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底坐穿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经典3篇)
牢底坐穿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设计主题:《荷叶边》的阅读与赏析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荷叶边》。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掌握生词和词语的识记与应用。
3. 进行课文的朗读和模仿。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观看一段美丽的荷花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荷花的美丽与与众不同之处。
2. 学习课文《荷叶边》(20分钟)
(1)师生共同读课文,学生跟读,逐句解释生词和词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2)进行课文的整体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课文赏析与模仿(15分钟)
(1)对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进行赏析,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以《荷叶边》为题,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写一段自己对荷花的描写,要求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感受。
4. 课堂练习(15分钟)
(1)课文朗读训练:通过分组进行课文的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词语运用:通过填空练习,巩固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的运用。
5. 课堂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和困惑,解答学生的问题。
牢底坐穿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设计主题:《伤痕》的阅读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伤痕》。
2.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 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掌握生词和词汇的识记与应用。
3. 进行课文的朗读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观看一段关于战争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伤痕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课文《伤痕》(20分钟)
(1)师生共同读课文,学生跟读,逐句解释生词和词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2)进行课文的整体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课文分析与思考(15分钟)
(1)对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和段落进行分析和解读,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图。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如伤痕为何产生?伤痕对人的影响是什么?等等。
4. 课堂练习(15分钟)
(1)课文朗读训练:通过分组进行课文的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2)创作练习:让学生以《伤痕》为题,进行作文创作,表达自己对伤痕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和困惑,解答学生的问题。
牢底坐穿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三
牢底坐穿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诗歌《愿把牢底坐穿》,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决心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愿把牢底坐穿》。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决心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叶挺的囚歌,现在我们一起学习的另为一首诗《愿把牢底坐穿,这也是一首革命诗。
二、新授
(一)教师播放歌曲《愿把牢底坐穿》。
(二)自读课文,读懂内容。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 学习并掌握本诗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3) 把诗歌读通顺,初步有感情地读一读。
2.教师出示下列词语,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叛逆 颠倒 乾坤 打翻 稀罕
3.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理解诗歌的.意思。
(三)感情朗读,体会品质
1.全班一起朗读诗歌。
2.教师导:在理解诗歌内容的甚而上,再次朗读诗歌,你们感受到了革命者一种怎么的英雄气概?
3.学生自由读,读出革命者的英雄气概。
4.指名读,教师指导感情朗读。
5.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6.师小结:为了下一代的幸福,诗人和他的同志们甘愿把牢底坐穿。从诗中反复出现的这两句警言中,我们感受到了革命者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三、练习
听写本课新字新词。
四、总结
革命烈士的诗都是雄壮的、响彻云霄的音乐。这些诗使我看到了,一切反革命、反动派的极端残暴、极端凶恶、极端野蛮。然而,中国共主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又继续战斗了。我们今天的自由和幸福、改革和开放、正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世纪的少年,缅怀先烈、奋发成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才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背诵诗歌。