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优质3篇)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篇一
【导语】
《三国演义》中有一则关于曹冲称象的故事,曹操的儿子曹冲在短短几秒钟内就能准确地称出一只大象的重量。这个故事展示了曹冲聪明机智的一面,也启发了人们对于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培养学生对于故事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三国演义》故事书。
2. 大象的图片或模型。
3. 钱币或其他物品。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大象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他是怎么算出大象的重量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 阅读故事: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曹冲称象的故事,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3. 观察和分析:给学生展示一些物品,例如钱币、水果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品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能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解决问题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4. 判断和推理:给学生一些逻辑推理的问题,例如:“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几?”“如果A比B轻,B比C重,那么A和C谁重?”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并与曹冲称象的故事进行联系。
5. 游戏活动:设计一个“曹冲称象”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观察和推理来猜测一个物品的重量,然后用天平进行称重,看哪个小组的猜测最接近实际重量。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如通过观察天气预测明天的天气,通过观察交通状况选择出行方式等。
2.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例如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判断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教学总结】
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和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同时,通过与曹冲称象的故事进行联系,学生也能够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篇二
【导语】
曹冲称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故事之一,它展示了曹冲聪明机智的一面,同时也启发了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
1. 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培养学生对于故事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4. 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1. 《三国演义》故事书。
2. 大象的图片或模型。
3. 钱币、水果等物品。
4. 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大象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他是怎么算出大象的重量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 阅读故事: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曹冲称象的故事,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3. 观察和分析:给学生展示一些物品,例如钱币、水果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品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能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解决问题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4. 判断和推理:给学生一些逻辑推理的问题,例如:“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几?”“如果A比B轻,B比C重,那么A和C谁重?”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并与曹冲称象的故事进行联系。
5.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讲解和讨论,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如通过观察天气预测明天的天气,通过观察交通状况选择出行方式等。
2.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例如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判断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3. 组织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例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传统乐曲等。
【教学总结】
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和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拓宽视野,培养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这些能力和价值观念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篇三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第一段写的是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段写的是这头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三段写的是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四段写的是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第五段写的是人们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在三、四自然段中,通过官员们与曹冲不同的称象方法的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把一个聪颖、质朴的儿童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自然段讲曹冲叙述的称象方法和步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曹冲的称象方法是用5句话说明的。第一句是总写。第二至第四句具体地写出了称象的方法,一句话就是一个步骤。文中通过“赶、沉、画、赶、装、沉、称”这几个动词的连用、准确、清楚地写出了称象过程,使学生理解曹冲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科学的称象方法。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曹冲称象的办法和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训练学生正确完整地回答问题和复述一件事的能力。
3、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懂得曹冲称象的过程和道理,使学生明白:爱动脑筋能成为聪明的人。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课的教学为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书写板书:6、曹冲称象。
(二)讲读课文。范读课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播放多媒体课件)
思考: 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些什么? 体会到了曹操什么样的心情?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并知道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把什么比作什么? 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2、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能知道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
3、理解“议论”在课文中的意思。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呢?读出议论的语气。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学生能够说出两句的不同之处。
(五)、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了哪几种称象的方法?用(––––)画出来。
2、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播放多媒体课件)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4、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最好?
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 。
(六)、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2、做实验突破难点。(播放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称象过程。
然后对学生可能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例如: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出的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们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七)、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
(学生回答:七岁。)(播放多媒体课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才:说明曹冲刚刚七岁,年纪很小。
(用船代秤,解决“提不动”的问题,用石代象解决宰象的问题,既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伤害大象,是一种科学的称象方法,与官员们笨拙的称象方法形成鲜明对比。)
曹冲才七岁的时候,就想出了这么好的称象方法,如果让你称象,你会用什么办法呢?同学们,曹冲只有七岁。按理说,大人们的经验应该比他丰富,可偏偏是他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了启发,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你可以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一说曹冲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吗?
(八)、总结全文。
1、曹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七岁的曹冲想办法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老师真心的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曹冲那样遇事多动脑筋,要勇于创新,做一个聪明的孩子。
(九)、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见附页。
(十)、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
称象
↙ ↘
官员们 曹冲
造大秤 象上船, 画线, 象上岸
宰大象 装石头,齐线,称石头
直摇头←曹操→点头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