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通用6篇)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口头解释、示范演示和互动练习等。通过对这次教学的反思,我认识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发现在教学中我过于注重口头解释,而忽视了示范演示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对6的乘法口诀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包括如何进行乘法运算、如何记忆口诀等。然而,我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示范演示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练习。这导致一些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运用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示范演示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巩固知识。
其次,我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互动练习的方式,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课堂上,我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诵口诀,并没有进行足够的练习和互动。这使得学生们对于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缺乏积极性。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增加互动练习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外,我还发现在教学中我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应用场景。在教学中,我只是简单地教授了6的乘法口诀,而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导致学生对于口诀的理解仅限于记忆和背诵,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增加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让学生能够将口诀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这次6的乘法口诀教学的反思,我认识到了口头解释过多、示范演示不足、互动练习不够和缺乏应用场景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示范演示、增加互动练习、提供实际应用场景,以提高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二
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游戏、图表和记忆技巧等。通过对这次教学的反思,我认识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发现在教学中我过于依赖游戏的方式,而忽视了图表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款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记忆口诀。然而,我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图表材料,让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口诀。这导致一些学生对于口诀的记忆效果不佳。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图表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表来理解和记忆口诀。
其次,我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记忆技巧的方法,导致学生记忆困难。在课堂上,我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诵口诀,没有给他们提供记忆技巧和方法。这使得学生们对于口诀的记忆变得困难,缺乏有效的记忆策略。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记忆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口诀。
另外,我还发现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注重了游戏和趣味性,但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这导致学生们对于口诀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的吸引力和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这次6的乘法口诀教学的反思,我认识到了过于依赖游戏、忽视图表、缺乏记忆技巧和不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图表的使用、教授记忆技巧、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以提高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学习效果。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三
3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张白纸给学生自由给学生鼓励孩子们才会学得更主动,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并且我还为学生编了儿歌小尺子手中拿划好等号全靠它,二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四
2017-08-31 01:00:11 | #1楼回目录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二年级李桂荣(2017-10-2210:03:46)这节课一开始,我刚说了:“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6的乘法口诀’!不料话语还未落地,便听到了那些爱表现、喜炫耀的声音:“我会、我会!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好几分钟后,“嘘!老师看你呢1同桌悄悄地捅了捅他们,他们下意识地吐了吐舌头,赶快挺直坐正了可是又有一些同学好像并没发现什么似的,也随之怡然自得且摇头晃脑地向周围的人炫耀更可恶的是居然还有一些学生做他们的热心听众,并不时地插上几句,整个教室的后排起了“嗡嗡”的声音,前面有些孩子急忙劝道“别说啦!别说啦!安静1于是,“嗡嗡”的声音开始逐渐地减弱,同学们也开始逐渐地坐正,教室里终于安静下来0都会了?”带着这样的一丝疑惑,我开始问道:“哪些同学已经会背6的乘法口诀了?”孰不知,这一问,同学们的眼睛顿时一亮,那一双双小手就像雨后春笋般“刷刷”地举了起来0这可怎么办?”我心底不禁升起一串大大且长长的问号“讲,还是不讲?”“讲,已经都会了,不讲,又不合适。”“怎么办?怎么办?”我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几秒钟之后,我稍稍镇定,问道:有谁愿意站起来大声背一次6的乘法口诀?”这时,我发现有一只犹豫的小手缓缓地举起来,于是便决定请这们平时少言寡语的杨文来背。“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足以让教室里的每一个人听得清楚!其他的同学似乎也跃跃欲试。而此刻,我的心情慢慢转晴,但新的疑惑却又在心底油然而生:这么熟练的背诵,是否来自真正的理解呢?于是我便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是我爸爸教的”“从铅笔盒上看到的”“我从书上看到的”趁机我表扬“这是一个好现象,很好,大家都懂得预习了!可是,你们知道每一句口诀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得来的吗?”举起的小手竟在瞬间变得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的脸上一片茫然!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学习口诀的意义,整节课的气氛非常好,绝大多数同学在下课时都已会背6的乘法口诀。
回想这一节课的教学,课的开始,一部分学生已能流利的背诵6的乘法口诀,这正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还没学,学生就能背诵,完全打乱了我教学设计的阵脚。但是我没有压抑学生的“不教先知”,没有制止学生的“畅所欲言”,而是在学生叽叽喳喳的背诵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及时调整。学生不是一
张白纸,给学生自由,给学生鼓励,孩子们才会学得更主动。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五
2017-08-31 01:01:58 | #2楼回目录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六
通过本节课教学,本课教学设计立足于新课程教育理念,在生动的数学活动基础上,既发展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和同学们的自主探究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本课中给学生创设了参观海底世界的场景,把学生带入了生动的画面中,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在游玩中学习知识。
2.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自主探索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学中,我没有直接出示各句口诀,而是让学生根据在海底世界观看海洋中的鱼提问,得出6的乘法算式,然后再让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5、2、3、4的口诀自己想6的乘法口诀。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去订正他们说的是否正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在教学重点、难点上采用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算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
3.练习的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层次性。本节课中先设计了师生对口令的游戏,主要是对6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真正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2017-08-31 01:02:04 | #3楼回目录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王永波
《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进行的,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马虎是小学生的共性,数字抄错,符号写错,答案抄错等等,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学校本学期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做为研修课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注意这一点。因此,本节课我让学生当“小医生”,检查老师编的口诀中的问题,不仅加深了对口诀的记忆,而且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姿态展示自我,学生在医治口诀中的“脖的同时,也体会到马虎是要不得的,应该逐步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2、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往往有些学生能记装6的乘法口诀”,但有可能不明白其形成过程。因此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在提出问题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其实在编6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推导、编写口诀的能力,所以我在设计新授中采用同桌合作,先让他们自己探讨6的乘法口诀,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习惯与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中教师应勇于“让位”给学生!为此教师应改变“一言堂”的讲课方式,要勇敢地让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这节课在与学生的共同探索中,我不是把知识讲给学生,而是注意引导学生一起观察口诀,探求口诀的奥秘。从而发现了“几的口诀就有几句”“是几的口诀,第二个字就是几”等诸多的规律,并相互质疑、启发着。努力以最少的知识去唤起学生最多的思考与探索,以自己的思维去探索,以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榜样示范作用,在书写板书力求做到认真,划等号用尺子。并且我还为学生编了儿歌:“小尺子手中拿,划好等号全靠它。”这样学生也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还存在以下几点应该进一步改进之处:
1、引课的活动,能够把学生学过的2、3、4、5的乘法口诀进行有效复习,但如果把“一一得一”这句口诀加上并加以应用就更完整了。
2、学生合作学习研究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操作中做数学的理念,但应考虑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把合作学习的要求分几步进行,根据学生情况适时调整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内容。
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相信我们知道了哪些学习习惯对学生是有益的,然后按照正确的培养方法坚持不懈的去强化训练,总有一天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学生是那样的优秀。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是终身学习的基矗我认为,数学预习有以下四个优点:
一、利于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水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
二、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预习后,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设置情境让学生解决。在单位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与解决两个问题,哪个更有效率?不言而喻。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经教师的点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教师来说,间接实施了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易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如果没有预习,学生的大脑会一片空白,不能及时与旧知识链接,会毫不批判的无条件接受。预习后,当认知发生冲突时,及时反思学习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构建知识网络。
由于学生生活得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样的。但因课本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借鉴课本想法的基础上,展现多样化的见解,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运用自己的智慧填补课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构建自己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四、利于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相应的改变教学策略,不能照本宣科,原封不动的使用课本提供的素材。教师必须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从学科的总体目标拟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灵活多变的处理教材,让教材为师生服务,不要成为教材的奴隶。学生预习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认识浮浅。因此教师更应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的将教材的知识思路转化成学生易于接纳的教学思路,并注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适的空间。学生的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还不知道如何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有步骤的分阶段进行辅导。对于刚刚起步的二年级小学生,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结束时流出5分钟时间来一起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为他们在家如何预习给予示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和意识。在预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