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重阳节的传说》教案(优秀3篇)
四年级语文《重阳节的传说》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
2. 学习重阳节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2. 学习重阳节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教学难点】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重阳节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
1. 导入话题:老师给学生展示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熟悉这些节日。
2. 提问:你们知道中国的重阳节吗?你们知道它的起源和传说吗?
Step 2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传说
1. 老师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屈原。
2. 老师讲述重阳节的传说:据说屈原是一个爱国诗人,他为了挽救国家而投江。人们非常敬佩他,于是每年的九月九日都登高祭拜,祈求平安和幸福。
Step 3 学习重阳节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1. 老师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艾叶、吃重阳糕等。
2. 老师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庆祝方式。
Step 4 阅读理解
1. 老师发放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重阳节的传说》。
2. 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Step 5 口头表达
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展示自己对重阳节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达,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
1. 老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进行点评和鼓励。
2. 引导学生总结重阳节的起源、传说和庆祝方式。
【作业布置】
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重阳节的作文,包括重阳节的起源、传说和他们对这个节日的理解和感受。
2. 老师提供一些参考词汇和句型。
四年级语文《重阳节的传说》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
2. 学习重阳节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2. 学习重阳节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重阳节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
1. 导入话题:老师给学生展示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熟悉这些节日。
2. 提问:你们知道中国的重阳节吗?你们知道它的起源和传说吗?
Step 2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传说
1. 老师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屈原。
2. 老师讲述重阳节的传说:据说屈原是一个爱国诗人,他为了挽救国家而投江。人们非常敬佩他,于是每年的九月九日都登高祭拜,祈求平安和幸福。
Step 3 学习重阳节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1. 老师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艾叶、吃重阳糕等。
2. 老师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庆祝方式。
Step 4 阅读理解
1. 老师发放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重阳节的传说》。
2. 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Step 5 写作训练
1.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重阳节的文章。
2. 老师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写作结构和关键词。
【课堂总结】
1. 老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和鼓励。
2. 引导学生总结重阳节的起源、传说和庆祝方式。
【作业布置】
1. 让学生完成写作训练,将写好的文章带到下一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2. 老师提供一些参考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展示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年级语文《重阳节的传说》教案 篇三
四年级语文《重阳节的传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字卡、挂图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现在哪位同学能背诵,并告诉大家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
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板书:重阳节的传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认字和写字
1、屏显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交流“妻、拜、瓶、侵、袭”这5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4、学生练习写5个生字、3个词语;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四)语文实践活动:调查访问: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五)作业:写生字抄词,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默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板书:拜师学艺斩妖除魔纪念桓景
(二)深入研读
1、指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出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指读、评读:感受桓景为民除害的决心异常坚定。
2、默读第四自然段:还能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
结合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内容。
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
3、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4、学习第二部分:出示灯片
思考题: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
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问题。
(2)画出让你感动的词句,简单批注。
(3)有感情地朗读。
交流汇报,理解重点:
(1)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2)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三)总结课文
1、填空: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妖魔、为民除害。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2、你喜欢桓景吗?说说为什么。可以用上“因为……所以……”。
3、说说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四)作业
1、把重阳节的传说讲给家长或别的小朋友听。
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课本》中的民间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