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学设计【经典6篇】

《元日》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杜甫的《元日》这首诗的背景和内容。

2. 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3. 能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欣赏。

教学重点:

1.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2. 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欣赏。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2. 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欣赏。

教学准备:

1. 诗歌《元日》的复印件。

2. 课堂上展示诗歌中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课题

通过展示诗歌中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诗歌《元日》的好奇心。

Step 2 导入诗歌的背景知识

通过讲解杜甫的生平以及这首诗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

Step 3 分析诗歌的内容

让学生阅读诗歌,并分组进行讨论,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Step 4 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描绘的意境,通过讨论和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美感。

Step 5 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塑造。

Step 6 欣赏诗歌

让学生朗读诗歌,并展示诗歌的音乐化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和韵律。

Step 7 拓展活动

让学生运用诗歌的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或短文,表达对新年的祝福或期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对诗歌《元日》的内容和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会了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同时,通过拓展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元日》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杜甫的《元日》这首诗的背景和内容。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

1.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1. 诗歌《元日》的复印件。

2. 学生的创作用纸和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课题

通过展示诗歌中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诗歌《元日》的好奇心。

Step 2 导入诗歌的背景知识

通过讲解杜甫的生平以及这首诗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

Step 3 分析诗歌的内容

让学生阅读诗歌,并分组进行讨论,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Step 4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春节、烟花、欢声笑语等,通过讨论和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美感。

Step 5 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对诗歌意象的塑造。

Step 6 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表达对新年的祝福或期望。

Step 7 分享和欣赏创作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欣赏彼此的作品,共同感受创作的乐趣和美感。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对诗歌《元日》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创作活动,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分享和欣赏创作,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元日》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孩子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欢度新春佳节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强调“竹”“除”“苏”“曈”等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4、认记生字。告诉学生:如果认识了诗中的生字,就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听。

  5、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6、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或工具书、课外资料等理解诗句意思。

  (2)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

  2、合作小组交流。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4、诵读诗句并展开想象,你从前两行诗中体会到什么?你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读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处想象: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导朗读。(配上欢快的古典乐曲)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抽生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1)分组接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受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六、布置作业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试着写下来。

《元日》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

  古诗。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1)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2)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3)全班齐读。

  (4)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屠、曈、换、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屠杀、苏醒、交换、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1)学生自由读诗句。

  (2)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3)指定学生说诗意。

  (4)全班齐读全诗。

  (5)分组接背诗句。

  (6)指定学生背诵。

  (7)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8)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元日》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2、理解“屠苏”、“曈曈”等词语意思,理解古诗大意。

  3、体会诗句所描绘的热闹、祥和的节日氛围,感受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及诗人除旧布新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音乐导入,引出春节:播放音乐《恭喜恭喜》。

  孩子们,上课前老师带来了一首歌,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这首热闹喜庆的歌曲是在我们过什么节日的时候能在大街小巷能听到的?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诗题,理解诗题

  根据课文注释,我们知道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出示字典中“元”字义,明确“元”是开始的,第一的意思,“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4、了解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主写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王安石的脚步一起去看看七百多年前的宋朝是如何欢度新春佳节的。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出示自读提示:大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相机正音。注意读准后鼻音“声”、翘舌音“除”、平舌音“苏”。

  3、学习生字词

  (1)点灯笼游戏:“爆竹屠苏曈曈旧符”

  老师带来了几个节日的灯笼,快去点亮它们吧!如果点亮了,就请同学们大声跟读。

  (2)猜灯谜:

  后来者居上—屠

  办字头上一颗草—苏

  一人一寸高,竹影头上摇—符

  (3)指导书写“符”,生练习书写。

  4、多种形式朗读,读出节奏。

  出示朗读节奏,师范读,生跟读。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联系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呢?

  生交流汇报,师总结: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穿新衣、包饺子、收压岁钱、拜年、祭财神、放烟花爆竹。

  2、借助注释想一想:这首诗中描写了春节的哪几个画面?

  放爆竹、饮屠苏、迎朝阳、换桃符

  3、“爆竹声中一岁除”

  出示“爆竹”资料: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节日或喜庆日燃放,这种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播放音频鞭炮声)想象一下,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都响起了劈里啪啦的鞭炮声,那声音震耳欲聋,那声音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给你怎样的感觉?(生:热闹,高兴……)还有哪个词可以表示人们当时的心情?(生:兴奋,幸福,开心,欢乐……)谁能用欢乐的语气给我们读一读这一句诗(指生读)。

  4、“春风送暖入屠苏”

  出示“屠苏”资料:屠苏酒,是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一种药酒,又名岁酒。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是由唐代名医孙思邈发扬光大的。饮用屠苏酒,要按照先幼后长的顺序,原因是小孩过年又长一岁,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又少了一年的生命,迟一点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

  展开想象,说一说:大年初一,要是你全家人坐在一起,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屠苏酒。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说些什么?

  喝完屠苏酒,不仅身暖,心也暖,带着暖意齐读这句诗。

  5、“千门万户曈曈日”

  借助图片加注释理解“曈曈”

  (出示图片)这样的太阳,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温暖,日出)

  其实在诗人心中这一轮缓缓上升的微光不仅仅是温暖的太阳,更多指的是诗人的内心,这一轮红日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代表的是光明和希望,千家万户的人们都迎着这旭日的光辉在那兴高采烈地换上新的春联,这又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男女生赛读读出希望。

  6、“总把新桃换旧符”

  视频了解“桃符”。

  说一说:你帮家里换过春联吗?换春联有什么含义?

  7、联系创作背景,领悟诗情。

  其实,诗人写《元日》,并不仅仅是写春节热闹喜庆的场面。当时王安石担任宰相,积极推行新政,想让国家更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变法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一批人的极力反对。他坚信旧的制度总能被新的制度代替,改革能像这春风一样吹进千家万户,能像这朝阳一样充满照耀千门万户。

  配乐读:

  此时,你就是王安石,你走在大街上,

  听到爆竹声劈里啪啦不绝于耳,读——爆竹声中一岁除;

  看到一家老小迎着春风饮屠苏,读——春风送暖入屠苏;

  看到一轮新日照耀着千家万户,读——千门万户曈曈日;

  看到人们在晨光熹微中换春联,读——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一派欢乐祥和、万象更新的景象,让王安石对变法充满了希望,内心充满了喜悦。让我们齐读古诗,会背的同学试着背一背,读出诗人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

  读诗句,猜传统节日。

  同学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七百多年前的宋朝,还是现在,我们过春节的方式都差不多,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叫法不一样而已,古时候叫“元日”,现在叫“春节”,桃符衍变成现在的春联。其实春节最早开始于4000多年前。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古至今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节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七夕节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节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春节的古诗、故事、谚语。

《元日》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材简析:

  《元日》,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春节是农历岁首,故称“元日”。《元日》就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是涉及春节期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温情并茂,立意清新,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时,诗歌也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二、目标预设: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屠,屠,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背诵古诗,并能弄懂诗句意思。

  2、难点: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同时体会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四、设计理念: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把小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求知的欲望,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

  2、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习。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

  3、开放学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学习古诗,可以让学生在读、说、画、写、议、评等多种学法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

  五、设计思路:

  教学思路大致是这样的: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品读感悟

  读背体会。

  六、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喜庆的画面,师提问:同学们,课件上的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才能见到呢?

  生答:春节。

  2、春节是我国最热闹、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正如西方圣诞节一样。大家回想一下,我国的春节都有哪些特有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自由述说。

  教师交流总结:放爆竹、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拜大年,领压岁钱,吃水饺,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等等这些都是春节富有特色的风俗。这些都是我们现代的人过春节所具有的风俗,那么宋代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学完以后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板书课题。

  4、大家看到课题《元日》,脑子里会产生哪些想法呢?可能会有同学会问:“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

  学生相互交流。

  教师总结:“元日”并非现在的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现在“元旦”、“新年”一般会指公历的一年之首,也就是1月1号。而“元日”是农历岁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看完课题,现在我们把书打开,看看这首诗到底写的是什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揣摩诗意。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

  (1)检查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指明读。

  教师更正读音,着重指出生字的读音:爆、屠、符。(课件演示)

  (2)检查看,请同学说说看课本插图的意思,大致说说这首诗主要说了什么?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诗句,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句的意思: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弄懂了第一句诗的意思,那有谁能来有感情的读读第二句诗,注意第二句的生字词:屠苏。

  师生相互交流屠苏的意思:指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大大小小朝东喝屠苏酒。据说喝此酒可以避瘟疫。春风送暖,感受美好的春天来临。

  学生小组交流第二句诗句意思,指名回答。

  3、师:同学们可真聪明,第二句诗句也弄明白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谁能把3、4两句诗连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师生相互交流重点词意思:

  ①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光辉灿烂的意思。

  ②总:都的意思。

  ③新桃、旧符:都是桃符的意思。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从汉代起即有用桃木做桃人、桃印、桃符等避邪的风习。我们现在的春联就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

  学生相互交流3、4诗意。

  师:有谁能够自告奋勇的跟同学们分享一下这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4、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要给你们一个更大的挑战,有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说说呢?先自己在下面整理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随时点拨,或引导学生相互帮助。

  5、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现在我们一起再把这首诗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6、鼓励学生背诵古诗,小组比赛,哪组背得最好!

  四、细读古诗,体悟诗情(课件演示)

  1、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样来表现春节的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的?又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色的景物来表现的。

  师生相互交流: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

  2、议一议,诗人是怎么样通过对新年元日热闹、欢乐的动人景象的描写来抒发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小结: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饮屠苏酒,却是按照先少后老的次序进行的,言辞中寄寓着诗人欣欣然于年轻一辈的健康成长,期待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年轻人的有所作为,同样也期待着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换”字,王安石不仅仅是期待着新桃“换”(变)旧符,他期待着更大的“变”,更深的“变”,那就是变革政治,变法图强。

  五、课后作业

  根据诗意,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编写一个古诗故事。(课件演示)

相关文章

《航空发动机强度计算》多媒体教学(推荐3篇)

航空发动机强度计算课程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以航空发动机的旋转零部件为其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转子叶片的静强度和振动分析、轮盘的静强度分析及整机振动与平衡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
教学资料2018-01-08
《航空发动机强度计算》多媒体教学(推荐3篇)

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通用4篇)

人教版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四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一个熊猫实物玩具图,通过学生的观察,再结合书上给出的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
教学资料2017-01-02
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通用4篇)

《穷人》教材理解素材(推荐3篇)

省略号()有的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有的表示话没有说完全的部分;还有的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省略号,是表情达意的需要。省略号有几种用法。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省略号,表示不同的...
教学资料2011-08-01
《穷人》教材理解素材(推荐3篇)

女娲造人优秀教学设计(推荐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女娲造人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2015-02-03
女娲造人优秀教学设计(推荐6篇)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精简3篇)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请大家将书本打开,一起读课文。(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字正腔圆,但是老师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味道,你们觉得少了什么味道呢?生:我觉得少了闲适自得的...
教学资料2013-06-03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精简3篇)

《鱼我所欲也》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最新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鱼我所欲也》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
教学资料2011-03-09
《鱼我所欲也》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最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