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教案设计【优秀3篇】
《蒲柳人家》教案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蒲柳人家》赏析与创作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理解《蒲柳人家》的背景、主题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蒲柳人家》的结构和意义;
2. 让学生学会欣赏并理解《蒲柳人家》中的诗意;
3.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教学准备:
1. 电子设备和投影仪;
2. 课堂展示板;
3. 《蒲柳人家》的诗词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制作一份简单的PPT,展示《蒲柳人家》的图片和文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蒲柳人家》这首诗有什么了解?你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兴趣?
主体:
1. 分析《蒲柳人家》的结构和意义:
a. 向学生介绍《蒲柳人家》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动机;
b. 分析诗中的蒲柳、人家和诗意等元素的象征意义;
c. 通过诗词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和情感。
2. 学习欣赏《蒲柳人家》中的诗意:
a. 通过教师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b. 指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c. 引导学生借助音乐和绘画等形式,表达对诗意的理解和感受。
3. 创作活动:
a.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是诗歌、绘画、音乐或其他形式;
b.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中,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c. 分享学生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和评价。
结束:
1. 总结《蒲柳人家》的主题和意义;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3. 提醒学生将创作成果保存并展示给其他同学或家人。
评价方法:
1. 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创作成果的质量和创新性。
《蒲柳人家》教案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蒲柳人家》的艺术表达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理解《蒲柳人家》的诗意和艺术表达;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蒲柳人家》的音乐和绘画表现形式;
2. 让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蒲柳人家》中的艺术表达;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和绘画创作,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教学准备:
1. 电子设备和音响设备;
2. 课堂展示板;
3. 《蒲柳人家》的诗词和相关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引入:
1. 展示《蒲柳人家》的诗词和相关艺术作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蒲柳人家》这首诗的艺术表达有什么感受?你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有什么兴趣?
主体:
1. 分析《蒲柳人家》的音乐和绘画表现形式:
a. 向学生介绍《蒲柳人家》的音乐曲目和相关绘画作品;
b. 分析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以及绘画中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c. 通过音乐和绘画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作品中的美和情感。
2. 学习欣赏《蒲柳人家》中的艺术表达:
a. 通过教师播放音乐和展示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作品的韵律和美感;
b. 指导学生分析音乐和绘画作品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c.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和绘画创作,表达对诗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3. 创作活动:
a.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和绘画创作,可以是歌曲、乐曲、素描、水彩等形式;
b.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中,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c. 分享学生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和评价。
结束:
1. 总结《蒲柳人家》的艺术表达形式和意义;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
3. 提醒学生将创作成果保存并展示给其他同学或家人。
评价方法:
1. 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创作成果的质量和创新性。
《蒲柳人家》教案设计 篇三
《蒲柳人家》教案设计
《蒲柳人家》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它所根植的土壤是深厚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乡土文化,它的背后有源远流长的古典小说的艺术、技巧以及审美趣味的支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蒲柳人家》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欣赏小说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感受小说中人物的美好品德
2、学习课文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写出有血有肉的”立体”人物
3、扩大阅读视野,领会小说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
以小说的`人物形象为学习重点。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介绍作者及作品: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还有《中秋节》、《蛾眉》、《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2、读准字音:
烟囱梆他纤夫腌臢捯气唿哨拗不过隐匿戏谑荣膺
断壁残垣蓬蒿作揖礼聘嘬着嘴唇剜肉梢马子
3、问题思考:
⑴何满子这个人物在文中起何作用?
⑵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说说理由.
二、教学过程
1、完成预习导学3。
2、何满子的奶奶,爷爷为什么叫”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畅所欲言)
3、文中写了何满子的奶奶,爷爷和何满子的哪些事?从中体现出他们哪些美好的品质?
一丈青大娘:
何大学问:
何满子:
他们身上的共同点:
4、体会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文章写了他们哪些不足,为什么要写他们各自的不足?
5、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的方法来表现文中三个人物的性格,请举例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一丈青大娘:
除以上正面描写外,小说还运用了,通过纤夫无力招架的狼狈形态来反衬一丈青大娘的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威武勇猛。
何大学问:
这些描写刻画出了何大学问,的性格。
何满子:
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何满子的外貌特征,突出了他顽皮好动的性格特征。
6、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选读有关文段,感受特色语言,举两例分析其表达作用。
三、关注现实,思考生活
小说中的人物让我们非常喜爱,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请同学们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如果像他们一家这样的人生活在今天的社会,他们回生活得怎么样?并且说一说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推测?
四、迁移拓展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9~11节,回答问题:
⑴选段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简要概括.
⑵何满子对老秀才的教法持怎样的态度?表现出怎样的性格?
⑶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对孙子读书的情形表现出的态度有何不同?
⑷联系实际对文中老秀才的教学方法作一点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2、简答:
结合背景说说,自从爷爷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在学问上下了哪些功夫?由此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