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教案(精简3篇)

湘夫人教案 篇一

湘夫人教案:传承经典,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案概述:

本次湘夫人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湘夫人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教案将涵盖湘夫人的传记、湘夫人与岳飞的爱情故事以及湘夫人的文化影响等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案目标:

1. 了解湘夫人的生平事迹,理解湘夫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分析湘夫人与岳飞的爱情故事,思考传统婚姻观念在古代中国的影响。

3. 探讨湘夫人的文化影响,如诗词作品和艺术形象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湘夫人的生平事迹

a. 学习湘夫人的传记,了解她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个人特点。

b. 分析湘夫人在历史上的影响,如她为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

2. 湘夫人与岳飞的爱情故事

a. 学习湘夫人与岳飞的相识、相知和相恋过程。

b. 探讨传统婚姻观念对湘夫人的影响,如她对岳飞的忠诚和牺牲。

3. 湘夫人的文化影响

a. 学习湘夫人的诗词作品,欣赏她的文学才华。

b. 分析湘夫人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形象,如她在戏剧和电影中的形象塑造。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解:通过PPT、图书、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湘夫人的生平事迹和文化影响。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湘夫人与岳飞的爱情故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湘夫人和岳飞,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4. 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表达对湘夫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测试学生对湘夫人故事和文化影响的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湘夫人的个人见解和感受的作文,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通过本次湘夫人教案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并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湘夫人教案 篇二

湘夫人教案: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商和人格品质

教案概述:

湘夫人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湘夫人的爱情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守信和珍惜情感。教案将涵盖湘夫人与岳飞的爱情故事、湘夫人的情感表达和湘夫人的人格品质等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感故事分享、情感教育课堂和情感创作等,培养学生的情商和人格品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案目标:

1. 理解湘夫人与岳飞的爱情故事,感悟爱情的真谛和珍贵性。

2. 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和守信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4. 培养学生的情商和人格品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

1. 湘夫人与岳飞的爱情故事

a. 学习湘夫人与岳飞的相识、相知和相恋过程。

b. 分析湘夫人对岳飞的忠诚和牺牲,思考爱情的真谛和珍贵性。

2. 湘夫人的情感表达

a. 学习湘夫人的诗词作品,欣赏她的文学才华。

b.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写一封感谢信或创作一首表达爱意的诗词。

3. 湘夫人的人格品质

a. 分析湘夫人的品质,如她的坚持、勇气和正直。

b. 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

教学方法:

1. 情感故事分享:教师讲述湘夫人与岳飞的爱情故事,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故事,促进情感交流。

2. 情感教育课堂:通过情感教育课堂,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提高情商和人际关系技巧。

3. 情感创作: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或音乐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湘夫人和岳飞,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他们的情感和人格品质。

教学评估:

1. 情感故事分享:观察学生在情感故事分享中的参与度和理解深度。

2.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情感教育课堂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情感表达能力和人格品质。

3. 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情感创作作品,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次湘夫人教案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爱情的真谛和珍贵性,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感恩心态和守信意识,提高他们的情商和人格品质。

湘夫人教案 篇三

湘夫人教案

教学目的:

1、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2、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3、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教学难点:

1、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湖南岳阳的君山上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竹子,名叫“斑竹”,大家知道它的来历?

传说湘君(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尧帝的二个女儿)听到丈夫的死讯后追随到沅、湘,因丧夫而落下的伤心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一传说人物有关的诗歌《湘夫人》。

二、作者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三、“楚辞”及《楚辞》:

1、“楚辞”:

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用“骚体”指“楚辞”

2、特点:

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

多用语气词“兮”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诗的结构篇幅扩大了;

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3、《楚辞》:

作品总集名,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编辑。

四、诗文学习:

1、指定学生诵读诗歌:

2、生字词的巩固:

北渚() 眇眇() 袅袅() 白薠()

骋()望 蘋()中 罾() 潺()湲()

麋() 水裔() 江皋() 西澨()

葺() 荪() 兰橑() 薜()荔()

擗() 櫋() 庑()门 九嶷()

袂() 褋() 澧浦() 搴()

3、讲解1-2段词句:

第二课时

一、 讲解3-4段词句:

二、 学生巩固全文词句:

三、 分析诗歌:

1、诗歌《湘夫人》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湘君和湘夫人彼此深深地眷恋着对方,却不知什么原因,两人欢会难期、

思而不见,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

2、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湘君和湘夫人。

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3、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幽怨 哀婉。

4、其实诗歌的开头就给我们奠定了全诗幽怨哀婉的基调,请同学找出是那句诗?

就是“千古言秋之祖”——“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5、这句诗是如何奠定幽怨、哀婉的感情基调的呢?

诗句中有三个意象:秋风、秋水、秋叶。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并且,这三个意象不是孤立的,而是自然联系在一起的:秋风荡秋水,秋风扫秋叶,秋叶随秋水,秋水飘秋叶,三者紧密相连,浑然天成,形成了一幅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使湘君的心情更加惆怅万分。这种写法叫“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6、第一段中“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诗人写这一组反常现象有什么作用?

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

这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暗示会合无缘,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7、既然是错乱的现象那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会存在。这种写景方法我们称为什么?

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8、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找出来?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 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结果。

9、既然湘君对湘夫人思而不见,为何诗中出现了他忙忙碌碌迎接湘夫人的场面?

幻想,表达湘君思念的迫切。

10、第三段内容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诗人运用描写的手法,极力展开铺陈,营造了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相会之处: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

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充分显现出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11、我们学习《离骚》知道,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试找出诗中出现的香草意象,并分析其作用?

白薠 白芷 兰草 辛夷 薜荔 杜衡 杜若 石兰……

这些香草,构成了一个唯美的境界,整首诗浸透在满怀的香气里。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也因此显得高洁优美。这

就是“楚辞”常用的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笔法。

12、“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抒情主人公为什么有这一举动?

在失望多于希望情况下,透露出不可抑制的、惆怅、焦虑之情。

13、抒情主人公为什么又要拔取杜若送给湘夫人呢?

虽然表面的决绝,而内心的想念是无法抑制的。湘君的抱怨是一时的,挚爱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他很快就回心转意,最终恢复了平静。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

14、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湘君和湘夫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

同意。这首诗写到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是多么执著,多么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这于屈原是多么的契合: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有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饱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湘君在失望多于希望情况下,透露出不可抑制的、惆怅、焦虑之情,这一切,不正折射出屈原的身世悲剧吗?

四、诗文结构:

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写湘君怀念湘夫人的心理活动。

铺叙湘君幻想与湘夫人相会的情景。

写湘君离开约会地点的行为和心境。


相关文章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秀篇(最新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
教案大全2013-08-09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秀篇(最新6篇)

高一教师物理教案(推荐6篇)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一教师物理教案,...
教案大全2015-05-06
高一教师物理教案(推荐6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推荐6篇】

价值观对学生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学生的信念、信仰、理想总是像心目中的坐标、天平和尺子一样,随时都在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态度和方式。下面...
教案大全2017-02-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推荐6篇】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的优秀教案设计【通用3篇】

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知道“掠、马上……”在句中的作用。2、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过程”给课文分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先人后已的精神。二、教学安排:2课...
教案大全2013-04-02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的优秀教案设计【通用3篇】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优质3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热爱...
教案大全2019-01-03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优质3篇】

《观潮》的教案(实用3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观潮》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
教案大全2012-05-06
《观潮》的教案(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