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机械效率和功率》教学设计(实用3篇)
《功机械效率和功率》教学设计 篇一
导入部分: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功和功率这两个概念。那么,你知道功机械效率和功率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
1. 理解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
2. 掌握计算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内容:
1. 功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应用场景。
学习过程:
1. 功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功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做的有效功与所耗的总功之比,用η表示。计算公式为:η = 有效功 ÷ 总功。
例如,一台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做的有效功为500J,所耗的总功为800J,那么功机械效率为:η = 500J ÷ 800J = 0.625。
2.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用P表示。计算公式为:P = W ÷ t。
其中,W为所做的功,单位是焦耳(J);t为所用的时间,单位是秒(s)。
例如,一台机械设备在1分钟内所做的功为300J,那么功率为:P = 300J ÷ 60s = 5W。
3. 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应用场景:
功机械效率和功率常常用于评价和比较不同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应用。比如,我们购买电动车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车型的功机械效率和功率来选择性能更好的车辆;在使用家电时,可以通过功机械效率和功率来判断能源消耗情况,选择更节能的产品。
总结部分: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了解到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价和比较不同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能力,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节能和环保地使用电器。下次在购买机械设备或者使用电器时,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功机械效率和功率》教学设计 篇二
导入部分: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功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1. 理解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关系;
2. 掌握提高功机械效率的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相关的问题。
学习内容:
1. 功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关系;
2. 提高功机械效率的方法;
3. 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
1. 功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关系:
功机械效率和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功率越大,功机械效率越高;功率越小,功机械效率越低。这是因为功机械效率是有效功和总功之比,而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当功率增大时,即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有效功增多,功机械效率也就相应增大。
2. 提高功机械效率的方法:
(1) 减小摩擦损失: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可以采取减小接触面积、改善润滑条件等方法,减小摩擦损失,提高功机械效率。
(2) 减小空气阻力:在设计和使用飞行器、车辆等机械设备时,可以采取改变外形、减小空气阻力等方法,减小空气阻力对机械设备运动的影响,提高功机械效率。
(3) 优化能量转换: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合理的传动方式、减小能量转换损失等方法,优化能量转换过程,提高功机械效率。
3. 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在实际中的应用:
功机械效率和功率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我们在购买电动车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车型的功机械效率和功率来选择性能更好的车辆;在设计机械设备时,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能量转换来提高功机械效率;在使用家电时,可以通过功机械效率和功率来判断能源消耗情况,选择更节能的产品。
总结部分:
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功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功机械效率的方法。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价和比较不同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加节能和环保地使用机械设备。下次在购买机械设备或者使用电器时,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并为节能减排贡献一份力量。
《功机械效率和功率》教学设计 篇三
《功机械效率和功率》教学设计
中考是初中学生的一个转折阶段,中考复习也就是这个阶段中重要的一环,每位学生都想在有限的中考复习时间里迅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作为老师,对于如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技能化,是我们经常面临和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功 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复习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中考命题规律和趋势】
功,机械效率,功率的知识是力学的重点章节,也是中考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近几年考试情况来看,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功和功率的理解和计算。2.机械效率的计算。预计机械效率和电现象,热现象的综合应用是2011年的主要命题方向。考查的题型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探究题。所占的比例一般为10—12分。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深刻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明确功的公式, 掌握功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机械效率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什么是功率以及怎样计算功率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编自答自导以及师生互动过程来达到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 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
念。【设计思想】
这节课,我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复习的。一是基础知识的复习,二是应用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本人试图通过努力,能够探索出全新的复习课模式。根据本部分中的知识特点,采用了由学生“自编,自答,自导,”的一种复习模式,试图将所有知识点融入于一个探究性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编题,自己解答,自己导出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复习课上也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自编,自答,自导”法,启发法,习题巩固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复习
【展示材料一】:看完图后,请学生编一道题,请另一同学作答,再请以学生导出该题涉及到得物理知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展示材料二】:把重为100N物体A从M举高到N,举高3米,想想你有哪些方法?
同学们的回答可能有以下情况:1.直接用手提。2.使用定滑轮。3.使用动滑轮。4.使用杠杆。5.使用斜面。6.使用滑轮组。
这时,可以问学生使用这些机械分别有什么好处。使用这些机械可以省功吗?
接下来,以滑轮组和斜面为例,一起来探究;
滑轮组: (1)已知G=100N,h=3米,补充一个条件:F=60N , 请自编一道题?
(2)在第(1)问的基础上,又补充一个条件,物体从M举高到N用了10秒,,你又能编一道什么题?
(3)若物体的重力变为200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何变化?
(4)若把滑轮组改为水平拉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怎样求?
斜面: 已知物体重G=100N,举高h=3米。
(1)补充条件:拉力F= 80N,斜面长L=6m , 请编一道题?
(2)在第(1)问的基础上,又补充一个条件: 你又能求出什么物理量?
(3)若斜面的高度不变,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则斜面越陡,斜面的机械效率如何变化?
在学生自编自答自导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出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设计目的`:以材料为线索,引导学生编题,答题,同时导出相应的知识点,把平时所学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物理概念公式的理解。)
二:中考题赏析
课件展示,主要采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以便于检测本节课的复习效果。(以以往中考题为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挑战中考:学生的课外练习。
【板书设计:】
一、1、功的概念: 2、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3、功的计算公式: 4、功的单位
二、1、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含义: 2、机械效率:
三、1、功率:
2、影响做功快慢的因素有: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3、单位: 4、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