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实用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搭石》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能够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掌握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能够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搭石》故事的图片和文字;
2.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教师将课件上的《搭石》故事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Step 2 了解故事(10分钟)
教师根据课件上的文字,向学生讲述《搭石》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Step 3 分组讨论(1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们需要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故事中的小动物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要搭石桥?
3.你觉得故事中的道理是什么?
Step 4 合作探究(20分钟)
教师让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们需要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份搭石桥的模型;
2.用自己的话总结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Step 5 模型展示和讨论(15分钟)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他们设计的搭石桥模型,并用自己的话总结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
Step 6 拓展练习(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7 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强调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搭石》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能够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掌握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能够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搭石》故事的图片和文字;
2.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教师将课件上的《搭石》故事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Step 2 了解故事(10分钟)
教师根据课件上的文字,向学生讲述《搭石》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Step 3 分组讨论(1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们需要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故事中的小动物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要搭石桥?
3.你觉得故事中的道理是什么?
Step 4 合作探究(20分钟)
教师让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们需要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份搭石桥的模型;
2.用自己的话总结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Step 5 模型展示和讨论(15分钟)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他们设计的搭石桥模型,并用自己的话总结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
Step 6 拓展练习(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7 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强调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拖鞋绾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具准备
录音机、范读带、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同学们想听么?师配乐朗诵。“绿也无愁,红也无怨,无愁无怨的农家院,不是不知愁苦,是愁苦都能咽!甜的是一树雪梨,辣的是紫皮大蒜,苦的是一畦莴苣,一架葡萄酿着酸……人生滋味万千般,农家品尝个最全!”这是刘章所写的诗歌《绿也无愁》,作者通过他的诗歌为土地、为山民纵情歌唱。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书课题。
2、质疑,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纷纷提问。
生:(1)什么是搭石?(搭石是什么样的?)
(2)搭石是做什么用的?(搭石的用途)
(3)在什么地方搭石?
(4)谁搭石?怎样搭石?
师:有这么多问题,我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都是些爱提问题的小问号,很聪明,很了不起,不知道这种聪明劲在解决问题方面是不是也这么突出?那好,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生:读书
师:这可是个好办法。
(二)整体感知全文。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103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画上☆,表扬表扬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遇到难题,也可以跟老师交流。开始吧。生开始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词语:拖鞋绾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
学生自由读、个别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3、学生合作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的家乡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用我们学过的四字词语概括地形容一下。
(三)个性朗读。
1、默读课文,哪些句子是你最喜欢的?把它划出来反复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反馈交流
(1)每当上工、下工……画一般的美感。
随机理解:人影绰绰还能说说几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A找出文中的一句俗语。
B说说这句俗语的意思。
C你还知道哪些俗语?
D师小结:这些由大多数劳动人民创造反映他们生活经验和愿望的定型的语句,就叫俗语,也叫俗话。
(2)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随机理解:谴责
(3)一排排搭石……美好的情感。
(4)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溪……这就是搭石。
随机理解:汛期、拖鞋绾裤(谁可以上来表演一下呢?)当学生说什么是搭石时,老师相机鼓励:你能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学习习惯真好,希望大家都向你学习。
师:简单地说,搭石就是什么
生:用石头塔成的桥。
师:那是不是随便一块石头都行呢?
生:平整方正的石头,二尺左右间隔,横着摆放在小溪里,让人们从
上面踏过
师:这下明白了,谁能在这条小溪里摆一摆这些石头?(实物投影)台下的学生一起齐读什么是搭石。学生上台摆搭石。
师:说说你是怎样选择石头的?
生:选择平整方正的。
师:说说为什么。
生:不平整就走不稳当了。
师:“平整方正”是为了让人们……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均匀摆放是为了……从中感受乡亲们的善良、质朴。要是真是哪块搭石不稳当了,人们会怎样做呢?
反复读,从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悔、无私奉献地精神。
随机解决课始问题,刚才同学们都找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原因,那么同学们刚刚提出的问题会了么,现在老师检查一下。
(四)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眼里这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静静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悔、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乡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五)课内拓展。
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不起眼,但却让你感受到美的事呢?大家不但有发现美的慧眼,也有感受美的心灵,课后,就让我们拿起笔来,把你的发现和感受写下来吧。
同学们,在我们眼里这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可刘章爷爷认为这一排排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小学五年级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洪水、暴雨、猛涨、懒惰、平稳、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出示图片,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通过课题引发疑问,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小组合作,概括搭石之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相互交流。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概括回答。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从学生最喜欢的`风景开始)
1、一行人“走”搭石。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读通句子,正音,师范读。
(2)引导学生用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3)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4)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5)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6)感悟“和谐”之美。
2、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后几幅图画情景,体会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在第幅图画中,我遇到了,他们(怎样做的),我感受到了?
3、体会方法,运用方法,自主学习面对面走搭石,摆搭石等风景,感悟“谦让”、“奉献”之美。
五、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总是,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
2、升华情感,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小学五年级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 篇五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课前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2、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课文插图,乡亲们协调有序地走过搭石的图片。(可制作为课件)。
预习任务:
1、积累一些有关桥的图片,或者课件。
2、了解故事内容。(熟读课文)
3、什么是“搭石”?(同学之间交流、总结)
4、搭石是怎样铺成的?(同学之间交流、总结)
5、人们怎样过搭石?(同学之间交流、总结)
6、为什么给作者这么深的印象?(同学之间交流、总结)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勾画出喜欢的词、句、段并旁注,说出为什么喜欢。
3、全班交流,反馈。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4、结合生活实际体会。
5、给“俗()、绰()、序()”注音。
我来闯关:
a、抽读字词
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荡漾理所当然联络
猛涨序伏
b、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
—————————————————————————————————————————————————————————————————————————————————————————————————————————————————————————————
c、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秀品质。体现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第()段是课文的点睛之笔。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2、小练笔:把你发现的平凡生活中的美的事情或场景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