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精彩6篇】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篇一

标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他们对细节的敏感度;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能够通过文字描绘出生动的场景;

3.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

1. 通过阅读《永生的眼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描写细节来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

3.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准备】

1. 《永生的眼睛》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2. 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的眼睛能够永远活着,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让学生畅想一番。

Step 2 阅读理解

1. 给学生分发教材《永生的眼睛》,让他们自行阅读故事。

2.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例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想要永生的眼睛?”等等。

Step 3 观察力训练

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室中的一件物品,例如一朵花或一本书。

2. 让学生合作讨论并描述这个物品的细节,例如颜色、形状、纹理等。

3. 鼓励学生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写,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Step 4 想象力训练

1. 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拥有一个永生的眼睛,让他们描述一下自己能够看到的事物。

2. 让学生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绘,使他们的描述更加生动。

Step 5 思考生命的意义

1.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例如:“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等等。

2.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鼓励他们用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Step 6 总结

1. 简要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强调学生在观察力和想象力方面的进步。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并通过描写细节和运用想象力来创作一个新的结局。

2. 鼓励学生多参与实地观察活动,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篇二

标题:通过阅读《永生的眼睛》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力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能够通过文字描绘出生动的场景。

【教学重点】

1. 通过阅读《永生的眼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描写细节来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1. 《永生的眼睛》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2. 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的眼睛能够永远活着,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让学生畅想一番。

Step 2 阅读理解

1. 给学生分发教材《永生的眼睛》,让他们自行阅读故事。

2.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例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想要永生的眼睛?”等等。

Step 3 激发思考

1.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例如:“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等等。

2.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鼓励他们用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Step 4 想象力训练

1. 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拥有一个永生的眼睛,让他们描述一下自己能够看到的事物。

2. 让学生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绘,使他们的描述更加生动。

Step 5 分析故事细节

1.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细节描写,例如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情节。

2. 鼓励学生运用类似的方法来写作,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生动。

Step 6 总结

1. 简要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强调学生在思考能力和想象力方面的进步。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思考生命的意义,并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并通过描写细节和运用想象力来创作一个新的结局。

2. 鼓励学生多参与实地观察活动,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1.掌握6个生字,理解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生动细致地描写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父亲捐献角膜这一举动的深远意义;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4.从一个新的视角感受琳达一家三代人的善举,对光明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以及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5.从重见光明者的角度更深层次地感受光明的可贵,生活的美好。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1.按照课文前的“连接语”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周围人对捐献角膜的态度

调查表如下:

姓名

年龄

职业学历

①您听说过捐献角膜吗?()

②您身边的人捐献过角膜或接受过角膜捐献吗?()

③您对捐献角膜的人是什么态度?()

A.觉得了不起   B.认为出风头   C.无所谓

④您会捐献角膜吗?()

⑤您对我国捐献角膜的现状有哪些了解?()

教学程序:

一、配乐谈话激趣引读

1.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看到光明的可能。

2.(配乐朗诵)你的眼睛,像远方湛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通过流水的闪烁,宛如水底的珍珠。

最美的诗章也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慨,我曾经是一位远离光明的人,当我在黑暗中备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时候,我想到了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像她想象的一样用三天宝贵的时问,去看看身边的亲人朋友,去看看初升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我是幸运的,海伦·凯勒没有实现的梦想我却圆了,因为我接受了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手术,接受了一位名叫温迪小女孩的馈赠,是她给了我第二次光明,第二次生命。你可知道什么也看不见有多么痛苦吗?曾经的恶梦已经离去,可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去寻找那位光明的使者,温迪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3.这是一位接受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的人的呼声。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呈现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永生的眼睛)

二、自学课文感悟内容

带着“为什么你觉得爸爸和温迪很高尚”这个问题去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可以设身处地地去想,可以有感情地去读,也可以在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做上批注。感到疑惑的地方多读读、多想想,做好记号。

三、合作交流多元理解

1.自学完的同学可以在组内交流读文后的感受,互相质疑。

2.全班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圈画的部分,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来品读课文。

(分角色替每个人物说明他自己的观点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很有爱心,他给盲人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而正是这种爱心,教育、感染了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功德无量的事业中来。

4.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人物对话。(你觉得谁的话最感人?读一读。感动了自己,就读出你的感情,也让听的人受感动。)

5.还有什么地方也令你深深地感动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最后两节。

6.重点研读:

(1)“骄傲”一词,文中几处用到这个词,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

(2)出示句子: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①“这一刻”是哪一刻?

②那么,琳达的父亲留下的是什么?

③联系上文温迪说的话,以及下文琳达的动作神态,你能读出“骄傲”的情感吗?你能表现出“骄傲”的神情吗?

7.师加以引导:父亲离去了,他的爱心离去了吗?(帮助学生体会到爱心是永生的,从而真正理解“永生的眼睛”。)

8.学生谈过后,小结:

这几句话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想法。读书的时候就要像这样,抓住重要词句,反复去揣摩、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四、回读品情总结收获

1.从头再读课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侧重感受词句积累和表达方法。)

2.学生总结写法。(找人物对话,再次读读,细细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方法。)

五、延伸情感实践拓展

1.链接相关资料:

①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

②深圳大学生吴翼飞捐赠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

③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左右的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2.温迪一家是伟大无私的,她的外公和她虽然永远离开了人世,再也看不到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了,但他们的眼角膜却给他人带去了光明,带走了黑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永生的眼睛。现在你明白课文为什么用《永生的眼睛》作题目了吗?

3.对搜集和调查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编写《捐献者之歌》报。给小伙伴写一封倡议书。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对器官捐献传统的看法。

3、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永生的眼睛》。

上节课我们出读了课文。

提问:回忆一下文章内容(本文主要写了琳达的母亲、父亲、女儿都捐献了角膜生)师板书。

学生回答主要内容。

回忆上文引入下文。

二、答疑。

__等几位同学在预习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捐献角膜呢?老师现在就解答这个问题。

资料出示

据调查,全国约有400万人因角膜疾病导致失明,其中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可是由于我国角膜捐献太少了,这些盲人只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角膜、器官捐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在周围人群进行了调查。

老师把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请看:(课件)出示条形图。

提问:从图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共调查212人,愿意捐献的75人,不愿捐献的137人不愿捐献的人数比愿意的多。

现状出示,更加直观。

过渡:现在我们就去深入地学习课文。

学生说图表。

学生知道相应的资料,激发情感。

三、学习课文。

过渡:琳达的母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医生要取走母亲的角膜。

自学(1~3)自然段。

面对角膜捐献

1、思考

琳达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要点

⑴琳达开始:(“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爱妈妈、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 不明白为什么捐)

琳达后来愿意娟、理解了捐献的意义。

指名回答。

⑵指导朗读。(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

⑶学生说到为什么的句子

师投影出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指导有第二句理解第一句)

学生自学,找到内容,进行理解。

(答案要点: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2、指导朗读

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达出来。(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

3、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以父亲的话为中心,上下结构全文的理解体系,从全文的前后照应中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感悟能力。

4、小结

四、学习(4~6)自然段。

过渡:当时父亲为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课,多年后,父亲又以他的言行影响了我的女儿──温迪。

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4~6)自然段: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1、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2、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

3、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五、填写。

盲童重见光明的快乐,盲人家庭的快乐,捐献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复视力后,将会更加珍惜生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角膜:盲童 盲童父母 捐献家人

晓得角膜(汇报时说出填写依据)

1、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2、指导朗读:(说依据就朗读)。

(那个盲童将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带给人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越来越多的人的到了欢乐,那我们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加入读 )

3、分角色练习朗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评读)(自豪,激动、敬佩、骄傲)

4、结束语。

是啊,父亲捐献角膜不但让失明的孩子的重见了光明,同时在温迪心中播下了美好的种子。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对器官捐献传统的看法。

3、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永生的眼睛》。

上节课我们出读了课文。

提问:回忆一下文章内容(本文主要写了琳达的母亲、父亲、女儿都捐献了角膜生)师板书。

学生回答主要内容。

回忆上文引入下文。

二、张凡、刘家新等几位同学在预习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要捐献角膜呢?老师现在就解答这个问题:

资料出示:

据调查,全国约有400万人因角膜疾病导致失明,其中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可是由于我国角膜捐献太少了,这些盲人只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角膜、器官捐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在周围人群进行了调查。

老师把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请看:(课件)出示条形图。

提问:从图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共调查212人,愿意捐献的75人,不愿捐献的137人不愿捐献的人数比愿意的多。

现状出示,更加直观。

过渡:现在我们就去深入地学习课文。

学生说图表。

学生知道相应的资料,激发情感。

三、学习课文

过渡:琳达的母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医生要取走母亲的角膜。

自学(1~3)自然段:

面对角膜捐献:

1、思考:

琳达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要点:

⑴ 琳达开始:(“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爱妈妈、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 不明白为什么捐)

琳达后来愿意娟、理解了捐献的意义。

指名回答。

⑵ 指导朗读。(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

⑶ 学生说到为什么的句子:

师投影出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指导有第二句理解第一句)

学生自学,找到内容,进行理解。

(答案要点: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2、指导朗读:

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达出来。(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

3、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以父亲的话为中心,上下结构全文的理解体系,从全文的前后照应中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感悟能力。

4、小结。

四、学习(4~6)自然段

过渡:当时父亲为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课,多年后,父亲又以他的言行影响了我的女儿──温迪。

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4~6)自然段: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1、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2、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

3、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填写要点】

盲童重见光明的快乐,盲人家庭的快乐,捐献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复视力后,将会更加珍惜生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角膜:盲童 盲童父母 捐献家人

( ) ( ) ( )

晓得角膜( )。(汇报时说出填写依据)

1、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2、指导朗读:(说依据就朗读)

(那个盲童将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带给人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越来越多的人的到了欢乐,那我们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加入读 )

3、分角色练习朗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评读)(自豪,激动、敬佩、骄傲)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通过学习,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协作手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协作手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触摸春天》的盲姑娘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如果有人能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就好了。但器官捐献,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大家在课下进行了调查,你周围的人对此有什么看法?谁来谈一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感人至深的课文《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以后,一定会对器官捐献、移植产生新的看法的。

二、学习新课

1、检查生字认识,朗读课文。

2、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地方。

3、教师质疑,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三、围绕重点解决问题

1、“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琳达也有,她也不愿意捐献母亲的角膜,课文哪儿表现了她的这种心情?

学生找出“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后谈体会

指导朗读:你能够读出琳达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吗?

2、琳达一开始极力的反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吗?能够简单地说说吗?

学生:强烈反对捐献母亲的角膜→遵从遗愿捐献父亲的角膜→主动捐献女儿琳达的角膜

3、是什么促使她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你能从文章中找出依据吗?采取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边读边划

4、全班交流

1)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2)你能够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回答: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成为温迪活的纪念,并分享她的美丽。

指导朗读: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啊,你们自己也读一读。

师:仅仅4年的时间就能够坦然接受并且身体力行,多么令人钦佩呀,能读出他们的无怨无悔吗?指名读

3)还有什么地方还有什么地方表达了父亲的这一观点?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

那有多美妙!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盲童重见光明的快乐,盲人家庭的快乐,捐献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复视力后,将会更加珍惜生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指导朗读:那个盲童将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带给人么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读出你的感受吗?(生读)

4)投影:“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请你自己来读读这句话,谈一谈你的理解。

生回答:温迪为外公的行为而感到骄傲,为外公的精神而感动,这么小也为别人着想。

5)祖孙两代人对角膜捐献的支持,使得琳达在失去了可爱的小温迪后主动捐献了女儿的角膜,她再也看不到女儿那栩栩如生的画儿,但她却仿佛看到了(生接最后一自然段)(投影: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你又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人已去世,精神永存)

指导朗读:是呀,可爱的金发的小温迪无时无刻不活在每一个人心中,她手中的画笔——

6)我们了解了琳达一家人的故事,你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吗?生回答:角膜捐献真是太重要了,人们应该觉悟,主动捐献角膜;一家人很无私,它们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了延续,获得了永生……

7)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

8)生回答:不是,是他们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拓展知识:

1、在我们的社会调查中,共采访了__个人,只有少数人不愿意捐献角膜或其他器官,多数人都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角膜或其他器官,可是事实上又是怎样呢?请你看看网上提供的资料。

2、生阅读网站上的国内外的数据资料。

3、看了这些数据,你又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4、怎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人都了解角膜及其它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让大家都能够自觉投入到捐献者的行列中,即口头上支持,又付之于行动呢?你们能想个好办法吗?

5、生出主意:写传单、加大宣传力度、写倡议书……

五、教师小结。

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教案《信客》【推荐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书信吧,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写起信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教案《信客》,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教学目标熟悉课文内...
教案大全2018-07-04
八年级语文教案《信客》【推荐3篇】

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优质6篇)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活动,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阅...
教案大全2019-08-01
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优质6篇)

《掷骰子》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推荐4篇)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掷骰子》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掷骰子》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
教案大全2015-06-03
《掷骰子》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推荐4篇)

高二生物教案范文(精选6篇)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生物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高二生...
教案大全2018-06-08
高二生物教案范文(精选6篇)

三年级语文《卧薪尝胆》教案设计(优秀3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发生在春秋时代的历史故事。板书课题。 2、通过预习,谁了解“卧薪尝胆”讲的是关于什么人的故事? 板书:夫差勾践 3、夫...
教案大全2012-03-07
三年级语文《卧薪尝胆》教案设计(优秀3篇)

《种一片太阳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经典3篇)

学习目标: 1.通过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交流、品味、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花的特点,感受太阳花的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借太阳花赞美了满怀希...
教案大全2015-09-01
《种一片太阳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