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丕的经典故事(最新3篇)

三国曹丕的经典故事 篇一

曹丕,字子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之一。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留下了许多经典故事,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

曹丕被誉为“文学皇帝”,他以文学才华闻名于世。有一次,曹丕在朝堂上听到一位臣子念诗,曹丕不禁驻足聆听。臣子念到一句“临风泪两行”,曹丕不禁感叹:“此诗真妙啊!”臣子听到曹丕赞赏之后,立即道:“陛下,这是您自己的作品。”曹丕听后,顿时泪如泉涌。他被自己的诗歌才华所感动,也意识到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真实才能。从那以后,曹丕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创作,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

曹丕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也展现了非凡的才能。有一次,他派遣大将夏侯尚前去攻打敌国。夏侯尚不久后返回,向曹丕报告说:“我军在敌境遭遇强敌,无法取胜。”曹丕听后,没有一丝惊慌,反而淡定地说:“将士们,不要灰心,我们还有一招。”曹丕指挥夏侯尚再次率军前去,但这次他让夏侯尚带上了一些船只和木材。夏侯尚疑惑地询问:“陛下,请问这些船只和木材有何用处?”曹丕微笑着说:“你将这些船只和木材堆在城外,然后点燃它们,制造一片浓烟。”夏侯尚听后恍然大悟,他明白了曹丕的意图。于是,夏侯尚按照曹丕的指示行动,城外冒起了滚滚黑烟。敌军以为曹军已被困在城内,不料曹军趁乱出击,顺利夺取了城池。曹丕的谋略和胆识使他成功地战胜了敌人。

曹丕的智慧和胆识使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善于谋略和指挥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明智而果断的政治家。他的故事和成就激励着后人,他被后世称为“文武之帝”,为中国历史增添了一抹辉煌的色彩。

三国曹丕的经典故事 篇二

曹丕,字子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之一。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留下了许多经典故事,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

曹丕致力于文化事业,他非常重视教育,为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一次,曹丕在宫廷中举办了一场才艺大赛,邀请了全国各地的才子佳人参加。比赛开始后,曹丕看到一位年轻的女子表演了一支优美的舞蹈。曹丕对这位女子的才华赞叹不已,当即决定将她招为宫廷舞姬。然而,曹丕的大臣们却对此表示不满,他们认为曹丕应该重视文学和政治方面的人才,而不是只看重娱乐和舞蹈。曹丕听后沉思片刻,然后说:“我招她为舞姬,并非因为她的舞蹈才华,而是因为她在表演中展现出了她的才智和聪明才能。她的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我希望通过她的舞蹈,能够激发更多人的创造力和才华。”曹丕的这番话让大臣们深思,他们意识到了舞蹈艺术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曹丕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独特眼光。

曹丕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也展现了非凡的才能。有一次,曹丕面对一支强大的敌军,他的大臣们建议撤退。然而,曹丕却坚定地说:“我们不能退缩,我们必须勇敢面对敌人。”曹丕亲自带领军队,与敌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正当曹军陷入困境之际,曹丕突然下令鸣金收兵。敌军被曹军的行动所迷惑,他们以为曹军已经无力继续作战,于是放松了警惕。曹丕趁机发动了反击,最终成功地击溃了敌军。曹丕的果断和勇气使他在危机关头保住了自己的军队,也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曹丕的智慧和胆识使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用才智和聪明才能塑造了自己的形象,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和成就激励着后人,他被后世称为“文武之帝”,为中国历史增添了一抹辉煌的色彩。

三国曹丕的经典故事 篇三

  喜爱葡萄

  曹丕在世时甚喜爱葡萄一物,并对古作蒲桃。

  此于《与吴监书》、《诏群医》中有记:“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曹丕在其诏书中也曾记:“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

  由此可见,曹丕的确对葡萄钟爱有佳。

  允文允武

  曹丕善击剑骑射,好博弈弹棋,在《典论》的自叙中更自诩其非凡箭艺,能“左右射”,可谓文武兼备。

  有一次,曹丕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共同饮宴。曹丕一向听说邓展精研武术,擅于运用各种兵器,而且还能空手入白刃,因此,曹丕就和邓展谈论起剑术,谈着谈着,曹丕直率地说:“我过去对剑术曾经有过研究,而且也得到高明的传授,我觉得你刚才所说的某处是不对的。”邓展听了曹丕的话,很不服气,要求和曹丕在实战中较量一下。此时,正是酒酣耳热之后,大家正在吃甘蔗,于是就以甘蔗为剑,下殿后对打起来,几个回合下来,曹丕连续三次都击中邓展的手臂,左右皆大笑起来。邓展不觉脸红,更不服气,要求再来一次。曹丕就故意说:“我的剑快而集中,很难击中对方的面部,因此只是打中了你的手臂。”邓展说:“别说了,我们再来一次吧。”曹丕知道这次邓展一定会突然间向中路猛攻,就装假不经意地向邓展进击,邓展果然如曹丕所料,猛地冲杀过来,曹丕却迅速退步闪过。出手如风,从上方截击,一下打中邓展的额角,这一下使得一同喝酒的人都禁不住惊叫起来。

  这一幕比剑结束后,曹丕和邓展二人还座继续畅饮,曹丕笑着对邓展说:“从前有一个名医叫杨庆的,他曾叫淳于意将自己的旧秘方全部抛弃,另外教授他的秘术,我看邓将军还是把旧技抛弃,接受新的重要的击剑方法吧。”话音刚落,满座都不禁欢笑起来。

  临台立誓

  永始台原是汉魏故都丞府建筑群的一部分,曹操安置曹丕在此修文习武。曹丕娶郭女王之后,便将她安置在此处,时刻伴于身边。郭女王与曹丕情义相投,恩爱异常。可是时间一长,郭女王愁容渐生。曹丕不知何故。郭女王说:“妾出身寒微,自知不配伴君,今虽乐,恐难长久。”曹丕听后向郭女王立誓:”吾爱卿出自诚心,今生生死与共,永远如初,此台以为证。”这座殿台遂被人称作永始台。

  预言成真

  汉灵帝熹平五年(176年),谯县上空出现了黄龙,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飏说:“这是何吉兆?”单飏回答:“以后必有称王的人在这里诞生,不到五十年,还会有黄龙出现,天象经常和人事相应,这就是天人感应。”内黄人殷登把这话默默记下来。四十五年后,殷登还健在。延康元年(220年)三月,黄龙又在谯县再现,殷登听到这个消息时说:“单飏的话,现在果然应验了。”

  相士算命

  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曾在一次宴请中向相士朱建平询问自己的寿命,朱建平说:“您的寿命是八十岁,四十岁时会有小灾难,希望您多加小心。”曹丕果然四十而终。

  煮豆燃萁

  煮豆燃萁曹丕曾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要把他处死,曹植在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非常惭愧。

  拓展阅读:曹丕经典语录

  1、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曹丕《典论·论文》

  2、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猴猿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曹丕《善哉行》

  3、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求时之过已。——曹丕

  4、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曹丕《燕歌行》

  5、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沈。弦歌发中流,悲响有余音。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曹丕《清河作》

  6、感心动耳,荡气回肠。——曹丕《大墙上蒿行》

  7、"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曹丕《善哉行》"

  8、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曹丕

  9、风尘不起,天气清凉。——曹丕

  10、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曹丕《典论·论文》

  11、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

  1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曹丕《于玄武陂作诗》译文及鉴赏

  《于玄武陂作诗》

  魏晋:曹丕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

  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

  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

  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

  乘渚望长洲,群鸟讙哗鸣。

  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于玄武陂作诗》译文

  好兄弟几个一块出来,把车子赶到西城门外。

  广阔的田野已被开垦,无数的水渠成队成排。

  谷子和高粱多么繁茂,淙淙的渠水真有气派。

  菱角鸡头米盖着绿水,芙蓉的红花笑逐颜开。

  柳枝披垂立一道绿墙,轻轻把池子环抱起来。

  登上了小渚远望大洲,听一片鸟鸣心头畅快。

  浮萍和水藻池中飘满,风吹着它们东倒西歪。

  观此景叫人闲适无愁,长久的美情难以忘怀。

  《于玄武陂作诗》注释

  玄武陂(bēi):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了训练水师,在邺城西南开辟玄武池。陂,堤岸。

  兄弟:指曹丕、曹植等人。

  西城:指邺城之西门。

  互相经:互相交通。经,经过。此为交叉之意。

  黍稷:泛指农作物。黍,黄小米。稷,高粱。郁郁:茂密的样子。

  激:水流因受阻而腾涌、飞溅。悲声:动听的响声。

  菱芡(qiàn):水生植物菱角和鸡头,皆可食用。

  芙蓉:荷花。丹荣:红花。

  荫:树荫。

  乘:登上。渚: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洲:水中的陆地。

  讙(huān):喧哗。

  萍藻:水生植物浮萍和藻类植物。泛滥:广阔的样子。一作滥泛。

  澹(dàn)澹:水波摇动的样子。倾:倒。

  容与:舒缓安适的样子。

  千秋情:永恒的友谊,此或仅指兄弟手足之情。

  《于玄武陂作诗》创作背景

  曹丕的游宴诗多作于建安时期。当时他既是五官中郎将,又是曹操长子,建安二十二年之后又成为魏太子,大部分时间都过着悠游自得的公子生活。这时期的诗,在极写游宴盛况及欢娱场面之后,往往也会归结到生命的感慨。《于玄武陂作》就是这时期所作的这一类诗。

  《于玄武陂作诗》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写景之作。此诗用直叙的方法,写诗人同弟弟行游玄武池时所看到的景物和愉悦忘忧的心态。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两句点明出城行游一事和行游的地点。人在野外观赏景物时,一般都是由宏观到微观。“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两句写在邺城西面宏观看到野外宽广开阔的田地和纵横交织的河渠。接下去,从宏观到微观。“黍稷何郁郁”一句由“野田广开辟”一句而来,写田野里庄稼茂盛。“流波激悲声”一句由“川渠互相经”一句而来,写流水发出动听的声响。“菱芡覆绿水”以下八句,由写田野、河渠转向写玄武池的各种景物:菱芡、荷花、垂柳、萍藻,叶绿花红,枝繁叶茂;池中绿水随风动荡,长洲上的群鸟在欢快歌唱。在诗人笔下,玄武池之美景令人神往:田野广阔,庄稼茂盛;池水交错,波涛汹涌;绿水红花,柳荫照水;萍藻泛滥,众鸟喧哗。形象鲜明,有声有色,生动具体,写出了玄武池的'美丽和勃勃生机。如此之美景,足以使人忘记忧伤,沉浸在欢畅之中。最后“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两句,由景及情,自然地收束了全诗。

  此诗虽属游宴诗,但同建安时期的其他游宴诗相比,却有不同。它没有涉及宴乐,而是用自然的语言集中描写田园景物,具有后来田园诗的意味。

  《于玄武陂作诗》作者介绍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魏文帝曹丕传论》读后感

  文如书名,宋战利先生在这本书里,对魏文帝曹丕的生平,从文学与政治两方面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包括他是怎么样被曹操选为太子,他即位登基后的为政举措,和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影响等等。在书里,宋战利先生对《七步诗》也做了比较详尽的考证。

  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想必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不陌生。这首诗据说是曹丕想找借口杀掉自己的弟弟,也是政敌曹植,所以要求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如果不能,就要杀掉他,于是曹植就写了这首诗。因为这样,人们对曹丕的印象也不太好,认为他是一个,为了权力残害同胞手足,冷酷无情的人。但真相果然如此么?

  七步诗的故事发生在曹操刚死曹丕执政的时候,那时曹丕继承了魏王爵位,并为丞相,以不来奔丧为理由要杀曹植。但事实上,曹操刚死,曹丕根本分不出那么多精神来对付曹植。因为第一,曹操带领的青州军要散伙;第二,鄢陵侯曹彰先于曹丕赶到洛阳,并问“先王玺绶所在”。曹彰是曹丕的二弟,英雄过人,立了不少战功,深为曹操赏识。

  虽然最后这两件事都得到了解决,但当时局势充满了变数,且这个变数,来自曹彰而不是曹植。为了避免曹彰起兵,邺城那边立刻让汉献帝下诏,一天之

内就让曹丕继承了魏王爵位,并要求曹家宗室去到自己的封地。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曹丕还有闲情让曹植赋诗,决定到底要不要杀他?显然不太可能。

  《三国演义》的素材都是来自民间或前朝资料,七步诗也不例外。最早是出现在《世说新语》里。虽然《世说新语》非常有名,几乎是提起魏晋,必说《新语》,但《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真实性是很有水分的。鲁迅就曾说过,“《世说》文字,间或与裴、郭二家书所记相同,殆亦犹《幽明录》《宣验记》然”,远实用而近娱乐,将其视为小说家言。

  此外,我们看到的《世说新语》,是经过北宋晏殊删减过的,也不是原本。为什么专门提到这个呢?因为写《世说新语》的刘义庆是南朝刘宋宗室,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出身不好,就假托为汉代王爷的后裔,对篡了刘汉皇位的曹丕,当然要抹黑。此外,北宋建国,和西晋建国的情况很相似,要承认北宋和西晋的正当性,就要说曹魏的不是。所以在宋代的时候,反曹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七步诗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看一看历史上曹丕和曹植的关系。从曹丕登基到他去世,他和曹植一共就见过三次。第一次是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曹植因为醉酒,被封地的监督者上表告了一状。曹植觉得自己犯了错,应该当面给曹丕解释一下,于是在朝廷没有诏令的情况下,私自前往洛阳。

  曹丕知道后让人赶紧阻止他,然而曹植得到消息后,却留下了大批人马,自己带了两三个人偷偷前往洛阳了。盘查时发现曹植不见了,卞太后还以为他自杀了,对着曹丕泪流满面。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按理曹植应该被削爵位,贬为庶人的,但曹丕只是将曹植贬为了安乡侯了事。接下来两次见面,气氛都十分融洽,尤其是最后一次,曹丕不但给曹植增邑五百,还赏了他不少物品。

  作为一个君王,曹丕对宗室的态度其实算的上比较宽容了。这和他自己的性格有关。曹丕身在的那个时代,神州沉陆,战乱迭起,每天都有人在死去,也许此时与你在一个地方下榻的人,第二天早上就已经成为荒原白骨,死生之于他们,寻常得近乎麻木。因此也不免看透,月盈则冲,华不再繁,所有的盛事都会在时光中消散,最圆满的时候,其实就是最悲哀的时候,因为热烈之后,必然会迎来衰竭乃至消亡。

  很多人心知肚明,因此或者颓丧,或者无节制地放纵,而曹丕不同于别人的妙处,就在于他的透而不徹。他知道人世的热闹都会结束,有时甚至猝然终结,但他要用尽力气,活在当下,生就快快活活地生,死就从从容容地死,生命里每一份微小的温存,都足以成为心动的理由。所以即便是弹棋这样的小玩意儿,曹丕也能兴致勃勃地写一篇赋文,他说起自己打架的经历,也很有意思。

  有一回曹丕与奋威将军邓展喝酒,喝到酣处,两个人说要比剑。恰好旁边有甘蔗,就各拿了一根来切磋。曹丕屡胜,十分得意,但记下这件事的时候却显得不动声色,还看似谦虚地记下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但言语细致详尽,所有的得意都在纸上笔底。

  曹丕一生中,如这样叫人会心一笑的事有很多,种甘蔗,吃葡萄,再小的事,在他笔下都生了灵气,读来亲切十分,大抵也是因为他生了颗七巧玲珑心,能见天地万物独有的那份苍天许的好处。

  然而这样的人,实在太过玲珑,不大适合长久呆在人间。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曹丕病重去世,年仅四十岁。四十去世,应该算是英年早逝了,但对曹丕来说,结局如此,大抵也只是笑笑而已——屡见雄图多春梦,半生冷淡半生癫,他曾这样热烈地活过,短寿而已,又有何妨呢?

  不过,虽然我觉得曹丕很有意思,但人无完人,曹丕身上必定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如果大家对他感兴趣,可以读一读宋老师这本《魏文帝曹丕传论》,了解一下与我们传统观念中,不一样的曹丕。

  大墙上蒿行曹丕原文

  大墙上蒿行

  作者:曹丕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

  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上有沧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恣意遨游,从君所喜?

  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悲丽乎壮观,白如积雪,利若秋霜。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如君剑良绮难忘。

  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

  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脍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卮,为我行觞。

  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曹丕废汉称帝历史典故

  孙权杀了关羽后,怕刘备来报复,干脆与曹操修好,劝他早点当皇帝。曹操一直把汉献帝控制在手中,要废掉他让自己做皇帝还不容易?但他考虑到汉朝有个正统的名义,自己把皇位夺过来有人会心中不服,所以宁肯自己不当皇帝,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就让儿子当皇帝,自己只称魏王。

  魏王曹操有二十几个儿子,他最宠爱的是曹丕和曹植两个,他想在他们中间选一个立为太子。

  曹丕从小在军营中长大,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十岁不到就已经会骑马射箭,并且在父亲的影响下,对于诸子百家、古今经传也有较深的研究。曹植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才华横溢,长大后精通文学,是当时有名的诗人。

  曹操在立谁为太子这个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他打心底里喜欢才华出众、激情澎湃的曹植,他曾经多次当面试探过曹植是否真有才华,结果曹植都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曹操就准备将曹植立为太子,但是不少大臣反对说:自古以来,王位理应传给长子,若传给次子的话将会引起朝中混乱不安。曹操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就暂时把这事搁了下来。

  曹丕虽然文才也不错,但无论是才气还是名气都比不上曹植,因此他一直对曹植嫉妒在心,尤其是听说父王有立曹植为太子的念头之后,更是想尽办法在父王面前贬低曹植,抬高自己。他利用曹植爱喝酒的弱点,背地里做手脚,让曹植误了带兵出征的大事,从而使曹操对曹植产生了不满;他还在曹操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忠厚仁爱,处处讨曹操欢心。渐渐地,曹操就觉得曹植虽有才华,但不及曹丕宽厚仁慈,再加上一些大臣受曹丕的指使,在曹操面前替他说好话,因此,曹操就立了曹丕为太子。

  曹操他死后,曹丕继位,做了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权。但是,曹丕心里还是害怕曹植会跟自己争夺王位,处心积虑找了个借口把曹植抓了起来,向他兴师问罪。

  曹丕的母亲卞太后不愿看到兄弟残杀,赶紧替曹植求情。曹丕无法违抗母命,就另想办法刁难曹植。

  曹植知道曹丕一向对自己有敌意,现在曹丕继承了王位,更不知会出什么花招来整治自己。因此他被带进宫后,始终低着头,一语不发,心里七上八下的。

  曹丕居高临下地说:父王生前一直夸奖你做诗做得又快又好,我还从来没当面领教过。今天我就限你在殿上走七步的时间里做一首出来。

  曹植听到叫自己做诗,反而不害怕了,抬起头说:好,就请王兄出题吧。

  曹丕说:我们俩是兄弟,你就以此为题做诗,但是诗中不许出现兄弟二字,否则的话,我是不会饶过你的。曹植听到兄弟二字,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他低头稍加思索,悲愤地吟道:

  煮豆燃豆萁(qí),豆在釜(fǔ)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已念完,站在一旁的侍臣连七步都未数完。

  曹植在诗中把同胞兄弟比作同根生的豆和豆萁,既形象又贴切。豆萁无情地燃烧着,豆子在锅中被煮得咕咕作响,仿佛人在哭泣一般。这一拟人手法把曹丕步步紧逼、变相迫害的事实准确而不露痕迹地描写了出来。曹丕听了之后,想想自己对兄弟也逼得太过分,惭愧地低下了头,免去了曹植的死罪,把他贬为安乡侯。

  虽然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从不敢登上皇帝的宝座。但是,曹丕却想把那个有名无实的汉献帝废掉,自己当皇帝。于是,一场禅让帝位的好戏上演了。

  曹丕的亲信华歆(xīn)率领文武百官联名,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汉献帝当了三十多年傀儡皇帝,颇有自知之明。为了保住性命,他十二分不情愿地主动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曹丕。不料,曹丕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假惺惺地把玉玺还给了汉献帝。

  汉献帝战战兢兢地捧着玉玺,不知如何是好。在曹丕的授意下,汉献帝命人搭了一座受禅台,又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曹丕装成迫不得已的样子,于公元220年受禅称帝,为魏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定都成都。公元229年,孙权也称帝,国号吴,定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东汉王朝正式宣告结束。

相关文章

与廉洁有关的励志短篇小故事10个(实用3篇)

与廉洁有关的励志短篇小故事10个 篇一第一篇内容:廉洁官员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镇,镇上的官员们都非常廉洁。他们职责明确,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接受贿赂,绝不违法乱纪。这个小镇因此...
故事2013-07-06
与廉洁有关的励志短篇小故事10个(实用3篇)

涿鹿之战的故事(优质3篇)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涿鹿之战的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
故事2018-06-03
涿鹿之战的故事(优质3篇)

破釜沉舟的故事【优质3篇】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破釜沉舟便是项羽带兵打仗所发生的故事。不知道大家对破釜沉舟的故事了解多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故事2016-01-01
破釜沉舟的故事【优质3篇】

睡前哄女朋友甜甜故事【精选6篇】

睡前故事就是专门睡觉之前讲的故事,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听睡前故事,不仅仅是因为温馨治愈,还能接触更多的知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睡前哄女朋友甜甜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睡前哄女朋友甜甜故事1熊妈...
故事2013-08-05
睡前哄女朋友甜甜故事【精选6篇】

书法家【优秀3篇】

从前有一个人,他的职务要求他写一手漂亮的字。他能满足他的职务的其他方面的要求,可是一手漂亮的字他却写不出来。因此他就登了一个广告,要找一位会写字的人。应征的信很多,几乎可以装满一桶。但是他只能录取一个...
故事2016-05-06
书法家【优秀3篇】

城濮之战的历史故事【优选3篇】

城濮之战对于楚国的影响很大,楚国的势力差不多已经蹂躏了整个中原,当因为此次的战役的失败,楚国失去了先机。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城濮之战的历史故事吧! 城濮之战 春秋时...
故事2012-04-01
城濮之战的历史故事【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