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案【优秀3篇】
小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案 篇一
标题:小班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引言:
音乐是幼儿个体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本篇教案将为小班幼儿设计一堂有趣的音乐欣赏活动。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 增加幼儿对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的了解。
3. 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资源。
2. 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供幼儿体验。
3. 准备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图片或绘本。
三、活动步骤:
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摆动身体,放松身心,进入音乐欣赏的状态。
2. 音乐欣赏:教师选择一首节奏明快的儿歌,播放给幼儿听,并配合动作引导幼儿一起唱、一起跳。然后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意义。
3. 乐器体验:教师给幼儿展示一些乐器,如小鼓、手摇铃等,让幼儿观看、触摸,并简单演示乐器的使用方法。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体验乐器的演奏,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
4. 音乐绘本阅读:教师选择一本与音乐相关的绘本,如《彩虹鱼的音乐之旅》,向幼儿讲述音乐的故事,并配合音乐播放,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表演艺术。
5. 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音乐欣赏活动,询问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
1. 继续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幼儿发现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的特点,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鼓励幼儿尝试演奏乐器,可以组织幼儿参加小乐团或合唱团等音乐表演活动。
3. 制作幼儿音乐绘本,让幼儿在绘画中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喜爱。
总结:
通过这样的音乐欣赏活动,幼儿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力量,培养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教师在活动中起到引导和激发幼儿兴趣的作用,同时也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让他们通过自我体验和表达,获得更多的音乐乐趣。
小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案 篇二
标题:小班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实施与评价
引言:
音乐欣赏活动是小班幼儿重要的课堂内容之一,通过音乐的欣赏与体验,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篇教案将介绍小班音乐欣赏活动的实施与评价方法。
一、实施步骤:
1. 确定主题: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选择一个音乐主题,如动物音乐、节日音乐等。
2. 选择音乐资源:根据主题,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资源,如儿歌、经典音乐、民族音乐等。同时,也可以考虑使用乐器演奏、音乐绘本等多种方式呈现音乐。
3. 设计活动内容:根据音乐资源,设计相应的活动内容,如唱歌、跳舞、演奏乐器、制作乐器等。同时,也可以结合故事、游戏等元素,丰富活动形式。
4. 实施活动:在课堂上,按照设计的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
5. 记录与评价: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记录幼儿的表现和反馈,以便后续的评价和改进。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回顾和评价,了解幼儿对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二、评价方法:
1. 观察评价: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表现和反应,对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合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2. 反馈评价:教师可以利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向幼儿征求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求。
3. 作品评价:教师可以评价幼儿在活动中制作的乐器、绘本等作品,从中了解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4. 家长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作业等方式,向家长征求对音乐欣赏活动的评价和反馈,了解家庭对活动的支持和期望。
三、评价结果的应用:
1. 改进活动设计: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以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资源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2. 个别辅导与引导: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不足之处,进行个别辅导和引导,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家园共育: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如何在家庭中继续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能力,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总结:
音乐欣赏活动是小班幼儿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设计与实施有趣的音乐欣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评价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改进活动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促进家园共育,共同关注幼儿的音乐教育。
小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案 篇三
小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案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下面是小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小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
1、欣赏音乐《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能够安静地倾听、欣赏音乐,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3 、了解《化蝶》的基本结构,学习分辨乐句。
活动准备 :
1、音乐《化蝶》、花园图片。
2、幼儿有去过花园玩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语:你们去过花园吗,花园里有什么?
教师出示花园图片,进一步深刻幼儿印象。
引导语:这个花园漂亮吗?在这个花园里,你还看到了什么?
2.、完整欣赏乐曲:引子+A段,充分感受乐曲优美旋律。
引导语:昨天,在这个美丽的花园里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来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播放乐曲:引子+A段,请幼儿安静地听乐曲。
引导语:你们觉得花园里发生了什么?
引导语:再听一次,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
幼儿再次欣赏引子+A段,同时,与助教老师分别扮演花朵和蝴蝶,示范动作。
引导语:在这段乐曲里面,老师和助教老师分别扮演了什么?
教师分解蝴蝶动作,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动作。
教师播放乐曲:引子+A段,带领全体幼儿。
请一位幼儿与教师示范表演,教师小结提升。
3、跟着音乐表现动作。
①播放乐曲:引子+A段,全体幼儿跟着乐曲表现蝴蝶的动作,助教老师扮演花朵,主教老师观察、指导。
②再次播放音乐引子+A段,幼儿表现动作,同时,教师提高要求:表现出蝴蝶优美的姿态。
③分角色扮演:播放乐曲引子+A段+A段,第一个A段男孩子扮演花朵,女孩子扮演蝴蝶,第二个A段双方角色互换。
活动结束
附:动作设计:
甲扮演蝴蝶,乙扮演花朵
引子: 甲模仿蝴蝶静止造型,手臂稍稍展开,手指并拢,乙做“花朵笑脸”造型,跟随音乐左右摇摆→原地转两圈→继续保持“花朵笑脸”造型。
A段:乙保持“花朵笑脸”造型,甲扮蝴蝶张开翅膀状(与乙距离3米左右)大幅度地扇翅膀→小幅度地扇翅膀→甲走到乙身旁,抱一抱乙→甲绕乙转一圈→甲乙手牵手转圈。
(两个A段乐曲,“蝴蝶”和“花朵”动作都相同)
小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篇二
森林之王
第一章:设计思路
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单纯地学习唱歌,记住歌词,已经是没有难度的学习。因此在设计之初,我就萌发了设计一堂通过节奏感受音乐的音乐欣赏课程。
本课由故事引入,再引导幼儿通过对音乐的欣赏,了解到森林之王——狮子在森林中漫步的节奏感。第二步由教师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打出音乐中的不同节奏。第三步分小组分发不同的乐器,让各小组通过乐器,跟着音乐,来表现教师刚才所画出的图形节奏。最后再合着音乐,所有幼儿跟着音乐节拍一起来演奏。
本节音乐欣赏课适合年龄为幼儿园大班幼儿。所选奥尔夫音乐一共分为四段。第一段为缓慢旋律中夹杂着有节奏的沙沙声,音效似串铃,表示森林中树叶被风摆动。第二段是一段类似进行曲的有节奏的旋律,音效是手鼓,表示大狮子稳重的进场脚步。第三段是与第二段相似,节奏稍快的旋律,音效是小木鱼,表示紧跟大狮子身后的小狮子进场。最后三段一起地合奏。由于现代的音乐教育已经多样化。所以单纯的节拍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一节好的音乐课必须是复合型的。因此我设计了故事——聆听——幼儿自由想象——图形引导——节拍掌握——分组表演节奏——乐器表演节奏——合奏这样一个活动过程。
通过对这样一段奥尔夫音乐的欣赏,将音乐与故事结合,与乐器演奏结合。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对音乐的敏感,拓展幼儿的想象力。还可以幼儿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在分辨不同的声音时,还能
感受节奏的`不同、节拍的长短,从而作出应变,表现出音乐中所呈现的节拍。
第二章:音乐课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奥尔夫音乐中不同乐段的旋律长短快慢,能分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不同。
2、能够使用乐器串铃、手鼓、小木鱼,来表现不同乐段的节奏。
3、使幼儿能通过图形初步了解音乐旋律
4、培养幼儿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5、让幼儿能感受到合声之美,培养其稳定的节奏感。
二、活动准备:
1、奥尔夫音乐《森林之王》
2、黑板一块,红黄蓝粉笔各一支,白色粉笔一支
3、串铃、鼓、小木鱼若干
4、音乐《小火车》
三、活动过程:
1、入场-导入
听着音乐《小火车》,带领幼儿在欢快的节奏中跳着进场,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座位事先已围成半圆形状,黑板在圆心。)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跟着跳的音乐好听吗?听到那‘呜呜呜’的声音,小朋友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幼儿:“是火车。”
教师:“对啦。现在,我们正跟着小火车,一起开进了一座大森林。”稍停顿。继续说:“热闹的大森林里,平时都会有许多小动物,它们一起玩游戏,可开心了。只不过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树叶在沙沙作响。小动物们全都躲起来了。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吗?”
幼儿开动脑筋回答。
教师:“嗯,大家的回答都很有道理。可是让小动物躲起来的真正原因啊,是因为今天,我们的森林之王——狮子,带着他们的孩子,小狮子们,来森林里巡视啦!所以我们的小动物们,全都害怕得躲了起来。”教师作大狮子要吃人的姿态扑幼儿。
幼儿笑。
教师:“瞧瞧我像什么?”
幼儿:“大狮子。”
教师:“可不是么~不过老师可不是真的大狮子。真的大狮子呀,在接下来给小朋友们放的一段音乐里。小朋友们仔细听听,感受一下。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从音乐里你听到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些什么,好不好?”
幼儿:“好。”
2、感受、聆听
教师:“嘘 ——我们要保持安静哦,不要让大狮子发现我们。仔细听好了。”
教师播放音乐。
同时作音乐图谱。播放第一段,树叶沙沙作响的二分音符节奏时,教师开始跟着音乐在黑板上第一行用蓝粉笔画竖波浪线。播放到第二段,大狮子入场时,老师作出吓一跳的表情,开始慎重地用红色粉笔在黑板第二行画下四分音符,表示大狮子走路节奏的大波浪线。等到第三段出现时,老师露出喜悦表情,用黄色粉笔在第三行画下八分音符,表示小狮子走路节奏的小波浪线。在第四段合声乐段出现时,用白色粉笔画圈圈表示。音乐播放完之后。教师提问。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从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幼儿举手回答问题。“狮子”“有沙沙声”“有小动物出来”“突然很快的”“有很大狮子。狮子又走了”等等。
教师:“刚才老师,也和小朋友们一起很认真地听了一遍。老师把自己听到的都画出来了。小朋友们看。”
指着第一行蓝色竖线:“一开始啊,老师听到了沙沙沙沙的声音。像不像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呢?”幼儿回答像或不像。教师接着说:“嗯,因为这个沙沙的声音很慢,它是这样‘沙——沙——’地在响。这时候的森林很安全,所以我们用蓝色的竖线,代表树叶在响。跟老师一起,把手放在你的头顶,轻轻转一转——沙——沙——”教师手放头顶,示意幼儿一起做。
接着,指着第二行红色大波浪线:“大家正在奇怪为什么只有树叶在响呢。接着呀,原来有一群,大狮子,‘吼’!来了。”幼儿惊慌。
教师接着说:“看看他们的步伐,是怎样的?谁来模仿模仿?”
幼儿举手,模仿大狮子“咚、咚”地走。
教师:“实在是太像了。大狮子就是这样‘咚、咚’地走。让我们用脚来模仿大狮子咚咚走好不好?”教师示范幼儿跟其一起,用脚踏地板,踏出四分音符。
教师:“因为大狮子太危险了。所以我们用红色的大波浪来代表它。接着呢,让我们看看有谁来了。紧紧跟在大狮子后面的,大家来猜一猜?”
有幼儿猜出是小狮子。
教师指着第三行黄色小波浪:“没错。紧紧跟着大狮子的,是一群聪明健康的小狮子。他们个子小,所以脚步也比大狮子们要快。谁能来模仿一下小狮子怎么走的?”
请幼儿表演一下小狮子的走路“哒哒哒哒”。
教师:“真棒。小狮子走路就是这样‘哒哒哒哒’。让我们用双手拍腿,模仿小狮子走路的声音好不好?”教师领幼儿一起拍腿,拍出八分音符。
教师:“那有哪个聪明的小朋友知道,这白色的圈圈,老师在画的是什么呀?”
幼儿回答是大家一起来。
教师:“是的。最后这个白色的圈圈呀——”教师手在空中画圈,“就是告诉大家,我们一起来。所以树叶啊,大狮子啊,还有小狮子,一起发出声音,就变成了我们刚才听到的,好听的音乐了。我们就来再听一次音乐,看看是不是黑板上的这样。”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
3、感知乐段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着图。用我们的手,来一起把树、大狮子、和小狮子都表演一遍好不好?我们再复习一下。树——(把手放在头顶转动,嘴里发出‘沙——沙——’的声音);大狮子——(用脚‘咚、咚’踏地板);小狮子——
(用手‘哒哒哒哒’拍大腿)。太棒了。那我们现在分成三组,请一些小朋友当树,一些小朋友当大狮子,还有一些小朋友,当小狮子,好不好?”教师给幼儿平均分成三组,分别是树组,大狮子组和小狮子组。
教师:“好了。那我们现在,就跟着音乐,一起把我们刚才画出来的图形用动作表示出来吧。记住咯,第一段的时候是树组,第二段是大狮子组,第三段,才是我们跟着大狮子的小狮子们,最后大家一起来。千万不要弄错顺序哦。”
幼儿应和。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一起用双手表现出音乐。先是二分音符的“沙——沙——”再是四分音符的“咚,咚”。接着是八分音符的“哒哒哒哒”。最后教师在空中画圈,引导幼儿一起有节奏地用手表现出来。
4、使用乐器表现
教师:“好的。刚才大家表现太好了。不过还有一样东西是不能缺少的。看。” 出示串铃。
教师:“大家听听——沙——沙——这个像什么声音?”
幼儿因为有了刚才的课作前提,会回答像树。
教师:“对了。那我们把串铃分给树组。等一下呀,我们就用串铃发出树叶的沙沙声。还有这个——”出示手鼓。教师轻击手鼓,发出“咚,咚”声。“这个像什么?”
“大狮子走路。”
“对了。那我们的手鼓,就交给大狮子组,一会儿啊就不用跺脚了,我们直接用手鼓表示大狮子的走路声。还有这个——”出示小木鱼,“哒哒哒哒”轻击。“这个是谁呀?”
“小狮子。”
“嗯,那我们就把小木鱼给小狮子们,表示走路。”
教师:“好了,大家手里现在都有了乐器。那让我们用乐器,来听音乐演奏吧。”
播放音乐。示意幼儿跟着音乐演奏。
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演奏两遍。第二遍的时候,教师说:“接下来,我们可以交换你们手里的乐器,大狮子组的小朋友,可以去当树或者小狮子,小狮子组的小朋友呢,可以去和树组和大狮子组的小朋友交换乐器。现在我们换一换,来变一下身份。”
幼儿互换完毕。
教师:“现在我们都交换过身份了。再跟着音乐来一次吧。看看哪个小朋友完全不会被身边的小朋友带跑,还是坚持自己的角色。老师放音乐咯!”
放音乐,让幼儿跟着一起用乐器表演。
5、退场
教师:“大家都表演得太好了。不知不觉,我们在森林里呆了一个下午,现在,又要开着小火车离开森林了。请小朋友们,把手里的乐器,轻轻放回篮筐。” 幼儿将乐器放好。
教师:“今天玩的开心吗?”
幼儿:“开心。”
教师:“好了。现在我们要开着小火车走咯。请小朋友们跟着小火车的音乐,排好队,去洗手或者喝水。”
放《小火车》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