的不只是一个风筝,更残酷地扼杀了儿童好玩的天性。虽然他的立场是好的,结果却很糟糕,我说的这些大家同意吗?
生:我也觉得他是好心干了坏事。
师:看来“我”还不是“罪魁祸首”?那真正的“凶手”是谁呢?
生:……
师:那大家讨论一下吧。
(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或许一经思维碰撞,难题倾刻瓦解。)
生:大概是封建思想吧。
师:对,“我”当时也是一个少年,平时受封建思想的熏陶,耳濡目染以至潜移默化,思想受到毒害而不自知,才做出这样的事。因此,“我”也是一名受害者,而封建礼教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这是时代和历史的悲剧。
……
(学生表演看风筝,毁风筝,当面悔过这三个情节,以合作形式多角度解析主题,课件展示结果。)
师:大家还有话想对文中的“我”说吗?
生:古人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你有错就改,严于自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这不是你的错,都是社会惹的祸。
生:其实你对小弟非常关心爱护,非常希望他能专心读书。因此,他不会怪你的,你就不要一直悲哀下去了。
生:幸好我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然我就不会成为我班的“风筝之王”了。
生:我要把你的事告诉我爸,希望他双休日别老是把我关在家里。
……
【教学反思】
这堂课虽过去半年多了,但至今仍历历在目。在备课阶段,我查阅了不少网络资料,参考了多个教案,而记忆最深的课堂表演却纯属突发奇思。在品析第三自然段时,看到一个瘦小的后进生又分神了,正凝神望着窗外盘旋的鸽子。那神情,与文中“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多么地相似。我便即兴导演了一出看风筝,毁风筝和当面悔过的课本剧,由该生充当“小弟”。学生立刻群情高涨,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投到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虽缺乏对话,凭神态和动作表演,难度较大,但学生们还是出色的表演了全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加深了思考和理解,并有所体验和感悟。我想,单凭教师讲解,语言再多也收不到这种效果。那天,下课很久了,还有些学生围着老师,久久不肯离去。
设置问题卡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而问题意识的养成,首先必须树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得以解放。本堂课中,学生卡片上的问题丰富,但小组讨论时,有部分学生缘于胆怯或虚荣,不肯将问题示于众人。加上课文部分语言的时代差异和晦涩深奥,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无疑难度太大。因此,在合作探究时,表面气氛活泼,也有少量精彩分析,但实际收效未能尽如人意。
【专家点评】
这是一堂初一年级的课,基本达到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泼,学生表现也很精彩,可以说,这堂课是比较成功的。其一,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上课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其二、突出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全无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训导式教学,营造了民主、平等、自由、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对话富有活力和创意。这符合现代阅读理念的要求,使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又得到精神的熏陶,而这一点,恰恰是许多老师忽略了的。当然,本堂课并非绝无瑕疵。这一学段的阅读尤其要重视阅读习惯地培养。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本课中虽有听录音默读,自由朗读等,但形式和分量仍显不足。因此,课堂中有不少学生因阅读不够而缺乏对文本的熟悉。透过课堂的表面繁荣,可滤出不少的“滥竽充数”者。这一点,教者当注意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