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使至塞上》教案【通用3篇】

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使至塞上》教案 篇一

《使至塞上》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篇诗歌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使者到达边塞的情景,表达了对边塞战士的赞美和敬意,展现了王之涣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使至塞上》,让学生了解唐代边塞文化,感受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壮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边塞战士的尊重。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使至塞上》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诗歌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掌握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能正确朗读和解释;

(4)培养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导读,激发学生对边塞文化和边塞生活的兴趣;

(2)通过朗读、解读和欣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3)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边塞战士的奉献精神和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边塞战士的尊重;

(2)激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奋发向上。

二、教学重点:

1. 诗歌的理解与鉴赏;

2. 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投影展示边塞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边塞文化和边塞生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课文(30分钟)

(1)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欣赏诗歌(15分钟)

通过欣赏优秀的诗歌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和力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4. 思考讨论(1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边塞战士的奉献精神和价值观。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奋发向上。

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使至塞上》教案 篇二

《使至塞上》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一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战士的生活和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边塞战士的敬佩和对边塞生活的赞美。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使至塞上》,让学生了解唐代边塞文化和边塞战士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边塞战士的尊重。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使至塞上》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理解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

(3)掌握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能正确朗读和解释;

(4)培养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导读,激发学生对边塞文化和边塞生活的兴趣;

(2)通过朗读、解读和欣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3)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边塞战士的奉献精神和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边塞战士的尊重;

(2)激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奋发向上。

二、教学重点:

1. 诗歌的理解与鉴赏;

2. 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投影展示边塞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边塞文化和边塞生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课文(30分钟)

(1)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欣赏诗歌(15分钟)

通过欣赏优秀的诗歌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和力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4. 思考讨论(1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边塞战士的奉献精神和价值观。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奋发向上。

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使至塞上》教案 篇三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使至塞上》教案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使至塞上》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的《使至塞上》。

  二、整体感知

  教师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明确:作者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三、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齐背课文。

  四、研读赏析。

  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学生对照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

rdquo;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五、齐读背诵。

相关文章

《李凭箜篌引》优秀教案(实用3篇)

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教案大全2018-03-05
《李凭箜篌引》优秀教案(实用3篇)

因数与倍数公开课教案(通用3篇)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因数与倍数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1】因数与倍数公开课...
教案大全2011-02-02
因数与倍数公开课教案(通用3篇)

六年级语文《学与问》教案设计与课后反思(优秀3篇)

堆в胛省肥且黄?得魇吕淼奈恼?课文对勤学好问这个观点的叙述言简意明。下面是关于六年级语文《学与问》教案设计与课后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
教案大全2016-06-07
六年级语文《学与问》教案设计与课后反思(优秀3篇)

安塞腰鼓的优秀教案(精简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塞腰鼓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
教案大全2017-02-04
安塞腰鼓的优秀教案(精简3篇)

一年级语文《古朗月行》教案【推荐3篇】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朗、呼、疑、镜、碧”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教案大全2015-09-05
一年级语文《古朗月行》教案【推荐3篇】

《黄河颂》优秀教案【优质3篇】

《黄河颂》优秀教案 篇一第一篇内容教案名称:《黄河颂》的颂词教学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黄河颂》这首经典诗歌,使学生了解和感受黄河的伟大和壮丽;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诗歌...
教案大全2018-05-04
《黄河颂》优秀教案【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