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优秀教案【精彩6篇】
高一地理教案优秀教案 篇一
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优秀的地理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份高一地理教案的优点和教学设计。
这份地理教案主要讲解地球的结构和地理坐标。教案从地球的构造开始,通过引入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接着,教案引入地理坐标的概念,通过讲解经纬度和地理定位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坐标系统。
这份教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教案明确了学习目标,包括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老师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合理的教学策略:教案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讲授、讨论、实践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尤其是在引入地理坐标的概念时,教案设计了实地观察和地理定位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实践,加深对地理坐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合适的教学资源:教案中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如地理实物、地图、卫星影像等,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结构和地理坐标。同时,教案还引用了一些科学实验和案例,让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地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基于以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这份地理教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地球的结构和地理坐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地球的形成和变化,掌握地理坐标的使用方法。同时,这份教案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一地理教案优秀教案 篇二
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优秀的地理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份高一地理教案的优点和教学设计。
这份地理教案主要讲解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教案从气候的概念和特征入手,通过引入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和气候带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接着,教案引入气象的概念和观测方法,通过讲解气象要素、气象图和气象预报等知识,培养学生的气象观察和分析能力。
这份教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教案明确了学习目标,包括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老师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合理的教学策略:教案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讲授、讨论、实践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尤其是在引入气象的概念时,教案设计了气象观测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实践,加深对气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合适的教学资源:教案中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如气象实物、气象图、气象数据等,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气候和气象的特征和变化。同时,教案还引用了一些气象事件和气象预报案例,让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地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基于以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这份地理教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地球的气候和气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掌握气象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同时,这份教案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一地理教案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地质灾害防御的教材分析
教材最后讲述地质灾害的防御。教材中讲了三方面的问题,其核心为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减轻灾害的基本途径。对第一点和第三点比较好理解。在防灾、抗灾、减灾的诸多领域中,首先需要对地球系统的整体性有更多的认识,寻找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及其灾害间的相互联系,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具体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也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对第二点则可以作进一步的解释。加强灾害管理法制建设和健全减灾规划管理制度是灾害管理的重要方面。国家要制定减灾总体规划,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在其指导下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减灾规划;要制定各级政府重大灾害的应急行动计划,用于指导政府、有关部门、厂矿企业及居民在重大灾害发生后做出紧急反应,协调行动,减轻灾害损失。有了这些法规和措施,减灾工作才有可能纳入法制的轨道,一旦灾害发生,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我国在长期的减灾实践中形成了由政府内灾害管理职能部门、辅助救灾部门、救灾决策指挥机构和临时性协调机构所构成的灾害管理组织体系。在重大灾害发生地区,各级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接受救灾决策指挥机构的领导,实行岗位责任制。我们在有关灾害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凡遇到地震等重大灾害,当地政府首长都要亲临现场,指挥抗灾减灾工作,正体现了这种灾害管理组织体系。
关于地质灾害关联性的教材分析
在前面分别讲述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本课从各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做了分析。这段内容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是没有的,它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说明了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种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不仅对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教材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第一方面说明了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二方面说明了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的成灾关联性,教材例子中提出的由地震诱发的其他灾害,不局限于地质灾害,这更说明了灾害之间的联系十分广泛。第三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现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地质灾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关于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材分析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四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成灾原因;二讲灾害本身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地震”一段介绍了震级,“火山”一段介绍了火山的类型;三讲危害,这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中虽然没有总结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但是通过对每种灾害的讲述可以归纳出来,即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关于四类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法建议
本节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四类地质灾害。考虑到学生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这几类灾害现象,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各类灾害的成因、危害,但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这些灾害在空间的分布有和特点,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为什么那些地区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质灾害大部分都不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例如大部分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而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我们可以加强对这些灾害的研究,并积极防御,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介绍火山喷发产生的灾害时,应该引导学生从正负两方面来考虑。即火山是强烈地质作用的表现,火山既摧毁了旧的土地,也创造了新的土地,火山活动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窗口。许多火山本身就是十分独特的旅游景点。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动画游戏】让学生回答,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课件演示】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特点的三个方面。结束授课。
探究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题目】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学生通过总结探究活动的成果,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产生的间接和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搜集典型的四类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例如比较典型的地震灾害,典型的火山喷发灾害等等。
3.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挑选最典型和深刻的资料,其中这样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应该区分哪些灾害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哪些不是;
(2)应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尤其是火山喷发;
(3)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以及对灾害所进行的研究,并对如何积极防御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展示探究活动成果的方式:
1.论文方式,要求资料准确,引用得当,观点明确;
2.制作成板报,要求精简内容,条理清楚,形式美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用计算机完成演示(适合条件较好的学校)。
高一地理教案优秀教案 篇四
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本单元从总体上介绍我国的区域差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国土的基本特征,为后面讲述我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专题提供背景知识。
本册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为:总—分—总。教材首先安排总述部分,即中国的区域差异,概述三大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然后是分述部分,介绍分区案例,涉及农业、生态和基础设施三大方面,最后是总述部分,介绍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方法以及乡土地理研究等知识。可见,本单元知识作为理解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铺垫,在此基础上,可以挖掘、分析、综合区域特征与国土整治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确立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奠定基础。
高二选修教材第一册内容,由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与环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等五大部分人文地理构成,拓宽了高一必修人文地理的知识。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两大部分,它摒弃传统八股式的区域地理模式,构建了从区域地理——问题式为主的区域地理——应用地理(理论与案例结合)的新体系。
与旧教材比,新教材在知识方面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而是构筑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人文地理为重点,以中国国情与国土整治为案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完整高中地理知识新体系。
二、教学过程分析
§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教学建议
1、读图指导法。地图和许多专题地理图表对于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进行教学,是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地图归纳区域地理特征,概括地理演变过程,既有利于发展地理形象思维,又有利于发展地理逻辑思维。
图1.1《中国三大自然区》,通过读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和三幅要素图,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如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0oC等温线和800mm、400mm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便于加深对三大自然区划分界线的理解。
图1.2《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通过读图引导学生复习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特点、分界线等相关知识,并分析内、外流区与三大自然区之间的关系。
2、横向比较法。三大自然区域间的差异从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及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本课的“活动”题可结合课堂教学来完成。
3、分组讨论法。本课内容中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及界线,三大自然区的特点等均是比较形象的知识,可指导学生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区域差异的认识。
4、学法指导:运用初中社会课中学到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比较,用初中社会地图册帮助找出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做到温故而知新。
5、活动建议:指导学生制作简易中国地形模型图,让学生从动手制作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充分认识我国地貌的基本轮廓以及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对我国地貌形成的影响),从而加深对三大自然区特点的理解。
§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教学建议
1、地理比较法。地理比较法就是对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和原因加以比较。许多复杂的地理事物只有借助于比较,才能区别一般和特殊的属性并突出特征,明确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如在学习了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后,再学习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彻底地理解区域内部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2、地理推理法。地理推理法就是在对某些地理事物已形成概念的基础上,推理得出另一些类似的地理事物。它需要在掌握地理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确定地理特征,解释地理成因,是对地理信息加工,使信息增值的过程。例如,当掌握了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主要由纬度高低不同造成的这一原理后,再分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海拔高度不同)时,就能推理出来。
3、读图指导法。本课的地图较多,有区域分布图、景观图等。教学中指导学生由读懂地图到熟悉地图(在头脑中形成地图表象),由熟悉地图到能分析、运用地图,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
4、学法指导。抓“共性”重“个性”。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上节课分析了三大自然区的特点,本节课学生可在总结每个自然区中存在共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个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即它们的个性。具体表现在: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5、活动建议。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等,找出秦岭—淮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和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自然地理差异。从已知知识推求未知知识,锻炼归纳推理的能力。
§1.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教学建议
1、读图指导法:①启发学生读课文图1.9,找出三个经济地带所属范围。得出结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②启发学生读课文图1.10,比较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得出结论: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差异大。
③启发学生读课文表1.1、1.2,比较三个地带的发展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得出结论:东部发展水平高,且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中部和西部则在减少。
④启发学生读课文图1.11,比较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得出结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不合理。
2、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图析文,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最后把代表性意见带给全班同学讨论,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拟设计的问题有:①我国为何要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②三个经济地带之间有何差异?③造成地带性差异的原因有哪些?④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的重点应是三个经济地带之间的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比较,抓住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这两个最显著的差异。难点是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可通过总结、归纳、推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固有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4、学法指导。抓住“经济”这一主干,充分调动已有知识,联系初、高中相关知识点,查阅有关资料,培养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活动建议。调查当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并分析当地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平原与山区的差异及原因,以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教学建议
1、综合分析法。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分异性。整体性体现在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在分析各个经济地带特点和协调发展方向时,可从工业、农业、交通、资源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各个地带的优势和劣势,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异性体现在不同地域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各个地带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今后的发展方向也不同。
2、总结归纳法。本课在分析每个地带的社会经济特征时,都是从工业、农业、交通和与其他地带相比所特有的方面来分析。这些知识在初中社会和高中必修教材中也有涉及。因此,在讲授本课时,应引导学生总结已有知识,如“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工业”、“中国的交通”等知识,然后把原先分部门讲述的知识落实到各个地带中来。通过总结,认识地带的特征,通过归纳,促进知识的联系。
3、学法指导。为了弄清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可采用知识整理的方法,编织知识网络。如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从优势特征、制约因素、发展方向和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加以整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4、活动建议。分组活动。安排学生对当地工业、农业、交通、资源等情况进行调查、考察,搜集信息,整理归纳,运用课本所学知识,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今后发展的方向以及与周边地区如何协调发展等进行分析讨论,撰写出本市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报告(或建议书)。
(三)教育目标
1、能够阅读和使用专题地图,学会认识和分析中国自然和经济区域差异的方法。
2、联系初中阶段所学的中国区域地理相关知识,进一步了解我国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
3、从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特点到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从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特征到三个经济地带内部差异,认识整体与局部的从属关系。
4、通过中国区域差异的学习,认识中国疆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的国情。懂得中国的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既要总体规划,又要因地制宜。
5、通过区域比较,认识中国不同经济地带的自然、人文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理解发挥区域优势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6、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我国的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上,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的水平不同。为了加快各区域发展的步伐,应研究各自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什么,人地关系中存在哪些问题,从差异中寻找制约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因素。
(五)教学难点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在于造成我国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的原因,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涉及到初中地理的有关知识,需要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阅读、分析地图和图表概括区域特征也是难点,高中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缺乏。
高一地理教案优秀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系。通过学习岩石、矿物和矿产等概念,使学生了解岩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通过阅读地层和化石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观念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整个单元的知识基础,关于这一点教材在引言部分叙述的较清楚,引言部分说明岩石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环境和整个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要素,是陆地上生命及人类生存的基地。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这在第二节教材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密切关系,岩石是土壤的发育及其物质组成的基础,这可从第四节教材中得知,另外引言中特别提到岩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也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引言部分叙述较为概括、简练,并且与后面章节的联系较为紧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进行了较好的铺垫。
除引言外,本节教材还包括三部分内容: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的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地壳物质循环。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教材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组成岩石的矿物”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并以圆内扇形百分比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了解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组成,教材进而说明矿物和矿产的概念,这部分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所举实例都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生最为熟悉的,拉近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所列举的矿物实例又兼顾了学生对于岩石概念的理解,并突出了矿物与岩石的关系,而且配以图片增强对矿物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对矿物已理解,初步了解矿物与岩石关系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岩石及其成因”的内容,这部分教材首先以花岗岩为例介绍岩石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三大类岩石分类依据、简单的成因以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以及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介绍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实质上是阐明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关系,这部分教材是为后面了解地壳物质循环作知识上的铺垫。强调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是为了强化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够明确学有所用。关于地层和化石,教材通过正文、阅读材料和示意图三种方式呈现,既不加深学习的难度,又使学生能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了解一些关于地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教材在最后安排了“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前面知识的小结,同时又是后面知识的引言,三大类岩石转化的知识在前面已经涉及,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原理,地壳物质之所以能够循环是由于外力和内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关于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在后面一节教材中可以了解到,因此在本节教材中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内、外力作用的概念,只要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理解其如何起作用即可,这段教材最终是使学生能够明确地壳中的物质通过相互的转化不断进行循环。 本节教材中配备了多幅图片和示意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图片和示意图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完成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认定、提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标本进行观察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法建议
建议采用教师引导,注意联系实际,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考虑采取上述教学形式的原因是:本节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学生平时对存在于周围的这些熟悉事物注意不够,可能更多地是忽视这些事物的存在,因此学习时,应该给学生创设条件,使其感到所学的知识就存在于周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识。关于“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组成的“单质”或“天然化合物”等概念,学生在化学课中已具备这些知识,地理课上侧重强调“矿物”这个概念即可,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由矿物标本引出“矿产”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只有有用的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能被人类所用,才称其为矿产,而一块矿物标本是不能称其为矿产的。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三幅图片,使学生对这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一定的认识。关于“岩石”的概念,可以沿用“矿物”概念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或花岗岩标本,找出其中的矿物,由此引出“岩石”的概念。关于“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的学习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各类岩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描述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说明每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有哪几种?教师如果有实物标本提供给学生引导其观察各类岩石的特点,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说明“沉积岩”的特性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其分层的特点,并由此引出“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地层和化石对地学研究的价值,另外本段教材中出现了两个新概念“矿石”“品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矿石”与“矿产”“岩石”之间的关系及区别。在学生对三大类岩石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怎样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转化的过程各组设计出示意图,利用学生绘制的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是不断转化和循环的,学生对此理解会比较深刻。
--方案
【教学重点】①化学元素——矿物——岩石之间的关系;②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③地壳物质循环
【教学手段】矿物标本,各类岩石标本
【教学过程】
(引课)引导学生从周围环境入手思考:陆地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特别是岩石与其它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花岗岩标本)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石英的成分是什么?→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矿物是由化学元素组成。
(板书)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阅读教材中扇形图)地壳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化学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构成矿物,举生活中实例或根据化学课所学知识说明有哪些物质是矿物,这些矿物是由哪些化学元素组成的?→明确有些矿物是单质,有些矿物是化合物。 (出示矿物标本)矿物对人类最重要的是什么?标本是否可以称为矿产?
(板书)2.地壳中的矿物
(1)矿物的概念
(出示花岗岩、石灰岩等标本或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说明几种熟悉岩石的组成→明确岩石的概念
(板书)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类
(出示三大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标本并结合教材中岩石成因的相关图片)观察玄武岩、页岩、板岩等,从外观上对三大类岩石进行区别→结合实物标本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明确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点。
(出示有化石的岩石标本)观察化石多存在于哪类岩石中?化石能够起什么作用?
(阅读教材中补充资料和示意图)通过阅读了解有关地层和化石的知识→完成示意图中的问题。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矿石与岩石及前面提到的矿产有什么区别?如何评价矿石的优劣?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如何转化?请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
(板书)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设计思想】对本节教材的处理力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岩石、矿物、矿产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这些地理事物的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实际联系密切,特别是在教学中如果所用的岩石或矿物标本是学生或教师亲自在野外采集的,其效果更好。另外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认定加工信息的能力,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图像资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图示的形式总结概括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2.地壳中的矿物
(1)矿物的概念
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类
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探究活动
某地区不同地层依次发现有三叶虫,恐龙,剑齿虎化石,说明该地区缺少鱼类化石的原因?
高一地理教案优秀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括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演变历史。
2.熟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3.解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4.结合实例,阐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图表和习题分析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的演变的规律。
2.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科学资源观,树立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设计】
承转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解决环境问题,又要继续发展经济,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展示图表。
学生填写表格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低下,发展缓慢
生产力断提高
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迅速提高
生产力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人类活动
处于采猎文明时期,以动、植物为取食对象
步入农业文明,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
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主宰自然界,牺牲自然,积累财富
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国际社会旁边关注环境和发展问题
人地关系
恐惧和依赖
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不严重
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生态破坏,危及人类生存
人类开始认识环境问题,逐步解决环境问题
读图8.9,教师提问:从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来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物种灭绝、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强;人口增加,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地理环境趋于恶化、人类与环境对抗性增强;环境污染、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教师总结归纳: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为了追求的经济效益,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已经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再也不能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答: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2.原则
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
学生回答:
①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和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投影展示问题。说出以下人类行为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1.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持续性原则。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2.湿地的大面积破坏,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人与生物种群之间公平性的原则。
3.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不同国家之间公平性的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教师提问:读图8.12,你有何感想?对治理环境问题有何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我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行动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为此,让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主要措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强化源头管理,消除引发农产品质量问题的隐患;建立市场机制,整顿规范好农产品市场秩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发展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立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的营销机制等;
课堂练习巩固
1.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d
【板书设计】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2.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