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经典3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战国策》中的传世佳作《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学习邹忌的机智和智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教学内容:

1. 通过故事情节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分析邹忌的讽谏手法和言辞,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智慧和机智。

3. 分组讨论,学生模仿邹忌的讽谏手法,创作类似的讽谏文章。

4. 文学鉴赏,欣赏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战国策》中的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并询问学生对邹忌的了解和印象。

2. 教学

通过故事情节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背景和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3. 分析

分析邹忌的讽谏手法和言辞,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智慧和机智。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邹忌选择用讽刺的方式来劝谏齐王,他的讽刺是如何起到警示和启发作用的。

4. 模仿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问题,模仿邹忌的讽谏手法,创作类似的讽谏文章。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智慧,提供一些启示和示范。

5. 文学鉴赏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以选择一些与《邹忌讽齐王纳谏》相关的作品,如《孟母三迁》等,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智慧和道理。

6.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和鉴赏体验。鼓励学生思考,讨论邹忌的讽谏手法和思维方式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小组讽谏文章的创意和质量。

3. 学生对其他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历史文化景点,如邹忌墓等。

2.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文学比赛或活动,展示他们的创作才华和文学鉴赏能力。

3.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古代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战国策》中的传世佳作《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分析邹忌的讽谏手法和言辞,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3. 学习如何运用讽刺和讽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批评。

教学内容:

1. 通过故事情节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分析邹忌的讽谏手法和言辞,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智慧和机智。

3. 分组讨论,学生模仿邹忌的讽谏手法,批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不公平现象。

4.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讽刺和讽谏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1.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战国策》中的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并询问学生对邹忌的了解和印象。

2. 教学

通过故事情节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背景和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3. 分析

分析邹忌的讽谏手法和言辞,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智慧和机智。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邹忌选择用讽刺的方式来劝谏齐王,他的讽刺是如何起到警示和启发作用的。

4. 模仿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不公平现象,模仿邹忌的讽谏手法,用讽刺和讽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批评。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提供一些启示和示范。

5. 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讽刺和讽谏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体验和观点,并进行辩论和讨论。

6.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和批评体验。鼓励学生思考,讨论讽刺和讽谏的方式何时合适,如何运用在现实生活中。

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小组讽谏文章的创意和质量。

3. 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辩论比赛或活动,锻炼他们的辩证思维和辩论能力。

2.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运用讽刺和讽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批评。

3.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讽刺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篇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精选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一》,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教学目的]

  1. 继续学习文言中一些实词、虚词的用法。

  2.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道理和表明见解的方法。

  [教学重点] 文中出现的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 本文第二段邹忌以自己的事情设喻,劝说齐王纳谏是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 课内自读课文一课时可完成。

  [教学方法] 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过《封神榜》的肯定知道,在殷商时代,有一位大臣比干因进谏国君而被纣王剖心致死,像这样悲惨的结局足以使谏臣望而却步。但是,各朝各代仍有不少智勇双全的忠臣义士,为了国家的前途而勇于进谏,在那伴君如伴虎的时代游刃有余的生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邹忌,看看他是如何讽谏齐威王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的。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邹忌讽齐王纳谏》(着重号内容板书)

  二.相关知识介绍

  1.解题 参照注释⑴明确:邹忌是齐国人名。讽:是讽谏的意思,即用暗示、比喻之类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是接受、采纳。谏是臣子向国君提建议。全题合起来就是邹忌委婉地规劝齐王采纳臣民的意见。

  2.《战国策》初三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作过简介。可参照预习提示内容。

  注意: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与前面学的《史纪》(纪传体)、《资治通鉴》(编年体)不同。

  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学生齐读全文后自己理解其内容

  五.课文重点内容讲解

  教师串讲一段,请两名学生串讲两段,在此过程中将重点字、词、句随时讲解并板书。

  1.实词

  zhāo 早晨(名词)私人,自己(代词)

  朝cháo 朝廷(名词)私私下,偷偷的(形容词)

  cháo 朝见(动词)偏爱(动词)

  身长,长(形容词)古义是两个词:土地方圆

  修修建(动词)地方

  整治(动词)今义是一个名词

  2.虚词:莫:无定代词,指人。译为“没有谁”。弗:fú,否定副词,译为“不”。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认为……美”)

  B.形容词作动词 私我也(“偏爱”)

  C.名词作状语 面刺(当面)

  D.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4.句式

  A.固定句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这两句都是比较相关两项得失高下的选择句,是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其中(1)句中疑问代词“孰”由于受强调而被提前,是(2)句的倒装句。

  B.宾语前置 忌不自信(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

  C.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

  欲有求[于我]也(欲[于我]有求)皆以美[于徐公](皆以[于徐公]美)

  能湾讥[于市朝](能[于市朝]谤讥)皆朝[于齐](皆[于齐]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于朝廷]胜)

  D.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判断句

  (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式标志

  E.省略句 (邹忌)与(客人)坐谈

  (学生结合讲解再默读全文)

  六.课文难点内容分析

  紧扣题目,理解课文。首选设问文章开始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而写了什么内容?写的是由一件家庭琐事引起的联想,然后围绕这件家事展开提问:

  1.这件家事是什么?

  ――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所不同,注意揣摩各自的语气所含的感情色彩。

  问妻:我孰与徐公美?(亲昵)问妾:吾孰与徐公美?(严肃)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平淡)

  3.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色彩有明显差异。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热情地赞扬)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地位低微,拘谨,害怕)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逢迎应酬)

  4.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得出什么结论?

  ――他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从“忌不自信”……内容可知)。

  他思之的结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也。

  5.反复思考,分析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王进谏,而是将比美这件生活小事讲给齐王听,谈自己体会,然后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将妻、妾、客与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类比,推理委婉地进谏,得出一个结论:“蔽甚”。(这里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采用了设喻手法。)

  6.讽谏结果如何?

  ――最后齐王纳谏。文中写到齐王纳谏决心之大,行“三赏”朝廷内外出现了“三变”,使得“四国朝齐”。

  (板书着重号内容):

  邹忌——妻————妾————客

  私————畏————求讽

  齐王——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蔽甚设喻(委婉)

  三赏————广开言路

  纳三变————政治修明谏

  四国朝齐——国家强盛

  七.学习借鉴

  1.设喻手法 在今后生活学习中可借鉴,需注意的是设喻要精妙,比喻要切当。

  2.详略处理 写作时借鉴,注意该详的地方定要泼墨如水,该略的地方要惜墨如金。

  3.通过对话表现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文中的三问三答

  4.思想内容借鉴 文中的“纳谏除蔽”这种见解在当时有积极意义,虽然邹忌讽谏与齐王纳谏都是为巩固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进步。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应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培养多谋善断能力。

  八.总结全文

  九.作业设计(略)


相关文章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优选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2018-06-08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优选5篇】

二年级古诗之一《小儿垂钓》教学设计(通用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教学资料2014-02-04
二年级古诗之一《小儿垂钓》教学设计(通用3篇)

《鸡毛信》课后教学反思【优质3篇】

《鸡毛信》是“危急时刻”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片自读课文,在备课时我发现课文虽然很长,但是很符合孩子们的口味并且文中对人物的描写非常生动细腻,于是我想到了《一个苹果》和《“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设计思路,于是...
教学资料2018-04-06
《鸡毛信》课后教学反思【优质3篇】

little bee课后反思(实用3篇)

在开学的第一周,我们的小朋友基本上情绪比较稳定,所以我和班主任老师打算这个星期开始先教一段简单的英文儿歌,让小朋友熟悉下英语,喜欢英语。在星期四的第一堂课,我上了一节英语儿歌little bee, 儿...
教学资料2019-05-09
little bee课后反思(实用3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数学课后反思【精简3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笔算(包括不进位和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
教学资料2011-01-05
《两位数减两位数》数学课后反思【精简3篇】

《村居》语文课教材理解(优秀3篇)

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二、教材说明《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
教学资料2015-02-01
《村居》语文课教材理解(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