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设计(优选4篇)

小学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设计 篇一

标题:探索神奇的爬山虎脚

导语:

本节课将带领小学生们一起探索神奇的爬山虎脚,了解爬山虎是如何爬上高墙和树木的。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们了解到爬山虎脚的特点和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一、课程目标:

1.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和投影仪。

2. 实验用品:爬山虎植物、玻璃板、滴水瓶、手套、放大镜等。

3. 学生实验用品:放大镜、玻璃板、爬山虎植物、喷水瓶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有关爬山虎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爬山虎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观察(10分钟):

a) 老师向学生展示爬山虎植物,并解释爬山虎是如何爬上墙壁和树木的。

b) 老师将玻璃板竖立起来,并要求学生将爬山虎植物放在玻璃板上,并观察爬山虎脚如何附着在玻璃板上。

c) 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用放大镜观察爬山虎脚的细节,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讨论(15分钟):

a)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b)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4. 知识讲解(10分钟):

a) 老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讲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和原理。

b) 学生积极提问,老师解答学生的问题。

5. 拓展活动(15分钟):

a)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能够模拟爬山虎脚附着的实验。

b) 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想法,设计实验步骤和材料。

c)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演示。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a)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b) 学生们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

小学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设计 篇二

标题:探索神奇的爬山虎脚

导语:

本节课将带领小学生们一起探索神奇的爬山虎脚,通过实践和观察,了解爬山虎是如何借助特殊的脚来爬上墙壁和树木的。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一、课程目标:

1.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和投影仪。

2. 实验用品:爬山虎植物、玻璃板、滴水瓶、手套、放大镜等。

3. 学生实验用品:放大镜、玻璃板、爬山虎植物、喷水瓶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爬山虎攀附在墙壁上的照片,激发学生对爬山虎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实验观察(10分钟):

a) 老师向学生展示爬山虎植物,并解释爬山虎是如何爬上墙壁和树木的。

b) 老师将玻璃板竖立起来,并要求学生将爬山虎植物放在玻璃板上,并观察爬山虎脚如何附着在玻璃板上。

c) 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用放大镜观察爬山虎脚的细节,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讨论(15分钟):

a)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b)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4. 知识讲解(10分钟):

a) 老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讲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和原理。

b) 学生积极提问,老师解答学生的问题。

5. 拓展活动(15分钟):

a)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能够模拟爬山虎脚附着的实验。

b) 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想法,设计实验步骤和材料。

c)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演示。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a)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b) 学生们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

小学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9月20号)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实物,引入: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

.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看PPT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 b、脚的形状; c、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6.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7.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8.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

四、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

小学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设计 篇四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它的脚又是怎么爬在墙上的,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2、进行默读训练,读懂每一节的意思,重点理解补充说明的段式。体会课文是分几方面把爬山虎的叶子和脚写具体的。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均匀、重叠”等词语,积累词语8个。

准备:相关多媒体、实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布置预习

1、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自学生字新词。3、提出不懂的问题。4、给课文分段。5、观察爬山虎的脚。

二、导入新课

(一)课前三分钟猜谜语。

1、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猜猜谜语。(出示PowerPoint幻

灯片:上搭架,下搭架,朵朵黄花叶下开,条条青龙藤上挂。打一植物:黄瓜)

2、 师:这里还有一条谜语。(出示:上搭架,下搭架串串

珍珠藤上挂。打一植物:葡萄)

(二)导语。

1、 师:对,我们把这两种植物归纳为攀援植物(出示:攀

援植物),一起读——攀援植物。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攀援植物:爬山虎。(板书:爬山虎)可是它与黄瓜、葡萄有什么区别,我们一起来看一则课外阅读。(出示课外阅读:攀援植物是植物的一大种类,它的茎细长,不能直立,但具有借自身的作用或特殊结构攀附其他物体向上伸展的习性。

黄瓜和葡萄等植物就是缠绕在事先搭好的架子上开花结果的,而爬山虎却不同,能依附着岩石或石壁生长,是墙壁、屋面、石崖及粗大树干表面绿化的理想材料。)分散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 (生读完后:出示爬山虎图片。师:瞧!这就是爬山虎!

满墙满墙的爬山虎远看真像一座天然的屏障。生回答读

懂了什么。 页面切回课外阅读)

3、 师:对,引读而爬山虎却不同,能依附着岩石或石壁生

长。爬山虎不用架子也能够爬得满墙都是,这得感谢它的脚。(板书:的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3课《爬山虎的脚》。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 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板书:样子 怎么爬)

5、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呢?老师现在要检查一

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①我们一起先把生字朗读一遍。生读。

②请五位同学分小节朗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后,思考,哪几小节具体描写爬山虎的脚。

三、教学第三自然段

1、评价。

2、回答思考题:(3、4、5小节具体描写爬山虎的脚。)

3、 师:现在,每一个小组都有一根爬山虎的枝条。你们能

不能找到爬山虎的脚在哪里?它的脚究竟是什么样的?小组讨论一下,用自己的话介绍爬山虎脚的样子。由四号组长主持。(实物投影仪放爬山虎枝条)(生观察爬山虎)(指名上台交流)

4、请大家仔细读3、4、5小节,把描写爬山虎脚的样子的句子划出来。点击PowerPoint出示第三小节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5、生答,对吗?好,让我们齐读划线部分。想想它是从哪几方面具体描写的?

板书: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形状:像蜗牛的触角 看蜗牛图 看实物 做比较 师:引读这句比喻句茎上长叶样子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的

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

的触角 有趣吗?再读一读。

颜色:嫩红

6、原来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的有意思。让我们一起再读读句子(引读第三小节,师前半部分,生读样子)

7、师:“这就是爬山虎的脚。”同学们,这句句子与前面你们读的这部分有什么关系?(先具体后概括)

师:谁能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介绍爬山虎的脚? (“爬

山虎的脚是这样的,它长在茎上„„”或:“这是爬山虎的脚,它长在茎上„„”)

师:先概括后具体的句式是——(生齐重复改后句子。)

8、同学们,第三小节告诉我们(出示练习共同完成练习):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形状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嫩红的,这一小节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也就是说,第三小节的节意是„„(爬山虎脚的样子),师:这是句句子吗?像这样的说明文,可以在短语前加上:出示:这一小节介绍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小结并过度: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第三小节是通过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最后说出小节意思。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学习第四小节。

四、教学第四自然段

1、出示要求:

1、读一读,找出描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圈出动词。

2、了解句子与句子间的关系。

3、概括节意。

2、生围绕思考题小组自学讨论

出示第四小节: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3、全班交流:

①、读一读,找出描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圈出动词。

点击出示线条并齐读句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板书:

触 巴拉贴

A 请同学们一边读句子,一边用手演示,

B 看老师动手示范,帮助理解。

C 点击flash 叶子一次 看爬山虎爬的动画

2、了解句子与句子间的关系。(先具体后概括)。

师:读句子,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8、师:“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为什么?点击flash 叶子一次 再看爬山虎爬的动画(不行,“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而“一脚一脚”是指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

1、 描述:爬山虎并不像人这样用两只脚交替着走路,而是

长一只脚往上爬一点,要想再往上爬一点,就必须再长出一只脚,爬山虎要是想爬满整个墙头便要长出无数只脚,数也数不清。

2、 请大家朗读第四小节,想一想这节的节意是什么?(爬

山虎就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一般来说,概括句就是这节的节意。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1、理解句子的意思,2、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3、说出小节意思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3、4小节。至于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简案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知道了它是怎样爬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第五小节: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会怎么样呢?读一读。

板书:萎了 牢固

2、句子与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列)

3、看动画帮助理解。

三、学习第二小节

1、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读句子。

2、完成填空(动画)

说出叶子的特点,理解:均匀、重叠

3、说出这一小节的节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

四、学习第一小节

1、课文中提到的爬山虎是长在哪里的呢?(第一小节)

朗读

2、说出节意:爬山虎生长的地点。

五、完成练习册

相关文章

《燕子专列》课堂教学设计(优秀3篇)

【教材解读】 《燕子专列》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欧洲国家瑞士的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
教案大全2014-06-05
《燕子专列》课堂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二年级《小鹿的玫瑰花》教案(最新3篇)

《小鹿的玫瑰花》讲述了小鹿从栽花种草中感受到了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的故事。今天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小鹿的玫瑰花教案。小鹿的玫瑰花教案具...
教案大全2015-09-08
二年级《小鹿的玫瑰花》教案(最新3篇)

感恩教师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实用3篇】

一支粉笔,写尽古往今来;两袖清风,堪称清正廉明;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感恩教师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教师节主题班会1活动要求:1、通过本次班会...
教案大全2015-03-02
感恩教师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实用3篇】

《桑塔.露琪亚》初一音乐教案【经典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桑塔.露琪亚》初一音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案大全2016-04-07
《桑塔.露琪亚》初一音乐教案【经典3篇】

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推荐3篇)

学习目标: ⒈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主线次线的安排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⒉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⒊感悟小说的内...
教案大全2014-04-07
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推荐3篇)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优秀3篇)

活动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2、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3、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愿意参与清明节的活动。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5、培...
教案大全2014-08-04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