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实用5篇】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设计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记忆和运用7的乘法口诀。

2.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份《7的乘法口诀》的教材,并将其放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

2. 教师准备一些小黑板和粉笔,以便学生在小黑板上进行练习和演算。

3. 教师准备一些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的问题来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你们知道7的乘法口诀是什么吗?有谁能够快速准确地说出来?”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并告诉他们今天的课程就是要学习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Step 2:学习口诀

教师可以将口诀分成几个部分,逐步教给学生。首先,教师可以教给学生7乘以1、2、3的口诀,让学生反复跟读。然后,教师可以教给学生7乘以4、5、6的口诀,同样让学生反复跟读。最后,教师可以教给学生7乘以7、8、9的口诀,并让学生进行跟读和默写。

Step 3:练习演算

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小黑板和粉笔,在小黑板上进行乘法口诀的演算练习。教师可以出示一些乘法题目,例如7乘以3等,然后让学生在小黑板上演算并给出答案。教师可以逐个检查学生的答案,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Step 4: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发放一些练习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练习题可以包括口算题、填空题、选择题等,以检验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

Step 5:总结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特点。同时,教师可以强调乘法口诀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设计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特点。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实际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乘法口诀的例子,并将其放在黑板上供学生观看和思考。

2. 教师准备一些习题,以巩固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些乘法口诀的例子,并让学生观看和思考。例如,7乘以1等于7,7乘以2等于14,7乘以3等于21等。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Step 2:探究规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乘法口诀的例子,然后让学生尝试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特点。例如,7乘以任意一个数字,结果的个位数都是7,并且十位数是这个数字本身。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慢慢理解和掌握乘法口诀的规律。

Step 3:灵活运用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计算的例子,让他们灵活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个问题:“小明买了7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35元,他一共支付了多少钱?”学生可以利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得出结果是245元。

Step 4: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发放一些习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习题可以包括口算题、填空题、应用题等,以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Step 5:总结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特点。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并告诉他们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总结,归纳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记住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关的乘法计算。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验自编口诀成功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练一练第3题用的算式和卡片。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谈话,交流学生见过的瓢虫,然后通过课件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关瓢虫的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瓢虫吗?说一说: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过瓢虫?是什么样子的?

  让有实际经历的学生充分交流。然后,放介绍瓢虫的课件资料。

  2.让学生观察素材上的情景图,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哪些数学信息?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信息的机会。

  师:通过大家讨论、看课件,我们知道了瓢虫是一种昆虫。全球大约有5000种。瓢虫身上的色彩及花纹各有不同。其中有一种瓢虫因为它身上有七个黑点,所以叫做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一种益虫。我们一定要爱护它们。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页上的图。

  学生翻书看图。

  师:观察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图上画的有瓢虫、丝瓜(可能有人说黄瓜)和瓜叶等。

  ●每只瓢虫的身上都有七个点。

  ●都是七星瓢虫,一个叶子上有2只七星瓢虫,一个叶子上有3只七星瓢虫,还有两个叶子上各有一只瓢虫。

  ●瓜叶上一共有7只瓢虫。

  ●有两根丝瓜。

  二、合作学习

  1.师生共同完成7×1的算式和“一七得七”的口诀。然后教师提出小组合作,总结7的乘法口决的要求。要给学生充分讨论合作的时间。

  师:我们已经学过2~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就利用七星瓢虫身上的七个星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想一想:1只瓢虫身上有七个点,写成乘法算式是7×1,口诀是什么?

  生:一七得七。

  师:对,那么2只瓢虫身上有几个点?怎样列乘法算式?可以总结出什么口诀?3只瓢虫身上一共有多少个点?4只、5只、6只、7只呢?现在请小组合作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各组写出的算式和编出的口诀。一个小组说,其它组可补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见。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教师随机板书并给予正确引导。

  师:哪组同学想把你们整理的乘法算式和口诀汇报给大家听?

  学生说时,教师板书。

  生:我们根据2只瓢虫14个星,列出乘法算式:7×2=14,口诀:二七一十四。

  师:哪个组有不同意见?

  生:我们组先写出7+7=14,再写出7×2=14,最后总结出口诀:二七一十四。

  师:都可以先写出加法等式,可以直观看到2只瓢虫一共有14个黑点,直接写出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结合学生的交流,完成板书。

  3.观察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说一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然后讨论一下如果总结某一句口诀该怎么办?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弄清每句口诀的来源。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大家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吗?赶快用掌声把她请出来吧!(课件出示:白雪公主)她的好朋友是谁?(七个小矮人)今天是白雪公主的生日,小矮人们想邀请小朋友一起为白雪公主唱支生日歌,愿意吗?(课件:小矮人们联欢的场景,并配上“生日快乐”音乐)。

  看,细心的小矮人们也为白雪公主准备了像老师这样的小礼物,出示袋装的七巧板。(介绍七巧板)

  2、聪明的小矮人每人都用自己的七巧板拼了一个美丽的图案送给白雪公主。老师悄悄地把他们拿到我们的课堂上了。(出示七个图案)。

  3、白雪公主收到礼物,非常高兴,可是她想知道小矮人一共送了多少个图形,大家有办法帮帮她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活动一:探究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1、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先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可跟同桌交流交流。

  2、组织汇报交流,师板书。

  7+7+7+7+7+7+7+7=

  7×7=

  3、哪种方法简单?(乘法)。想知道7×7等于多少,就要用到乘法口诀,引出本节数学课题: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4、讨论交流,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解决了白雪公主的难题,大家真厉害。

  活动二:交流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

  1、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觉得哪句最好记?是怎么记的?有没有觉得不好记的?谁来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他?

  2、生交流方法。

  3、用刚才介绍的好方法再记一遍。

  4、请“小老师”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摆学具、动作等表示一个乘法口诀,有困难可找小伙伴一起研究,也可请老师参加。

  5、“猜一猜”游戏。(一个学生说表示的方式与内容,另一个学生猜猜是哪句口诀。)

  6、师:“7的乘法口诀”都记住了吗?一起背给小公主听听吧!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游戏:变魔术。(看口诀说算式,看算式说口诀)

  2、当邮递员送信。

  3、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的呢?

  (1)出示古诗《赠刘景文》。

  (2)生想:一个星期有7天,两个星期…

  (3)有一种昆虫和7有关。(七星瓢虫)仿照数青蛙,我们一起数数七星瓢虫:一只瓢虫一张嘴,七个星星六条腿。

  四、小结。

  这节课你开心吗?最开心的是什么?还想说些什么?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科书第72页7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口诀是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作用。本节课重点是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口决在数量上和数目上有所增大,记忆难度增加,解决问题,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困难。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基础和经验,在把握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灵活地使用,合理的挖掘教学资源,才能凸显课堂实效性,彰显课堂精彩和活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对7的乘法口诀的验证过程,加深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对7的乘法口诀记忆较为熟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新知的质疑、探究、验证、类推以及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对7的乘法口诀验证方法的探究。

  2、计算和应用。

  【课前准备】

预习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练习:1~6的乘法

  二、新授

  1、通过预习你知道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是哪几句?

  2、那你知道这些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谁能用这些图片,边摆边说?

  发现:口诀的前2个字表示几个几,后面表示它们是多少?

  3、观察口诀,你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后一句口诀总比前面的一句多7。

  可以应用这样的规律帮助大家记忆7的乘法口诀。

  4、记忆7的乘法口诀。

  师生对口令、生生同位对口令。

  5、应用口诀

  (1)转转盘,转到7乘几,口算并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2)大家一起做。数学书P73的第2、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括号应填几:

  ()×7=287×()=77×()=49……

  (4)看图列式

  (5)解决问题

  ①每人每天需要喝6杯水,一星期需要几杯水?

  ②每天有7节课,一星期一共上多少节课?

  ③同学们做队列表演,排成6行,每行7人,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其中男同学有24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

  (6)趣味练习:

  (7)数学游戏:乘法扑克

相关文章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通用6篇】

教学反思是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对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下面是yjbys小编带来的关于《秋天的雨》的教学反思,有需要的老师可以看一看,更多内容欢...
教学资料2017-05-09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通用6篇】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通用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昼、耘”2个生字,会写“昼、耘、绩”3个字。正确读写“耘田”1个词语。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资料2017-01-03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通用3篇】

狮子和鹿课后反思(精选3篇)

这节课因是自读课,所以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已读,要求读准读通,读出问题,读出自已的感受,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读后,让学生说说自已的启示,并根据课文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讲一讲。学生各自发表了意见,...
教学资料2015-07-01
狮子和鹿课后反思(精选3篇)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彩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2012-06-03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彩6篇)

小学语文《海上日出》课堂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海上日出》课堂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供...
教学资料2017-07-04
小学语文《海上日出》课堂教学设计【精选5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素材(精简3篇)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准备】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
教学资料2016-09-08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素材(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