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圆柱教案(最新3篇)
数学圆柱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圆柱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圆柱体和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主体:
1. 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 圆柱是一个由两个平行的圆面和连接两个圆面的侧面组成的几何体。
- 圆柱的底面是两个平行的圆,底面上的圆心连线称为轴,轴的垂直距离称为高。
- 圆柱的侧面是由底面上的点和与之对应的点垂直连线构成的曲面。
2. 圆柱的面积计算:
- 底面积:圆柱的底面积等于底面圆的面积,可以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
- 侧面积:圆柱的侧面可以展开成一个矩形,其长度等于底面圆的周长,高等于圆柱的高。所以侧面积等于底面圆的周长乘以高。
- 总面积:总面积等于底面积加上侧面积的两倍。
3. 圆柱的体积计算:
-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可以通过将圆柱展开成一个矩形,并计算矩形的面积,然后乘以高来得到体积。
实例演练:
1. 给定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让学生通过计算面积和体积来加深对圆柱计算方法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半径和高的圆柱之间的面积和体积的关系,帮助他们发现规律。
拓展应用:
1.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并比较它们与圆柱的计算方法的异同。
2. 提出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圆柱形容器的最大容积等。
结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圆柱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圆柱教案 篇二
标题:巧妙运用圆柱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与圆柱相关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圆柱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的兴趣。
主体:
1. 圆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筒形物体如水杯、铅笔盒等都是圆柱体,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它们的面积和体积来了解其容量和大小。
- 圆柱形容器如罐子、桶等也是圆柱体,我们可以计算它们的体积来估计可以装入的物体的数量。
2. 利用圆柱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圆柱相关的问题,如计算一个圆柱形水池的容积,计算一个圆柱形蜡烛的表面积等。
- 提醒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精度的控制,加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3. 进一步探究圆柱面积和体积的特性:
- 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面积和体积与其半径、高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改变半径或高来改变圆柱的面积和体积。
- 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推导出圆柱面积和体积的一般公式。
实例演练:
1. 给定一些带有具体数值的圆柱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面积和体积来加深对圆柱计算方法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变圆柱的半径和高来最大化或最小化其面积和体积。
拓展应用:
1.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并比较它们与圆柱的计算方法的异同。
2. 提出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圆柱形容器的最大容积等。
结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圆柱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还学会了巧妙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数学圆柱教案 篇三
数学圆柱教案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r或C=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②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
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板书:
┌长方形
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