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实用5篇)

《观潮》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观潮》,使学生了解海洋的壮丽和神秘,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 学习《观潮》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

2. 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来表达对海洋的感受。

3. 学习如何进行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准备:

1. 课文《观潮》的复印件。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学生的作文本和读书笔记。

4. 一些与海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观潮》的基本情节。

2. 出示一些海洋景观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阅读与理解(20分钟)

1. 分段阅读《观潮》,并进行师生互动讨论,解析文章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2. 针对每一段的情感表达和描写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和体验,理解作者的意图。

三、写作实践(30分钟)

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写一篇关于海洋的短文。

2.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提供改进和建议。

四、文学鉴赏和评论(15分钟)

1.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进行文学鉴赏和评论。

2.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选和表彰。

六、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海洋的日记或小故事,并在下节课上互相交流和分享。

《观潮》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将重点围绕学生的写作实践展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观潮》,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思辨能力,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 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来表达对海洋的感受。

2. 学习如何进行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学习如何进行作品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准备:

1. 课文《观潮》的复印件。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学生的作文本和读书笔记。

4. 海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观潮》的基本情节。

2. 出示一些海洋景观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阅读与理解(20分钟)

1. 分段阅读《观潮》,并进行师生互动讨论,解析文章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2. 针对每一段的情感表达和描写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和体验,理解作者的意图。

三、写作实践(30分钟)

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写一篇关于海洋的短文。

2.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四、自我评价和互评(20分钟)

1.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2.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和建议。

五、文学鉴赏和评论(15分钟)

1.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进行文学鉴赏和评论。

2.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选和表彰。

七、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海洋的日记或小故事,并在下节课上互相交流和分享。同时,要求学生对上节课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观潮》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三

  一、课题:观潮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作为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和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3.能综合运用以前学到阅读方法学习本课,使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如:分清文章的主次;边读边想画面,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4.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5.通过学习课文,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法学法:

  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

  七、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这个学期的第一课《观潮》,齐读课题,这篇文章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谁了解它,能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向大家说说吗?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

  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宏伟景观的吗?那就读读课文吧?

  [说明:导入的设计,利用录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谈观后感,接着问: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来描写这种景象的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我们看到课文分成几个段落?

  五个。

  2.为什么要分成五个段落呢?

  课文是总分的结构,第一段是总起的段落,提出天下奇观。第二段讲潮来前,第三段第四段讲潮来时,第五段讲潮头过后。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

  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些部分是详细,哪些部分是略写。

  按事件发展顺序来写,详写在潮来时,其他的都应该是略写。

  [说明: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所以,初读课文后,要对课文形成整体的印象。]

  (三)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

  1.默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大潮的句子。

  2.展示自己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补充读,齐读。

  3.再默读或小声读这些句子,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画面。

  4.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同学听,用自己的语言说,尽量用上书上的重点词:闷雷流动、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等。用多媒体投影这些词语。

  5.指名说,评说,补充说。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学习用边读边想画面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把想到的画面转换成口语,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要在具体实践中训练才能形成。]

  6.品味课文语言。

  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能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得这么好,除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文的语言美。

  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怎样读才能把你感觉到的美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里。

  读完后品读,评读,全班一起读,充分感受语言美,形象美。

  7.学法总结。

  ⑴边读边想画面,把想到的画面说一说。

  ⑵品味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潮来之前,潮退之后部分。

  课文除了潮来之时部分写得美,潮来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分学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

  1.找出喜欢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画面。

  2.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说说想到的画面)。

  (五)总结谈话。

  1.同学们,钱塘江大潮是世上少见的伟大奇观,今天我们见识了祖国这么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象。你心中一定有一种情感在涌动,能不能用语言来抒发一下你心中的情感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抒情。

  2.在体会作者表达方面,你能向课文学习什么?

  (六)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词语,按音序写。

  2.抄写文中的四字成词,并自选两个词语造句。

  3.背诵3、4自然段。

  4.根据课文描述,画一幅大潮图画。

  九、设计说明

  语文学习目标,是多维的,是立体的,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所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己觉得美的句子,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三维目标实现的最终途径还是读,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快速读,边读边想象等,并把自己读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讨论,遵循课标的这些精神、理念,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入情入景地读,动心动情地读。

《观潮》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的

  1.读难生字字音,掌握"方""城""倏尔""文""溢目""江干"等常用词的意思,疏通文意。

  2.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一则新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分钟)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被前人称?"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涌潮"。

  三、简介南宋观潮盛事和作者。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投影显示标题、作者。

  作者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之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书画。《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他进入元朝后所写。

  四、整体感知。

  1.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录音、画面。

  2.检查预习。

  彩屏显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雷霆A 、ting B.tin( )。②杨诚斋A、zai B.zhai( )

  ③艨艟 A、mongtong B.mengchong()④如履平地 A、lu B.lu。。( )

  ⑤倏尔 A、shu3 B.shu1( )⑥一舸无迹 A、ge B.ke( )

  ⑦善泅 A、qiu2 Bqiu3( ) ⑧僦赁A、jiu1 nin B.jiu Knin( )

  ⑨罗绮 A、qi2 B.qi3…( )⑩鲸波 A、qiong B.jing( )

  (2)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方其远出海门 A当……时B.才

  ②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A城市B.城墙

  ③倏尔黄烟四起 A忽然B.迅速

  ④皆披发文身 A画着文彩B。花纹

  ⑤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A江岸B.江的干流

  ⑤珠翠罗绮溢目 A映眼B.满眼

  五、目标完成过程。

  1.课文共四段,请概括每段的段意。

  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

  2.朗读并逐段翻译课文。

  显示第一段文字,教师范读此段并指名翻译。

  显示第二段文字,指定一小组齐声朗读后再指名翻译。

  显示第三段文字,全班齐读后再指名翻译。

  显示第四段文字,指名朗读翻译此段。

  (备学生)如果学生翻译得不够准确,教师要指出并纠正,个别词语需要板书。

  3.学生熟读课文。

  六、小结并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A)

  2.完成课后练习二。(B)

  3、《掌握语文》(C)

  七、说课精要:

字词教学,除生字外,还要注意"方""城""倏尔""文""溢目""江干"等常用词的教学。多练习诵读,预习时布置学生根据注解把文章译成白话文。

《观潮》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

  【教学设计理念】

  “教师应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健康自主的发展”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打开语文课堂的天窗,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语文学习的资源,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特点。通过课前观察。课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指导朗读。课后实践延伸。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

  《夕照》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本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同第一课《海上日出》一样。都是描写大自然美丽壮观的景象。文章通过对夕阳西下整个过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热爱、赞美的思想感情。选编这篇课文,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想象,感受自然景观的秀丽,体会作者tf.发的情感;二是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应放在感受日落的景象上。难点是理解最后两段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主要通过对比讨论的方式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

  这是本组第二篇写景的课文。学生己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即“借助读课文,想象画面”和“了解叙述的顺序”。学习本篇课文是在此基础上的巩固延仲。夕照的景观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现成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学生通过观察即可获得,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渗透于课文的字里行间的,要使学生入情入境,情景交融,有一定的难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多读、美读。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观察的方法;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感受夕照的秀丽壮美;通过自主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自主学习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夕照的系列图片、抒情音乐。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观察夕照。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观夕照课前布置学生自主预习。观察夕照的景色。

  课上教师提问:“你是怎样预习《夕照》一课的。观察到了日落时怎样的景象?”

  学生谈自己的预习方法、收获以及观察到的日落时的景象。

  学生的预习方法、观察所得因人而异,不应千篇一律,教师应根据情况及时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交流生活中观察所得。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同时。有助于学生掌握好的预习方法。】

  二、初读质疑感夕照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小组内交流读课文后的感受,并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组内其他同学听。教师随时了解情况。

  3.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描写了夕照的哪些景色?从而整体感悟夕照的迷人。

  4.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方案一:学生可能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词语的意思,“为什么说夕阳像石榴”等。这时可请其他同学帮忙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其他深层次的问题。

  方案二: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如“我为什么感慨和激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等。可留待下面教学环节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读,使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悟夕照的美丽。通过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的能力。同时便于“以学定教”。】

  三、细读解疑赏夕照

  1.怎样把不明白的地方弄慷呢?请学生商议可行办法。学生提出建议:可以读课文,可

以讨论。可以听录音··…2.播放配乐课文录音。

  3.请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反复地有滋有味地读读。拿起笔画画。看看夕阳美在哪儿、神奇在哪儿。

  4.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解决不明白的问题。如。“为什么说夕阳调皮”、“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慨和激动”等。

  5.欣赏夕照的系列图片(配乐),进一步欣赏夕照的辉煌。

  【设计意图: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互帮互学,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读代讲”、‘。听中想象”、“读议结合”,将语言文字和生活观察相结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夕照的美,避免了教师串讲串问。】

  四、实践体验

  画夕阳对课文中把“夕阳化作什么”的理解可作这样的指导:

  1.作者把夕照的景色写得如诗如画。看看作者把夕阳都比作了什么?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说一说。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想象一下画出来,然后在全班内评一评:好在哪里。为什么?

  3.积累句子:把自己认为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或文中的比喻句摘抄到积累词句的本子上。

  【设计意图:动口、动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作画表达自己真切感受。潜移默化地提高语文素养。】

  五、朗读成诵赞夕照

  (一)配乐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出夕照的美景。可以是表演读。可以是小组、同位、班级读。

  (二)赞美夕阳学生说几句话或作几句诗。也可以是搜集到的有关描写夕阳的词语、诗句。

  【设计意图:反复加强读。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以声传情。以情感人。通过赞美夕阳。进一步明白“如诗、迷人的夕照”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这样把语言教育和情感教育巧妙地融为一体。】

  六、对比读书谈感受

  灵活运用课文思考题:“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推荐代表汇报(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对景色的感受。可以是作者的感情。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感受)。

  七、迁移运用写夕照

  (一)欣赏写法之妙投影出示三个思考题:作者站在什么地方观察夕阳?是按什么顺序观察?是抓住夕阳的什么特点观察?

  学生默默读课文后。同位讨论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二)体验写作之乐1.用一个片断描写一处景物。可以用刚学到的写法写。也可用其他方法写。

  2.写完后互相欣赏交流。

  (三)课后练习课后继续搜集阅读描写夕照的文章图片。

  【设计意图:一环节是课内学习的延仲,引导学生在练笔的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反思】

  在《夕照》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效果比较好。但在合作交流时。因学生以前对这样的学习方式不熟悉,小组交流流于形式。预期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相关文章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最新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色彩的魅...
教学资料2013-01-05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最新3篇】

《学弈》的小学教学实录(优秀3篇)

教学要求: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2.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
教学资料2012-04-04
《学弈》的小学教学实录(优秀3篇)

农村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教学反思【实用3篇】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1、艺术教育被忽视。 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仍然把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和美术课时量,但在执行中,有的...
教学资料2018-07-05
农村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教学反思【实用3篇】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精彩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牛郎织女》教学设...
教学资料2019-07-04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精彩6篇】

六年级语文《花瓣飘香》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优秀3篇】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今天,我和大家继续学习课文。读课题。生:花瓣飘香。师:从你们的读中,让老师闻到淡淡的花香,请大家再读一遍。生:花瓣飘香。师:打开书本,边听录音边看课文。学生听录音...
教学资料2013-03-01
六年级语文《花瓣飘香》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优秀3篇】

二年级语文《小雨点》教学设计(经典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师版二年级语文《小雨...
教学资料2015-08-02
二年级语文《小雨点》教学设计(经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